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司马懿为何不敢在曹操活着的时候谋反?
迪丽瓦拉
2025-09-28 04:34:27
0

趣谈答案:关于曹操与司马懿之间的关系,大家或许会觉得相当有趣。首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曹操生前,司马懿并没有任何反叛的条件和机会可言。这一切都与他们两人之间显著的年龄差距密切相关。

年龄差异在许多历史事件中,确实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司马懿比曹操小了整整24岁。曹操是一位早熟的天才,年轻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远见,能够迅速筹划和实施自己的计谋。而且,曹操的寿命也相对较短,这使得在他一生中,司马懿始终处于一种目光短浅的位置。他的官阶在当时的东汉末年算得上是微不足道,令人生出一种\"巨象对蚂蚁\"的奇特景象。如果我们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假设曹操是一头庞大的大象,而司马懿则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蚂蚁,那么在这样的状况下,大象又如何去防备一只蚂蚁呢?纵使存在防备的必要性,曹操也不会把这么小的对手放在心上。

然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曹操还是提醒自己的儿子曹丕要对司马懿多加警惕,认为他将来可能会有所图谋。尽管曹操并不打算对司马懿下手,因为他知道后者根本无法撼动他所建立的曹魏政权,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稍加防范即可。但出乎预料的是,曹操再三的叮嘱并没有为后世提供太多的保护,最终司马懿竟然能够在战乱中杀出重围,彻底颠覆了曹魏的统治,让人无不感到唏嘘不已。

除此之外,曹操的阴谋论也让司马懿在当时感到无从施展自己的抱负。想必大家都听过曹操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半步。”这句话生动地体现了他的强烈警惕性。如果曹操发现有人有意图对他不利的苗头,他绝不会留情,立刻就会对其采取行动,甚至会毫不留情地将其铲除。因此,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下,司马懿自然而然就对曹操产生了深深的忌惮,他知道自己无力与之对抗,因而选择了在暗处潜伏,等待机会,不争一时之勇。

希望大家能继续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我每天都会在这里分享新鲜的历史冷知识,探讨有趣的历史问题,与大家共同感受那段充满传奇的历史岁月,期待你们的支持和喜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闽浙总督,这一职务在清朝的封疆大吏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总督福建、浙江的军政事务,并肩负责粮饷...
原创 清... 在清朝衰亡之后,正如那句“树倒猢狲散”所说,曾经的权力中心开始瓦解,许多高官纷纷寻求自己的出路。上篇...
原创 战... 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战国时代无疑是一段充满烽火与争斗的岁月。刘向在《战国策》一书中提到过:“万乘之国...
学术争鸣|杨博:探讨“昆仑石刻...   【学术争鸣】    青海扎陵湖北岸的“昆仑石刻”,亦被称为“尕日唐石刻”(王子今《昆仑河源方向...
原创 朱... 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逐渐发现,他的得力将领常遇春最近行为有些异常。于是,他决定在御花园中设宴...
以历史纵深观照当下:基层干部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历经14年浴血奋战终获胜利。80年后的今天,作为基...
原创 三... 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伟大人物,每个朝代都有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共同...
原创 吕... 公元前180年七月,垂危的吕雉躺在未央宫的榻上,深知自己时日无多。这位执掌西汉政权十五年的实际统治者...
原创 从... 宋代以前,人们处理剩余肉品的方式较为粗犷,多采用风干之法,古籍所载的“熬珍”便是这一时期的见证。然而...
司马光砸瓮还是砸缸,何必刻舟求... 司马光砸瓮还是砸缸,何必刻舟求剑强求“标准答案” 近日,“司马光砸缸应为砸瓮”的讨论甚嚣尘上,引发了...
原创 都...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从小就知道,讲的是孔融在年仅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一点的梨子让给哥哥吃。长辈问他...
日本曾经的科举制度-全盘照搬中... 日本在奈良、平安时代,政治、文化诸方面一切以唐朝为范本,却惟独没有引进科举制度,这是学术界公认的看法...
原创 诸... 在诸葛瑾加入孙权麾下时,恰巧孙权收到袁绍的来信。信中袁绍提议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诸葛瑾得知这一消...
赫英忆:为君难——雍正帝和他的... 明清两朝,故宫内部各座宫殿的主要功能整体上比较稳定,但也有过一些变化。比如皇帝的寝宫,从故宫建成到康...
原创 英... 英布就算主动申请去除封国,到长安接受刘邦的监视,也很难避祸。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英布本身能...
原创 1... 1965年,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以其独特的视角拍摄的日本,感觉战败20年后,国家已经开...
原创 戊... 其实中国历史,最有意思的部分,莫过于晚清以来的历史。很多细节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历史人物都是复杂...
原创 刘... 提及诸葛亮,许多人便会露出敬佩的神情。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享有盛誉的谋士,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机智,赢...
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运动全... 苏联30年代令世人震惊的“大清洗”,其余波回音至今仍在原苏联各国萦绕。千百万“大清洗”受害者的遗孤们...
原创 我...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口迁移事件,影响深远到今天。许多家族的祖谱中仍明确记载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