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雄:“侨”是江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逻辑主轴
迪丽瓦拉
2025-10-04 08:33:01
0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竞争格局中,能否以独特文化基因构建清晰价值脉络,是城市脱颖而出的关键。对于江门而言,“侨”是贯穿城市发展的核心线索——从骑楼、侨批等侨文化遗产塑造城市独特风貌,到侨胞“爱国爱乡、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淀成城市历史底蕴,再到当代侨文化活化实践赋能社会发展,“侨”不仅是江门的历史底色,更是申报工作的逻辑主轴。

因此,江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必须紧扣“侨”这一主线,通过梳理侨文化对城市风貌的塑造、对历史底蕴的积淀、对社会发展的赋能,明确其在中国侨乡体系中的标杆地位,让申报工作既有扎实的文化支撑,又具鲜明的差异化特色。

侨文化对江门的独特意义,既体现在侨文化遗产塑造的城市风貌上,更蕴含于其承载的侨胞精神中,二者构成申报工作坚实的“硬支撑”。

从建筑遗产看,江门骑楼是侨文化塑造城市风貌、承载侨胞精神的鲜活样本。数据显示,广东省超44%的骑楼集中于江门,其价值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形神兼备”——“形”是侨胞将古罗马拱券结构、欧洲雕花装饰,与岭南趟栊门、满洲窗巧妙融合的建筑形态,“下商上住、前铺后坊”的布局既适配湿热气候,又契合侨乡商业交流需求,连片骑楼构成江门独有的城市天际线;“神”则是骑楼背后侨胞“实业兴乡”的精神:近代侨胞带回海外经营理念,在骑楼街创办百货商行、侨批局、纺织工厂,既推动江门从传统圩镇向近代商埠转型,更将“敢闯敢试、回报桑梓”的信念刻进城市发展基因。

从文献遗产看,江门侨批档案是侨胞精神积淀为城市历史底蕴的核心载体。作为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重要文献,全国16万件侨批中江门占5万件,这些泛黄纸张不仅是汇款凭证,更是侨胞精神的“文字化石”。有的侨批叮嘱家人“多送子弟读书,将来为家乡做事”,有的在抗战时期附加“此款半作家用,半捐前线”的嘱托,还有的建议家乡“仿海外修水利、种新粮”。这些内容并非孤立的个人叙事,而是一代代江门侨胞精神的集体表达,逐渐沉淀为城市“爱国爱乡、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历史底蕴,成为江门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精神标识。

近年来,江门通过活化侨文化遗产,不仅让碉楼、侨批承载的侨胞精神“活”起来,更将其转化为赋能社会发展的现实资源,为申报工作奠定扎实的“软基础”。

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文旅融合”模式,是侨胞精神赋能乡村发展的典型样本。作为全国首个涉侨世界文化遗产,碉楼最初是侨胞为保护家人、抵御匪患所建,本身就是“爱家护乡”精神的物质载体。20世纪90年代,部分碉楼因年久失修濒临废弃,江门通过“系统性保护+主题化开发”,既修缮碉楼本体,更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围绕“侨胞千里建碉楼、守家园”的故事线,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文旅线路。游客在此不仅欣赏建筑美学,更能理解侨胞“坚韧担当、回报家乡”的精神。通过文旅带动周边村民通过民宿、餐饮增收,实现“精神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

涉侨文化场馆与历史街区的活化,则让侨胞精神融入城市公共生活。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摒弃“文物陈列”的单一模式,通过VR还原侨胞“下南洋”的艰辛航程、微缩模型再现骑楼街的商业繁华,更重点展示侨胞“实业兴乡”的实物,让游客直观感受侨胞精神;作为近代江门的商业核心区,长堤历史文化街区集中了大量侨商创办的老字号商铺与骑楼建筑,江门以“保留侨乡记忆、延续生活气息”为核心,推进“微更新”,在保留传统商业氛围的基础上,引入“陈皮制作技艺”“葵扇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增设侨文化微展厅展示老照片与侨商故事。如今的长堤街区,既有老字号的烟火气,也有文创店的新潮感,历史风貌与现代生活在此和谐共生,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保护提供了“江门方案”。

从物质遗产承载侨胞精神,到活化实践赋能发展,江门申报已具备基础,但要实现突破,还需构建“遗产保护—精神阐释—功能融合”的系统体系,让侨胞精神成为贯穿申报的核心脉络。

遗产保护需兼顾“物质载体”与“精神语境”,不仅要完善骑楼、碉楼的修缮法规,更要保护其承载的精神场景——如保留骑楼街的传统商业业态、侨乡村落的祭祖民俗,避免“只保建筑、失却精神”;精神阐释要跳出“史料陈列”,通过创作侨胞题材纪录片、编排侨乡主题舞台剧,将“爱国爱乡、敢为人先”的精神转化为大众易懂的文化产品,让年轻一代理解城市精神根源;功能融合则需推动“侨胞精神+”与多领域结合,如在中小学开展“侨乡精神研学”,在园区设立“侨胞创业孵化基地”,依托海外侨胞网络传播侨乡精神,吸引侨胞回乡投资兴业,让精神传承与城市发展深度绑定。

江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本质是对侨文化价值的系统确认——确认其塑造城市风貌的独特性、积淀精神底蕴的深厚性、赋能社会发展的可能性。江门要始终紧扣“侨”这一核心,将侨文化的独特性转化为申报优势,打造出一张兼具中国意义、岭南气派、江门特色的文化名片。

作者系五邑大学侨乡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北魏王朝的兴衰:一个民族融合的悲剧史诗 (历史研究专稿声明:本文基于《魏书》等正史文献,由历史学者...
原创 拥... 中国百家姓里,安姓排在第79位,不算太常见,但全国有上百万人口,主要集中在河南、陕西、山东这些地方。...
吉林历史上的今天(九月八日) 1945年9月8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移驻长春,接收伪中央放送局、首都警察厅、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等机构。...
原创 三... 三国名将赵云以其超凡的武艺和忠勇品格闻名于世,在众多猛将如云的三国时代,能够与他正面交锋而不落下风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步骑兵如何装备及... 生活在黄土高原东南部,被群山环绕的上党地区(今天长治)人们,会认为每年的10月是最舒适的月份,这个时...
秦始皇陵为何至今不敢挖?专家说... 一、千古谜题: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 秦始皇陵,这座沉睡了2200多年的地下帝国,自1974年兵马俑坑被...
原创 此... 蜀汉名将王平的传奇一生:从曹魏降将到汉中柱石 公元243年,蜀汉大司马蒋琬因病情加重,不得不从战略要...
原创 8...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动荡年代,英雄豪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在众多传奇人物中,一个年仅八岁的孩童以其非凡的...
原创 从...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16位身经百战、骁勇善战的杰出将领被正式任命为...
北宋时期的辽国和金国,对应到现...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时期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两个重要政权——辽国与金国,其兴衰历程构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
元朝如何结束372年割据混乱局... 蒙哥汗去世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忽必烈幼弟)争夺汗位。 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称帝,阿里不哥在哈拉...
贾相伟:中共对晋北地区一贯道治... 摘要:一贯道自抗战期间传入晋北地区以来,发展迅猛。抗战期间,一贯道投靠日伪势力,帮助其控制沦陷区的民...
原创 晋...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长卷中,流传着一部春秋,半部晋国的说法。当周平王东迁洛邑,周王室日渐式微之际,以蛮夷...
山东润德保险代理有限公司:铭记... 在这个意义非凡的2025年,我们迎来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
关羽四句话给五虎将排了座次:张... 蜀汉五虎上将作为三国时期最负盛名的武将组合,其武艺高下一直是历史爱好者热议的话题。这五位名将分别是:...
原创 奴... 《明代奴儿干都司的兴衰:一段被误解的边疆治理史》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明忆 字数:5800字,...
原创 为...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族建立并统治了长达268年之久。在这个漫长的统治时期,虽然存...
原创 姜...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姜子牙与鬼谷子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以其非凡的谋略智慧和政治才能照亮了华夏文明...
原创 三... 《江东惊世之战:无名小将力敌十三虎将的传奇》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中,有一场鲜为人知却堪称巅峰的...
为什么日本一些大城市的街头,还... 嗯……标题没好意思点名,是的,我说的就是我所在的名古屋市。 名古屋好歹也算日本人口第四大城市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