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把越王勾践剑,说起来真是邪门。1965 年从湖北那战国墓里挖出来的时候,现场的人都看傻了 —— 两千多年啊,别说锈了,连点暗淡的痕迹都没有,亮得能照见人影,跟刚从铁匠铺拿出来似的。
当时就有人猜,是不是用了铬盐处理?这玩意儿现在防锈是厉害,可搁春秋战国,哪有这技术啊?我当时听着就觉得悬,果然,后来新研究一出来,直接把这说法否了。
其实啊,这剑能不生锈,哪是单靠什么神奇技术。你想啊,它那铜锡配比就讲究得很,听说是锡含量在 18% 到 20% 左右,杂质少得很。这种配比的剑,本身就结实,还不容易被腐蚀,跟咱们现在选好材料做东西一个道理。
再就是它待的那地方,那墓葬埋得深,底下环境特别稳定,基本上没什么空气进去。没有氧气,金属怎么氧化生锈呢?而且不光是它,那墓里挖出来的其他几把剑,也都保存得挺好,可见这环境多重要。
对了,出土的时候,它还套着个剑鞘呢。那剑鞘看着不起眼,可把剑身护得严严实实的,外面的水啊、土啊什么的,根本进不去,这就少了多少腐蚀的机会。
之前还有专家说,剑身上那黑色的菱形花纹里有硫化铜,可能是靠这个防锈。但后来发现,同一墓里其他青铜器上的黑色部分,含硫量也高得很,可那些青铜器也没见得都这么耐锈啊。所以这说法,估计也站不住脚。
这么一看,这剑能千年不锈,哪是某一个原因造成的。材料好、环境稳、还有剑鞘保护,这些因素凑到一块儿,才让它能熬过两千多年,到现在还这么精神。有时候我就琢磨,古人那会儿没什么高科技,可这心思细得很,光是造一把剑,就考虑得这么周全,真是不服不行。
你们说,这古人的智慧,是不是藏在这些细节里呢?反正我是越想越觉得有意思,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