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马坊:15万余件“老物件”留存乡村记忆
迪丽瓦拉
2025-10-10 09:04:27
0

“这是以前农村烧锅用的风箱,当时没电、没鼓风机,‘煽风点火’全靠它。”

“这是1982年的电视机,那时候特别金贵,谁家买一台,全村人都要过来看稀罕。”

“这是老式织布机,还有织布用的梭子,现在的小孩儿别说见,连听都没听说过!”

1月15日,在鄢陵县马坊镇民俗文化展览馆,该镇马坊集村村民蒋群停指着一件件整齐陈列的农村生活用具,向参观者讲述这些“老物件”的来历和用途。

“这些都是过去农村生活的必需品,小到秤砣、梭子、鞋拔子、针线笸箩、坛坛罐罐,大到织布机、缝纫机、风箱等,别看它们‘土里土气’,但代表着过去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蒋群停说。

随着蒋群停打开一间又一间收藏室的门,参观者震撼不已:这些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仿佛将人们带回到那段勤劳耕耘、质朴生活的岁月。它们不仅是农业生产工具,还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发展历程的实物“见证”,为传承保护农耕文化留下了珍贵的农具宝库。

15万余件传统农具可供参观

走进马坊镇民俗文化展览馆简陋的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农村生活用具:老式枕巾、背包,木质的月饼模具,卖冰糕的自行车,石磨、犁、耧、织布机等。很多农具的木柄和铁器还保留着使用痕迹,让人不禁想起以前农民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场景。

另一处展室内,一排风箱排列整齐,充满旧时光的气息;几十台老缝纫机,保存完好、功能齐全,更是让人惊叹。旁边的镰刀、锄头、耙子等小型农具,多数是木头与铁器结合,每一件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

“我们收藏的‘老物件’共有15万余件,是当时农民生产生活的时代印记,不仅展示了农业技术的演进,也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变革。”蒋群停一边向参观者介绍一边说,“从各种各样的旧器具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咱们中国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宝贵精神。”

因为丰富的收藏、沉淀的历史,这里更是成了鄢陵县中小学生的学习实践教育基地。

2024年10月12日,鄢陵县马坊一中八年级学生专程到这里参观体验,参观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农民生活用品、民俗文化物品等。在蒋群停热情地讲解中,学生们大开眼界,认识了老式煤油灯、制砖模具、草鞋、缝纫机、太平车等一系列老物品。好多同学忍不住上前摸一摸,对不明白用途的“老物件”,还争相猜测,纷纷沟通交流。

据了解,截至目前,鄢陵县先后有2万多名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寻访乡村记忆,了解农耕文化。

收藏源于一份执着的爱好

61岁的蒋群停和59岁的老伴儿唐金英酷爱收藏民俗“老物件”远近闻名。因为收藏太多,他们甚至把家里新建的卧室都改成了陈列室。

“从1990年4月开始,我们夫妻俩决心收购、收藏各种文物、文化遗产,到处搜集‘老物件’。”蒋群停说,35年来,他们走遍大江南北,一开始是鄢陵县周边,后来东去商丘、西到洛阳、南奔信阳、北赴郑州,不顾严寒酷暑,开三轮、驾农车,省吃俭用,跑遍河南的山沟、农村。再后来,他们甚至跑到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北、湖南、湖北等地,只要听说线索,就一路找过去,先后花费300多万元,只为自己心心念念的“老物件”。

“这些藏品都是我们俩四处收集来的。现在科技发达,农具早已更新换代,之前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具,现在很少有人见过,更不用说知道是啥用途了。”蒋群停说。

如今,这些“老物件”是马坊集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多村民提起来也都感到非常佩服和自豪。他们说,这些老一辈传下来的生产生活用品,虽然现在淘汰不用了,但还有保存价值,“特别是过去常用的东西,现在很难找了,如果扔完了,下辈人就更无从了解它们了”而这也正是蒋群停下决心收藏这些“老物件”的初衷。

“老物件”里的乡村记忆

如今,我国农业早已实现机械化、智能化,传统的农耕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正逐渐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些原本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必不可少的“老物件”,也随着工业文明发展淡出人们的视野,年青一代已很难认知过去人的生活状态。

可以说,这些“老物件”不仅是一种民俗风情,也是一段渐渐远去的历史。与它们近距离接触,可以激发大家对传统农业文化的兴趣,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传承。

在蒋群停看来,见证历史大致有四个方面:文字、文物、记忆、口授。但最能佐证历史是实物和文字,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老物件”是农耕文明的实物“见证者”。通过它们,年青一代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而且在今昔对比中见证国家近年来伟大的发展成就。

蒋群停说,他的藏品具有系列性、故事性等特点,前来参观的人很容易从中看出农具的进化史。“我们收藏的每一件实物,都带着浓浓的时代气息,像是一本生动的历史教材,展现了中原悠久的农耕历史和灿烂深厚的民俗文化。下一步,我们准备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建设‘花都民间文化展览馆’,也欢迎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交流。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传承农耕文化,弘扬劳动精神,赓续历史血脉,谱写当代华章。”蒋群停说。

来源:许昌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二...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后:动机与历史考量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珍珠港发动了突袭,震动了整个...
跏趺药师佛:慈悲之光与信仰之形 跏趺药师佛:慈悲之光与信仰之形 在佛教造像艺术的璀璨星河中,跏趺药师佛像是极为闪耀的存在,它承载着深...
原创 二... 1949年,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组建了三个兵团,分别是3兵团、4兵团和5兵团。每个兵团都有自己的指...
原创 他... 钱谦益,作为中国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其一生既充满了文学光辉,也夹杂着复杂的政治选择。他是大明文坛的...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兵器可以轻易获得,但良驹却难以得手。这一点在吕布死后尤为明显,尽管他拥有威名赫赫的...
原创 隋... 在《三国志》中,程昱曾对曹操说过:“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意思是这两位将领足以一人抵挡成千上万的...
原创 历... 好的,我将用更通俗、流畅的语言改写你的文章,适当增加细节,同时保持原意并提高可读性: --- 自...
原创 大... 《前言》 明朝和清朝,这两个王朝都曾创造辉煌历史,但它们的兴衰轨迹却截然不同。一个走向终结,一个...
原创 他... 头条深一度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救亡图存、为了解放中国,涌现出了大批甘于奉献、不畏牺牲的英雄人物...
原创 刘...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刘备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刘封勇猛善战,曾多次随刘备征战,帮助蜀汉扩张疆土,提升国...
原创 庞... “主公,您...可是被卧龙先生给骗了!”临终时,庞统对刘备说出了这句话。刘备听了,满脸疑惑,不明白庞...
原创 打... 在《西游记》中,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踏上了艰难的西天取经之路。他们需要经历九...
原创 一... 好的,我将对文章进行改写,用更简明易懂的语言,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保持原意并降低重复率,直接输出正文如...
原创 美... 最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透露美国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对委内瑞拉的目标发动军事...
原创 洪... 1960年,洪学智从总后勤部长降任到一个省的厅长。回忆里常有这样的问题:从后勤部长降到省里的一个厅长...
原创 清... 古代中国的火器技术为何落后于西方?很多人将责任归咎于清朝的闭关锁国和不思进取,但实际上,这一问题的根...
顺治帝为何只活到了24岁?看看... 顺治帝,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虽然他只活了24岁,但这一生却充满了悲剧。为什么他的生命如此短暂?深...
原创 N... 关于勒布朗·詹姆斯还能驰骋赛场多久,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近日,福克斯体育一台的NBA分析师尼克...
原创 1... 在清朝时期,中俄东部边界经历了至少两次划定。第一次是在1689年的尼布楚谈判,清朝与沙俄达成协议,将...
原创 晋... 1946年6月26日,全面内战爆发。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对晋察冀军区下达的任务很明确:一方面要保卫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