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隐形特务网”:无锦衣卫之名,行超强监控之实
迪丽瓦拉
2025-10-13 00:31:53
0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常常好奇,清朝为何没有类似明朝锦衣卫那般声名赫赫的特务机构呢?或许有人会提及“粘杆处”,也就是民间故事里血滴子的原型,想象中,这机构简直比锦衣卫还厉害,一个头套上去,轻轻一拉一扯,人便没了踪影,其恐怖程度堪称锦衣卫的“加强版”。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暂且不说血滴子大概率是民间杜撰出来的,就拿这几年常被拿来与宋朝皇城司、明朝锦衣卫相提并论的清代“粘杆处”来说,它远没有大家想象得那般夸张,甚至严格来讲,都算不上一个常规机构。

在对《清史稿》和《清史录》进行关键词检索后,会发现它出现的频次着实不高。起初,它的规格倒还颇高,由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统领,可到了雍正13年胤禵卸任之后,新的负责人便如同石沉大海,再没了消息,这般神秘莫测,自然引发了后世对这个机构权力大小、能耐高低的诸多猜测。

熟悉历史的人都明白,一个朝廷部门若真有极大的权势,要管辖诸多事务,必然得有庞大的人员规模作为支撑。但“粘杆处”呢,依据清代官制规定,从领头的官员,到主管,再到基层干活的工作人员,甚至包括看守仓库的杂役,满打满算也就40来号人。

有人不禁揣测,会不会是雍正故意隐匿了这个部门的真实规模呢?实则毫无必要。想当年雍正做雍亲王时,在康熙朝或许还需谨小慎微、藏着掖着,可一旦登基,自己组建新衙门,又何必搞得像做贼一般?大大方方昭告百官,要弄一批人监督他们,又有何妨?毕竟雍正与大臣们的关系本就不那么融洽。

所以,雍正时期的“粘杆处”,充其量也就是个情报汇总部门,偶尔顺带执行一下皇上交代的、不太能见光的任务,且数量有限,绝不像锦衣卫那般频繁出手、大范围行事,更没有锦衣卫下属镇抚司那般的审判职能。

正因为“粘杆处”没有正规编制,到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它便逐渐沦为摆设。比如,有些拥有世袭侍卫身份的子弟,在暂无合适差事的情况下,就被随意安置到“粘杆处”,挂个“粘杆处”的头衔,领份俸禄,混混日子,权当过渡,等待其他好岗位空缺。

翻开《清史录》便能发现,雍正朝之后的“粘杆处”工作人员,像扎勒、杭勒这些被革职的将领,还有荣兆这般出身上层却因年纪尚轻需历练一番的年轻人,乃至逢年过节普天同庆,朝廷给各部门发赏银之际,“粘杆处”的地位也就跟六品文职闲散官员不相上下,实在算不上举足轻重。

由此可见,拿“粘杆处”与锦衣卫相较,实在是委屈了锦衣卫那帮人,要是碰瓷凌驾于锦衣卫之上的东厂,那更是天差地别,完全没法比。

虽说清朝没有类似锦衣卫的典型特务机构,但清朝皇帝稽查百官、广布耳目之心,丝毫不亚于明朝。相较于明朝老朱家那相对正统的皇室,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大清王朝的爱新觉罗氏,其内心的不安全感只多不少,从清代诸多文字狱便能深切体会到他们一代代人心中的恐惧与提防。

清朝并非没有特务手段,只是做法有别。从顺治开始,往后历代清帝都将监察大权分散,下放至几乎所有层级官员手中,由此形成了独特而隐秘的“密折制度”。

明代大臣呈交奏书,需先经通政司衙门,再转至内阁票拟,由司礼监披红,最后发抄至六科给事中。如此这般,一份文件周转下来,内容全然曝光,弹劾何人、何人进言,众人皆知,极易得罪人。

反观清朝的密折制度,就简单直接得多,四品以上大臣可绕开诸多中间环节,将折子直接呈递到皇帝御前,所奏之事唯有皇帝和上书者本人知晓,想说什么尽可畅所欲言。

与明代仅有少数天子亲信、内阁阁臣享有这般特权不同,清朝扩大了密折奏事的边界,意味着能写匿名信、向皇帝打小报告的人数大幅增加,这无疑令人胆寒。

在明朝,或许只有见到锦衣卫东厂的番子现身,官员们才会警醒,说话做事加倍小心,赶紧销毁家中见不得光的物件。

可在清朝,身边那些日常共事的同僚,不论是督抚、布政使、按察使还是道台,个个都如同潜伏的特务一样,仿佛随时可能转身向皇上告状,如此一来,谁还敢毫无保留地信任他人?连开口说话都得时刻提防。

不仅如此,清朝对于外派官员,如督抚之类,朝廷还常常贴心安排一些书办,即文职人员随侍左右,美其名曰皇恩浩荡。可这些从宫里出来的人,整日在身边晃悠,怎能不让官员们如坐针毡、心生畏惧?

这还仅仅是对官员的监督,在民间,清廷还设立制造局这类行商机构,暗中搜罗情报,源源不断汇总至紫禁城。

所以说,并非清朝皇帝就比明朝皇帝更加英明、仁慈、信任大臣。这无声无息、不动声色之间,给人挖的“坑”,相较明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清朝的特务手段以一种更为隐秘、广泛的方式渗透在官场与民间,让人心生忌惮,压力倍增。历史冷知识历史历史回眸历史上的趣事

文本来源:@玄九尘的视频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牛鉴:《牛鉴自供辞的修辞与忠诚... 牛鉴 引言 大清帝国官僚体系中,大臣向皇帝上奏时,常常采用典型的谦抑、忠诚、表功与自警并行的修辞方...
原创 不... 明朝外交政策的独特性与坚守 明朝的外交政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与许多国家通过婚姻、赔款、割地...
原创 为... 东亚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历史、文化和现实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日本、中国和韩国这几...
原创 当... 谁说八旗不能“反清复明”?这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谬,但它确实发生在康熙元年。 当时,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
原创 战... 1951年,黄朝天担任58师师长,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取得了显著的战功。然而,在总结会议上,黄朝...
朱元璋最痛恨的儿子,19岁丧命... 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里,朱元璋并不是子嗣最多的,但却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慈父”,这一点是公认的。 朱元璋一...
原创 林... 在梁山接受招安之前,梁山军曾两次打败童贯,三次击败高俅。童贯麾下的八位兵马都监几乎全员被斩杀,但十节...
原创 “... 提起一级军士长,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老兵王忠心。但其实,还有一位同样令人敬佩的士兵——他来自山东,一...
原创 为... 在1960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时,曾高度赞扬毛泽东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认为这...
原创 东... 在东汉末年,中央政权的衰弱让中原大地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时期,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人物纷纷崭露头角,逐...
原创 三... 在东汉末年,国家动荡不安,三国鼎立的局面使得各地军阀争斗不断。按理说,外敌的入侵应该是个不容错过的机...
原创 爱... 2025年9月,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夜空再次响起了防空警报,但这次,曾被寄予厚望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却几...
原创 二...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后:动机与历史考量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珍珠港发动了突袭,震动了整个...
跏趺药师佛:慈悲之光与信仰之形 跏趺药师佛:慈悲之光与信仰之形 在佛教造像艺术的璀璨星河中,跏趺药师佛像是极为闪耀的存在,它承载着深...
原创 二... 1949年,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组建了三个兵团,分别是3兵团、4兵团和5兵团。每个兵团都有自己的指...
原创 他... 钱谦益,作为中国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其一生既充满了文学光辉,也夹杂着复杂的政治选择。他是大明文坛的...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兵器可以轻易获得,但良驹却难以得手。这一点在吕布死后尤为明显,尽管他拥有威名赫赫的...
原创 隋... 在《三国志》中,程昱曾对曹操说过:“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意思是这两位将领足以一人抵挡成千上万的...
原创 历... 好的,我将用更通俗、流畅的语言改写你的文章,适当增加细节,同时保持原意并提高可读性: --- 自...
原创 大... 《前言》 明朝和清朝,这两个王朝都曾创造辉煌历史,但它们的兴衰轨迹却截然不同。一个走向终结,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