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世说新语》二一:司马师如何速平“淮南二叛”的?
迪丽瓦拉
2025-09-29 09:04:32
0

纵观建立晋朝的司马家族:司马懿与诸葛亮直接battle,司马昭当权把魏帝杀,司马炎建立晋朝天下一统,唯独“大哥”司马师似乎并不那么太让人熟悉。其实,司马师也是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淮南三叛”中的“两叛”平定都有他的身影,《世说新语 言语第二 一六》就提到了司马师平“淮南二叛”一事:

司马师招李憙(AI绘图)

司马景王东征,取上党李憙以为从事中郎。因问憙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 憙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喜畏法而至耳。”

司马师东征时,招上党的李憙(xǐ)担任从事中郎。司马师问李憙说:“从前先父曾召您出来做官,您推辞不肯;现在我召您,您怎么来了呢?” 李憙回答说:“当年您父亲对我以礼相待,所以我也能按照礼节来取舍;现在您用法令来约束我,我是因为害怕法令才前来的啊。”

司马师的侄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追尊司马师为景帝,因此司马师在这里被称为“景王”。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得出来,李憙是在阴阳司马师,认为他礼教上不如他父亲司马懿,只能依靠法令强迫别人为他做事。

央视版《三国演义》中雷铁流饰演的中年司马师

司马师的这次东征,目标是在寿春、合肥之地举兵的毌(guàn)丘俭,此为所谓“淮南三叛”中的“第二叛”。由于《三国演义》没有提到毌丘俭的成长历史, 所以大部分人对他很不熟悉。实际上他是曹魏的名将之一,长期驻守在辽东的边疆地区,正始年间更是两次出塞远征,摧毁高句(gōu)骊王国,征服朝鲜半岛,立下了不世功勋。

1906年在吉林集安被发现的毋丘俭纪功碑残片,现存最早的东北地区石刻文献

正始十年(249年),高平陵之变发生,大将军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并被夷三族。其实因为曹爽专权乱政,所以大部分魏国重臣是支持司马懿除掉曹爽的。哪知道驱了虎来了狼,此后司马氏垄断了朝政,曹氏皇权逐渐旁落。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等人打算发动政变,废除司马师,改立太常夏侯玄为大将军。但计划泄露,三人被司马师诛杀,夷灭三族。随后司马师废曹芳为齐王,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央视版《三国演义》中姬晨牧饰演的曹髦,曹髦死时仅十九岁

和当年曹魏代汉而立一样,历史又一次到了选边站队的时候。毌丘俭是从魏明帝曹叡儿时就陪伴其成长起来的,在曹氏皇帝的支持下才建立起的功勋,自然是对曹氏政权忠贞不二,司马师废曹芳一事触及到了他的底线,他终于决定举兵与司马家拼死一搏。

正元二年(255年)正月,一颗巨大的彗星划过天空,被毌丘俭和一同举兵的前将军、扬州刺史文钦认为是制裁司马师的时机到了。毌丘俭秘密向当时朝中镇守边疆的大将们写信,其中至少有郭淮、诸葛诞、邓艾三人。结果诸葛诞和邓艾当时就斩了来使并向司马师报告,而郭淮正好在正元二年正月病死了。

二年正月,有彗星见于吴楚分,西北竟天。镇东大将军毋丘俭等据淮南叛,景帝讨平之。
《晋书 卷十三 志第三 天文下》

夜长梦多,虽然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但毌丘俭和文钦还是举起了大旗。二人调集大军辎重,将在屯驻淮南的大小将领、官吏悉数召集到寿春城内(今安徽寿县)。毌丘俭于城西筑坛,自称得到了郭太后诏书,与诸将歃血盟誓,发布《罪状司马师表》起兵勤王。

寿春处于与孙吴政权对峙的边境,自然是兵精粮多。毌丘俭的做法是留下老弱驻守寿春,亲率六万精锐渡过淮河,急速行军,深入中原六百里直抵洛阳,意图是速战速决。这样做自然是兵行险招,不过历来举兵这样的事情就没有万全的机会。

电子游戏《三国志11》某mod中的诸葛诞

也就是这个期间,发生了《世说新语》上司马师招李憙一事。李憙不是武将,司马师招他主要还是搞搞后勤工作。在战线上,司马师派诸葛诞督豫州诸军从安风津(今安徽霍邱县北淮河边)兵发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出于今安徽与河南的交界处之间,包抄毌丘俭军的后方,司马师自率大军屯汝阳(治今河南商水县西北)。

淮军想快,则司马师这边就要慢。司马师令诸军皆坚壁勿与战,毌丘俭和文钦作战受阻,又恐后方寿春生变。此时,司马师又派兖州刺史邓艾督泰山诸军万馀人至乐嘉(今河南商水县东部,颖水西畔),这只部队是故意示弱引诱淮军来攻的。

不管这是不是个圈套,作为必须要速战速决的一方都必须往里钻了。文钦率兵与邓艾交战,却不想遇到的是司马师的主力部队。此战中最为闪耀的,是文钦的儿子、年仅十八岁的文鸯。他趁夜一度来到司马师中军寨前,击鼓大叫司马师的名字,引发了司马师军的全军震动。当时司马师新割眼睛上的瘤,这一惊带伤的眼珠竟然从肉瘤疮口内迸出,司马师怕扰乱军心只好忍痛不说。而文鸯鼓噪了一夜,文钦被司马师军所阻仍没来会合,他只好退去。

另外一边,毌丘俭带兵攻打距离乐嘉约20公里,囤积大量辎重的南顿(今河南周口市南顿镇),早已预判到淮军动向的荆州刺史王基已经在这里摆好了架势。毌丘俭见势不妙,只好退回了前线大本营项城(今河南项城市)。

临时举兵,本来就是一锤子买卖。连日的受挫,淮军粮草逐渐不支,军心也开始了动摇,不少将士都投靠了敌人那边。司马师也是逐渐收紧了包围圈,将毌丘俭和文钦包围在了项城。司马师军占据绝对优势,淮军很快就败下阵来,毌丘俭逃至慎县(治今安徽颍上县西北的江口集附近)境内,被平民张属所射杀,张属也因此被封侯。

毌丘俭小弟毌丘秀和孙毌丘重藏匿在河边芦苇丛中侥幸留下一命,后逃到孙吴,文钦与文鸯也逃到了孙吴。毌丘俭长子毌丘甸以及在洛阳为质的亲族全部受牵连被杀。

“淮南二叛”形势图

司马师自身军事素质过硬,又掌握中央,毌丘俭与文钦举兵对抗,可以说一开始就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而自始至终,毌丘俭都没有投降吴国,引吴兵来攻打魏国的举动,可以说他是真正的魏国忠臣。相较而言,在三年后掀起“第三叛”的诸葛诞,接受了吴国的官职,还引吴兵来攻打自己的祖国,就多少有点首鼠两端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将士们的英勇与战功无疑是国家的荣耀,但战争带来的伤害和创伤,往往会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秦琼...
原创 为... 曹操为什么不自称皇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分裂成三国,魏、蜀、吴三方势力各自崛起,争夺中原之地。那...
原创 帝... 公元547年,东魏与南梁的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的二十万大军在彭城展开了激烈的对决。此时,东魏的...
原创 沮... 三国时期的谋士是当时历史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智勇双全的政治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独特的历史底色...
原创 王... 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拥有昭君出塞这一传世佳话,但背后却隐藏着她凄凉的一生,这段历史至今仍令人感...
原创 刘... 刘备最著名的儿子是刘禅,民间传说中的扶不起的阿斗。赵云这样无敌的武将,在曹军阵营中冒死七进七出救过他...
原创 毛... 毛主席曾在《论持久战》中深刻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他认为,日本之所以敢于侵...
原创 大... 关于朱元璋为何选择大明作为国号,历史上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与不同的观点。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其中三...
原创 如...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框架下,曹操如果成功刺杀董卓,对他自己来说可能意味着巨大的灾难,甚至可能在当...
原创 蒙...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重庆钓鱼城去世,这一事件被认为挽救了整个伊斯兰世界,而钓鱼城也因此被誉为上...
原创 隋... 隋炀帝杨广把江山折腾得千疮百孔那会儿,天下就跟开了锅似的。从将军到和尚,谁都想在这乱世里捞个皇帝当当...
张良向刘邦提出归乡,出城后与韩...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汉朝刚刚建立,张良却选择辞去权力,隐退山林,令人...
原创 当... 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让无数观众为杰克和露丝的悲恋泪如雨下。电影中的歌曲...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盛大的朝代,然而它的辉煌最终没能延续,最终走向了衰败。许多历史学者探讨过明朝衰亡...
原创 假... **前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玄武门之变像一出充满悬念的戏剧,至今令人唏嘘不已。试想,如果那...
中古时期的财产刑|新京报中文学... “中古时期法制变迁的曲折过程显示,古代中国的法制文明不仅有连续性与统一性这一主流,还有断裂性与变异性...
原创 斯... 二战结束后,朱可夫的迅速失势在苏联政坛,许多人认为,与他在胜利阅兵上取代斯大林检阅三军的事件密切相关...
原创 夺...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从年仅七岁的周恭帝手中接过皇位,建立宋朝。这一政权...
为研究晋国历史提供实物资料 山... 今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西窑东周贵族墓发掘资料,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晋国、东山...
原创 慈... 在紫禁城深宫的历史长河中,慈禧太后的生活常被外界视为充满权谋与神秘。但在她五十岁那年,一段鲜为人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