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将冯子材:清法战争中诞生的民族英雄,却被清朝给“累死”了
迪丽瓦拉
2025-10-01 22:32:50
0

在晚清那段屈辱不断的岁月里,众多战事以失败告终,让国人心生无力与悲怆。然而在一场远远看起来不会胜利的战争中,中华军民却有了值得骄傲的光辉时刻——中法战争。此战中国军队在越南边境的谅山一带取得了关键性胜利,特别是镇南关一线的战斗,重创了法国军队的士气与战斗力,迫使时任法国首相茹费理及其内阁相继辞职。彼时的法国军队自诩为欧洲第二强,如此挫败无疑是对他们的极大打击,也是对中华民族尊严的一次重大提振。国人因此对这场胜利格外珍视,将其视为在动荡的晚清史中为数不多的昂扬篇章。

那么,主导这场战役的将领到底是谁?答案便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人物——冯子材。指挥这场战争之时,他已年近七十,但依旧站在风口浪尖的最前线,身旁紧随的,是他两位忠诚的儿子。受到他的鼓舞,三路大军士气高涨,士卒一个个奋勇向前,毫不畏惧。战事最终以清军对法军的持续追击收尾,清军在长达二十里的追击中继续压迫敌军,成功收复了谅山、文渊等要地,一场战斗之中,法军损失惨重,千余人被歼。此役结束后,冯子材被后人尊为大清王朝“最后的骨头”,被记忆为民族危难时刻的坚强支柱。

冯子材出生在广东,出身贫寒,少年时期就被迫面对极端艰苦的生活环境,十岁成了孤儿,家中无力供他读书,只能靠在街巷间打工、干力气活维持生计。在漂泊的日子里,他逐渐磨炼出一身硬朗的拳脚和健旺的身手,靠自学与实践日益成长,后来他靠为人跑镖在江湖与商贸之间穿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与胆识。那些年,他以坚韧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格,悄然打下了后来顶天立地的军人根基。

31岁那年,冯子材外出做生意时,不幸被天地会的人劫持,生死关头他凭借机智逃脱,遂转而投身军伍。从此他在大小战役中逐渐崭露头角,赢得上级的赏识与信任。后来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行动,他成为曾国藩麾下的重要将领,战功卓著,因战功而获得黄马褂等荣誉,封为骑都尉,得到官场与军旅的双重肯定,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5年,冯子材被封为广东提督,肩负粤境防务与军政训练之责。两年后,越南战乱再起,清朝对越南的交通线受阻,他奉命远征越南,成功平定乱局,巩固了清朝在北部边疆的影响力。虽然战功显赫,但他本性耿直,不善于宫廷内的权术争斗,多次直言直谏地指摘贪官污吏,因而与官场风气渐渐产生摩擦,最终选择告老还乡,结束了长达二十年的提督生涯。

1883年,清法之间因越南问题再度爆发战争,初期清军连遭挫败,局势颇为严峻。朝廷重新任命冯子材督办团练,试图以老将的经验来稳住军心与战局。不久,战事波动频繁,主帅相继撤离,国内舆论一片紧张,此时群臣与士兵的希望都落在冯子材身上。他再度出山,带领部队在前线迅速组织反击,取得镇南关大捷,极大地提振了士气,扭转了战局的走向。

在收复谅山等地之后,冯子材本欲继续追击,扩大战果,但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持久战并非无往不胜的方案。清政府基于审慎与现实的考虑,决定“见好就收”,命令他撤兵,避免无谓的消耗与风险。这一策略性的撤退,既是对局势的理性评估,也让人看到了清政府在强敌环伺中的战略取舍。

到了甲午战争时期,年逾七旬的冯子材久经沙场的心情愤懑而痛苦,他多次上书请求北上抗击日寇,但战局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局面,未能实现其愿望。后来他遭人暗算,因直言不讳触及某些人的利益而被压制,遂辞职离任。边境再起纷争,冯子材被派往云南作为“救火队员”赶赴前线,尽管已78岁高龄,他仍不畏艰险,继续以军人之精神守护边疆。

1903年,两广再度爆发叛乱,85岁的冯子材再次领命前往, shield 国家边疆的安宁。他在长途跋涉与风霜中逐渐体力衰退,最终还是病倒在前往广西“救火”的路途上,英勇的身影在旅途中的疲惫与坚持并存。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军人风骨与忠诚精神的永恒记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收... 《决胜千里之外》 张一湖 在广袤的新疆南路,除哈密以外,从辟展(即今鄯善)、吐鲁番开始,东至托克...
明朝灭亡,老天也出了“一份力”... 00.引子 崇祯六年的冬天,冷得邪门。 华北大地早已不见半点绿意,连呼啸的北风都像是带着刀片,刮在...
原创 张...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有一个南下还是北上的决定在红军干部中产生巨大的漩涡,此时处于中央领导地位的...
这面旗前,一名小学生默默地站了... 强晓玲 “23岁、26岁、24岁、24岁……” 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八九岁的儿子,一边用手翻动着...
【历史上的今天】8月29日 历... 8月29日 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大事件 214年8月29日 东汉末年著名谋士庞统中箭身亡,...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图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8日,由山西博物院、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
澳门持续出版抗战历史图书 新华社澳门8月30日电(记者刘刚、郭雨祺)由澳门文化公所出版、纪录片导演冯雪松所著的《方大曾:消失与...
原创 因... 太监,又称宦官,是中国古代宫廷内专门为皇帝及其家族服务的官员。到了清朝时期,太监已经成为宦官的特定称...
原创 家... 在重庆市的一处居所中,杨先生家中静静躺着一件穿越百年时空的历史瑰宝 —— 一枚中华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试...
一部河套争夺史,半部中华边疆史... 以地理之钥,观文明之光!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球局开讲!今天我们继续沿着黄河东进,来讲讲对中华文明影...
紫禁城里的慈宁宫,除了孝庄可以... 现代人对历史的认知很多时候都是来自影视剧,尤其是一些宫斗的古装剧深受大众欢迎,不过这些剧都是仅供娱乐...
原创 河... 这个河南大哥叫拖鞋哥,本名不太清楚,但大家这么喊他,因为他总穿双便宜拖鞋在非洲到处跑。来自河南周口农...
原创 韩... 韩信向刘邦索要齐王之位,其实并非因为他不懂政治,而是他理解的政治思维还停留在春秋战国时期。在韩信的潜...
用微短剧赋能江西红色文化破圈传... 中国传媒大学 李佳霏 江西是一片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红土地,有着“四大摇篮”的美誉。在革命战...
陈济棠的真相(7—3) ——陈济棠早年从军时间细考(3) ⑫ 8)成晃(成桄)任钦廉道尹,林虎任高雷镇守使,(驻海康),陈任...
河北新增2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公...
南梁红色记忆丨倒水湾整编 开栏语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岁月的尘埃掩不住璀璨光芒。南梁,这片浸染着革命先烈热血的红色沃土,铭刻着中...
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德国慕尼黑... 28日,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中国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德国慕尼黑举行首映式。中德两国政商界...
150余万字档案传承宋庆龄精神 昨天,上海宋庆龄研究会联合中国福利会、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于上海展览中心...
原创 揭... 在《三国演义》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中,诸葛亮被描绘成一位智谋过人的谋略大师,他的聪慧和远见几乎无人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