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篡汉之后,为什么还要继续优待汉献帝?
迪丽瓦拉
2024-11-21 17:13:06
0

原标题:曹丕篡汉之后,为什么还要继续优待汉献帝?

曹操在去世之前,始终保留了汉臣的身份,他一直在是否称帝之间犹豫徘徊,直到最后也没有走向这一步。

不过这并不是他对汉室的忠心,而是把使命留给了自己的后代曹丕,由下一代来完成称帝的伟业。果然在曹操去世没多久,曹丕就胁迫汉献帝禅让,自己登基称帝,建立大魏的政权。

按道理来说,此时的汉献帝是曹丕最不放心的人。

汉献帝的存在会导致很多的问题,万一依然有忠于汉室的人打起旗号生事,那不是对曹丕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吗?因此处理掉汉献帝,应该是曹丕最为合适的办法。

但是曹丕不仅没有对汉献帝赶尽杀绝,而且还给予了很高的待遇,这是为什么呢?

曹丕对汉献帝给予优待

汉室的江山在东汉末年的各种混战之后,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中央朝廷已经被彻底的颠覆,没有任何的实力,其实就是只存在汉献帝这么一个名号而已。

等到了曹操的手中,已经走到了尽头。为了建立自己的政权,曹操进行了长期的准备,他有点仿照王莽的意思,先是成为汉献帝的岳父,然后就加封九锡,最后成为魏王。

此外,对那些拥护汉室的臣子,他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血腥的屠杀,基本上剪除了拥护汉献帝的人。

在老年的时候,因为顾忌比较多,曹操还是没有走上称帝的这一步。

他经常对部下表示,自己只不过是想要成为周文王那样的人物而已。

对于曹操意思领会比较深的臣子,在曹操去世之后,就和曹丕加紧进行篡汉行动,毕竟成为开国功臣的诱惑力,还是比较大的。

有了曹操打下的基础,曹丕的称帝过程没有什么压力,几乎是水到渠成。

在成功登基后,曹丕对汉献帝也没有做出什么残忍的行动,封汉献帝为山阳公,食邑万户。

曹丕还允许汉献帝在自己的封地里使用汉朝的礼仪,用天子的规格祭祀祖先,对曹丕上书也不用称臣,对汉献帝的儿子也封为列侯,可以说对汉献帝的待遇是非常的高。

由此看来,汉献帝只不过是失去了皇帝的名号,自己和后代的爵位降低了一级,其他的一切其实都没有任何改变,和曹操时期的待遇保持一致。

不过曹丕这样优待汉献帝,也不是真的出于发善心,而是有他自己的目的。

彰显自己政权的合法性

曹操在要不要取代汉朝这个问题上犹豫了半辈子,为了打下自己的江山,也是努力了半辈子,但是到死他都没有让汉献帝禅让自己称帝。

他始终没有踏出这一步,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自己汉朝忠臣的形象,另外主要是舆论制约的原因。

虽然如此,但是在后世的评书演义当中,曹操的形象并不是什么光辉的,经常是以奸诈狡猾的大奸臣出现,可以说没什么好的地方。

走出了篡汉这一步的曹丕,压力也没有小多少,父子二人也是被后世一直痛骂的对象。

为了平息社会上的舆论,曹氏父子除了对拥护汉室的人进行打击之外,还到处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披上合法的外衣。

他们大肆散布舆论,说曹氏对于汉室有再造之功,曹家是天命所归,反正就是找各种理由来遮挡自己。

在法律层面来看,曹丕也是十分重视自己的禅让程序,他多次自导自演拒绝汉献帝的禅让诏书,就是向外表示,我是逼不得已很不情愿才接受的。

只有把汉献帝禅让的这个程序走好,曹丕才是合法的汉室江山的继承人,才能堵住天下人的口。

占据政治上的主动性

虽然曹丕当时称帝,但是自己的两个老对手刘备和孙权还在虎视眈眈,这也不是好对付的。

但是汉献帝禅让地位给曹丕,就表示曹丕可是接受汉献帝的命令合法继承江山的,曹丕才是正统。

这样一来,连汉献帝都禅让了自己的天下,那些打着汉献帝匡扶天下的人就没有了目标,就没有了理由借口。

如此一来,凡是效忠于汉献帝的人都应该要向曹丕效忠,否则也就是背叛汉朝。

如此曹丕就可以借助这一政治时间,对自己的敌对实力孙权和刘备就形成了政治上的主动。

因此曹丕必须把汉献帝留下而且优待,作为自己的合法见证人,以此让刘备和孙权处于不利的政治形势。

之后孙权就向曹丕称臣,曹丕加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

而刘备就很尴尬了,一时间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最后还是诸葛亮出主意,放出汉献帝被曹丕谋害的消息,自己登基为帝,建立蜀汉政权和曹丕继续对抗。

如果曹丕杀了汉献帝,就会给刘备孙权落下了口实,在道义上压根站不住脚,也形不成政治上的主动。

汉献帝构不成任何威胁

曹丕对汉献帝放心的重要原因,就是汉献帝已经没有任何威胁。

因为汉献帝是当初董卓拥立的,而董卓后来被关东诸侯共同围剿,已经视为乱臣贼子。

由此可以看出,汉献帝压根没有多少认同感。

在当时汉献帝跑出长安城来到洛阳的时候,压根没有人去理睬他,一帮人甚至连吃的都无法解决,还得靠手下的臣子去外面打猎搜寻食物才可以勉强过下去,简直比和尚化缘还凄惨。

直到最后曹操伸出了援助之手,为汉献帝送去了大批的物资,还把汉献帝接到自己的地盘上来拥戴。

当然曹操奉迎汉献帝,主要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

一方面可以借助皇帝的名义钳制诸侯,另外也可以招揽那些对于汉室忠心的人才,来为自己所用。

曹操对汉献帝实行了严格的管控,并且把军政大权全部抓在自己的手里,汉献帝始终都没有反击的机会,而且身边忠心的人已经被曹操逐渐剪除。

待到曹丕称帝的时候,整个朝堂上下已经没有任何人对汉献帝有拥护的意思,心里面存有汉室的人已经荡然无存。可以说后期的汉献帝就是一个傀儡,没有任何的号召力。

在汉献帝退位后,曹丕虽然优待了他,但是也是有所控制,身边有曹丕姊妹的监视,外部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势力,对曹魏政权的威胁基本没有。

对于这样一个毫无威胁的汉献帝,曹丕自然不需要担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标题:史记中的名言知多少 《史记》,这部千古流传的史学巨著,不仅记录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也留下了许多...
原创 揭...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犹太人的足迹遍布广泛,他们以其独特的文化、卓越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了人类...
原创 5... 前言 对于黄河,毛主席一直非常敬畏,因为黄河孕育了华夏民族。但在同时,毛主席对黄河带来的水患,也感到...
原创 姬... 伐纣之役的第一位牺牲者,是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兄长——伯邑考。 关于伯邑考的死因,流传着...
原创 初... 初唐故事:李世民救下李靖,红拂女星夜私奔 柴绍去后,李神通及段纶俱遣使迎李渊,就是一班降盗,也都驰...
原创 姜... 咱们知道蜀国后期,尤其是诸葛亮死后,全靠姜维在撑着,他也不负诸葛亮的重托,连续多次率军伐魏,正是由于...
原创 刘... 1948年12月17日,淮海战役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战役也胜利步入第三阶段,整个战役的走向和结局至此...
原创 诸... 正所谓“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作为三国时期大家公认的两位“最强大脑”,诸葛亮和庞统共同效力于刘备...
原创 为... 很多人觉得当丞相必然是十分辛苦的,在历史上很多有名的丞相都离不开勤劳两个字,更不要说他们还要为国家大...
原创 历... 世界上的人类按照生活区域和各地的文化、语言、习俗等差别可以分为不同的民族,光是我们生活的国家就有五十...
原创 历... 在古代历史长河中,太子的地位可谓危险重重,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角色。 太子虽然是皇帝的继承者,但要想安...
原创 如... 如果当年华佗给曹操做开颅手术,能成功吗?专家:杀他百次也不冤。 说到华佗,这个我们一点也不会陌生了...
原创 韩... 刘邦被封为汉王,是他人生中最至暗的时刻之一。 外部,项羽对他虎视眈眈、严加提防,封了三个王牢牢堵住他...
原创 朱... 一天,朱元璋微服私访,在大街上看到一道士摆摊算卦,他走上前笑嘻嘻问道士: “ 我能活多久? ” 道士...
原创 李... 在我们固有的印象里,古代的王爷吃喝玩乐是皇帝最放心的事,因为他不会参与政权的争夺,皇帝也会任其享乐而...
原创 皇... 皇帝设宴招待丞相,但没有筷子,丞相吃完离去,皇帝:此人留不得 文/百家聊史 在古代有句话说,伴君如伴...
原创 太... 1840年,我国鸦片战争开始爆发,此次战争以清军失败而告终,同样当时的清政府也被迫签署了丧权辱国的“...
原创 霍... 霍去病是西汉武帝时期最璀璨的明星,然而在光辉的人生道路上却有一个抹不去的污点。那就是射杀了名将李广的...
原创 他... 标题:他虽然不如李世民出名,却是隋末帝王中最有良心的一个 隋末唐初,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烽火连天...
这十种宋代瓷器,只要收藏了一种... 中国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国人审美追求的一种意境表达,而宋瓷将这种自然风韵之美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