先问一个问题:你喜欢亲戚吗?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截然相反的答案。
如果在你小的时候,你的二姨夫或者三大爷,因为你们家不太富裕,整天对你们家冷嘲热讽,嘲笑你将来肯定没啥出息。而你长大之后,稍微挣了点钱,他们又马上对你表现的很热情,特别希望从你身上弄点钱。
遇到这种情况,你大概率不会很喜欢这种亲戚。
但如果在你小的时候,你家里还是不太富裕。但是你的二姨夫或者三大爷,没事就给你买点零食。在你上学的时候帮你交学费,在你毕业之后帮你找了一份体面的工作,顺便还给了你一笔钱当房子的首付。
那么在这种时候,你很可能就会觉得:有亲戚真好!
而对于这个问题,在三国时期,司马懿的回答是:我很喜欢亲戚。
因为在司马家篡权的过程当中,司马家的亲戚,其实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
司马懿的关系网,最初来源于他的父亲司马防。在东汉后期的时候,司马防曾经做过洛阳令和京兆尹。而且,司马防在做京官的时候,曾经举荐了一个很关键的人物,那就是曹操!
所以,早年的曹操,其实是受过司马家的举荐之恩的。尽管当时曹操的家世也比较硬,没有司马防的推荐也能做官。但是这份香火情,曹操还是认的。所以到了后来,曹操对于司马防的几个孩子,也都尽量是能用则用,而且愿意重用。
而除了这份香火情之外,司马防本人,还有一个重要能力,那就是生育能力特别强!
司马防一生一共生了八个儿子,在这其中,司马懿排老二。而司马家这八个兄弟,每一个又都生了不止一个子女。比如说司马懿,司马懿后来就生了九个儿子,再加上至少两个女儿。
所以,到了高平陵政变发生之前,司马师就有了八个亲兄弟,二三十个堂兄弟!而到了司马炎篡位之前,司马防的直系后裔,就已经多达上百人了!
这上百个司马家的人,每一个都和魏国的达官显贵结亲。然后,一张以司马家为核心的亲戚关系网,就逐渐成型了。在这张关系网当中,我们能轻易联系到魏国大量的顶级牛人。
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一生娶了三个媳妇。第一个媳妇叫夏侯徽,夏侯徽的父亲叫夏侯尚,哥哥是夏侯玄,叔爷是夏侯渊,舅舅是曹真。
第二个媳妇吴氏,她父亲是吴质。吴质是曹丕最好的朋友之一,曾经官至侍中。
第三个媳妇叫羊徽瑜,羊徽瑜的姥爷叫蔡邕,姨妈是蔡文姬。而且羊徽瑜还有一个弟弟,名叫羊祜,这是一位武庙级的顶级名将。
司马懿的二儿子司马昭,娶了王元姬。王元姬的爷爷,就是那个在《三国演义》当中,被诸葛亮临阵骂死的王朗。但在正史上,王朗不光没有被骂。而且在曹叡在位时期,官至司徒。
而且,因为司马昭这一脉后来做了皇帝,所以他这一脉比较特殊。司马昭的几个儿子,基本上娶得都是顶级达官显贵之后。司马炎的皇后杨艳、杨芷,出身弘农杨氏。贵嫔左芬的哥哥叫左思,夫人诸葛婉的爷爷叫诸葛绪。
而司马昭的另一个儿子司马攸,老丈人叫贾充。
司马懿的三儿子的老丈人,名叫诸葛诞,就是那个淮南三叛第三叛的发起人。司马懿的八儿子的老丈人,名叫王基,后来官至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然后,司马懿还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南阳公主,嫁的男人叫荀霬。荀霬的姥爷是曹操,爷爷是荀彧。另一个女儿高陆公主,嫁的男人叫杜预,就是那个同时进入文武两庙的超级猛人杜预。
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后来生了九个儿子。等到司马家掌权之后,他们全都被外派到地方,掌握了一州一郡的大权。司马懿的四弟司马馗,娶了一个琅琊王氏的女子,和王祥、王览等人搭上了亲戚,后来又生了三个儿子。
以上这些,还只是一部分司马家的亲戚关系。
实际上,到了三国末期,到了司马昭掌权的时候,魏国一半的太守、刺史、以及同级别的地方官员,都和司马家或多或少能扯上一些亲戚关系。而司马昭那二十多个堂兄弟,也都在地方或者中央,担任要职,掌握实权。
正是靠着这层亲戚关系网,司马家对魏国的控制力,才能达到一个极强的程度。
所以,对于司马懿他们家来说,亲戚这种关系,大概是非常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