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了解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及历史文化,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的雷神庙战役遗址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抗日战争的英雄事迹,激励青年医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为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历史,于遗迹中触碰岁月脉搏
活动开始前,全体成员在雷神庙战役遗址的纪念碑前肃立默哀。那一刻,四周万籁俱静,只有海风轻轻吹过,仿佛也在为那段悲壮历史低吟浅唱。随后,团队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雷神庙战役的背景。当谈及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迅速占领山东沿海地区,胶东半岛成为抗战前线时,队员们仿佛看到战火在胶东大地上蔓延,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在遗址旁,有一块布满138个弹孔的铁皮雨搭,这一遗物生动再现了当年战斗的惨烈场景。这些弹孔大小不一、分布密集,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累累伤痕。一位实践队员同学轻轻触摸着雨搭,声音有些颤抖地说:“这些弹孔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枪林弹雨之中,革命先辈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他们的牺牲精神深深震撼了我。”是啊,每一个弹孔都是一段浴血奋战的记忆,每一道痕迹都在诉说着先烈们的无畏与坚韧。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这场战斗装备简陋、敌我力量悬殊,但革命志士们却凭借顽强的斗志与日军激战数小时,最终成功突围。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胜利的取得从来不是偶然,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在黑暗中撕开了一道道光明的裂缝。
缅怀先烈,感悟革命精神
在遗址的展厅内,团队成员通过阅读展板和历史资料,深入了解了理琪烈士的生平事迹。理琪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雷神庙战役中,他身先士卒,指挥战斗,最终壮烈牺牲,年仅33岁。望着那张略显斑驳的照片,他年轻的面庞上满是坚毅,我忍不住想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中是否后悔,但又深知,为了民族解放,他定无怨无悔。
青春力量,赓续红色精神
参观活动最后,团队成员在雷神庙战役遗址前合影留念,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分享。团队负责人在总结中表示:“我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传承红色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事业中。”学生们还结合自身专业,讨论了如何将医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乡村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此次“三下乡”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团队表示,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秉承“医者仁心”的宗旨,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结语: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雷神庙战役遗址的参观让他们更加明白,医学生的使命不仅在于治病救人,更在于将红色精神与职业理想相结合,为社会进步和人民健康贡献力量。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将继续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文/赵健华 图/刘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