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元顺帝才是朱棣的亲生父亲,而不是朱元璋,是真的吗?
迪丽瓦拉
2024-11-23 18:24:08
0

原标题:据说元顺帝才是朱棣的亲生父亲,而不是朱元璋,是真的吗?

朱棣在黄袍加身后,大规模纂改洪武、建文两朝的历史档案,希望能为自己的即位找到合理合法的依据,没想到这一篡改,给历史留下了好多未解之谜,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朱棣的身世之谜。关于这个问题,几百年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使本来明明白白的问题变得扑朔迷离。

在元朝末期,天下四处起义,两仗打完了,元朝的江山也不保,元顺帝听到消息,率领皇后奇氏和众妃、以及太子和孙子在夜里偷偷地开了大都的建德门,逃往“上都”。

按理说,元顺帝应该就此翻篇了,怎么又会和成祖朱棣扯上联系了呢?这个事情和朱棣的母亲有很大的关系。

朱棣是“元顺帝遗腹子”的说法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要活命,不得不揭竿而起。情势发展到了“豪杰振臂一呼,应者四方云集”的地步。

定远土豪郭子兴,原是定远地方的一个地主,由于经常受到地方官吏的敲诈勒索,积了一肚子怨气,在刘福通起义后,他也约了几个朋友,带了几千年轻人,揭竿而起。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攻下了濠州城。

这时的元朝,蒙古的骑兵已经腐化堕落,军队毫无战斗力。元朝派来压制濠州红巾军的军队不敢攻城,就在城外乱抓百姓,系上红头布,以报功请赏,百姓惶惶不安。

此时的皇觉寺已不是安全之地,就在朱元璋徘徊无计时,他接到好友汤和的一封信。

汤和劝朱元璋“速从军,共成大业”。所以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郭子兴觉得他气宇不凡,就把他留为亲兵,还把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作战勇敢、机智过人,再加上借着这层姻亲的关系,很快就被提升为镇守和州的总兵,威信也迅速提高。

不久,郭子兴和他的两个儿子相继战死,朱元璋就名正言顺地成了这支起义军的领袖。

1356年,朱元璋率领将士渡过大江,攻占了东南重镇建康(今南京),并将其改名为应天府。

朱元璋积极准备向南方发展,先是除掉了陈友谅,又设计除掉了小明王韩林儿。再就是不费吹灰之力,又收拾了张士诚和方国珍为首的两支起义军队伍,统一了南方。

在解决了南方的后顾之忧后,朱元璋将目光盯向了中原,他派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大将率领二十五万人马北伐,不久就占领了山东。

元朝的历史,到此结束。1368年正月元旦,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之时开始。

当时,元顺帝一个人仓皇出逃,为了自己保命,后宫的那些绝美佳人都来不及带走。

都知道,元朝的时候,整个国家面积巨大,周边的附属国为了讨好皇帝,都将自己培养出的美人献给皇帝,其中不乏有高丽,高丽的人长得风华绝代,能歌善舞。元顺帝逃跑后,这些绝美佳人只能听从由朱元璋的安排,朱棣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位了。

就是这个时候朱元璋看见朱棣的母亲,天生丽质,也就是之后的碽妃,朱元璋一见倾心,不久之后,碽妃就怀孕了。

本来怀孕是件喜事,但当时碽妃尚未到预产期,朱棣就出生了,是个早产儿。原本早产也算正常的现象,但人多嘴杂,有的人就开始嚼舌根,传说这孩子不是朱元璋的,而是元顺帝的。

于是,就有了所谓“元顺帝遗腹子”的说法。毕竟朱棣的母亲曾经可是元顺帝的妃子。

然而,谣言传到朱元璋耳里之后,事情就不简单了,朱元璋龙颜大怒,发明了一种“铁裙”之刑,惩罚碽妃,就这样碽妃活活被折磨死了。

但话又说回来,要说朱棣是元顺帝的孩子确实是不对啊,这一年,距离朱元璋建立大明还有八年,这个时候,元顺帝还沉浸于皇宫玩乐中。

元朝大都在啥时候被徐达打下来的?

是洪武元年(1368年),而朱棣生于1360年,元顺帝1368年才跑路的,这两人时间都不沾边。

即使当年徐达拿下了大都之后,将元顺帝的妃子献给朱元璋,那也不可能生育朱棣。

在正史中,朱棣的“生母”就是马皇后,这就意味着,朱棣和哥哥朱标乃是同母所生。

但事实上,朱棣究竟是马皇后的亲生儿子,还是尊马皇后为“嫡母”呢,这仍是个谜。

其实,朱棣自己也是这个谣言的主要“添加者”。建文元年,他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谋反,一路攻打到南京城下,就这样,朱棣如愿以偿地登上皇位。

用武力夺取政权的行为使得当时的许多人都非常不满,暗中称其为“燕贼”。于是,朱棣开始大规模篡改洪武、建文两朝的历史档案,希望能为自己的即位合理合法的依据。所以就被当时的一些文人留下笔墨,指责他篡改历史,连血脉都改掉了。

就在他这一改,给后世留下了无数谜团。最让人感兴趣的问题就是,他的生母到底是谁?也就是说弄清生母是谁,也就知道父亲是谁了,可惜,生母之谜仍只是个“传说”。

朱棣的生母是个不解之谜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因年号为永乐,所以历史上又称永乐皇帝。

朱棣勇武善战,深受明太祖喜爱与信任,朱元璋即位不久就封朱棣为燕王,十八岁的他就已经手握重兵,和秦王、晋王等一起,成为明王朝北御蒙古人入侵的保护盾。

据说,在皇太子朱标病逝后,朱元璋还曾经考虑过把燕王立为太子,最终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皇太孙朱允炆最为合适,所以立为了太子,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当了皇帝。

觊觎已久的皇位,被年幼的侄子夺去,这让燕王朱棣怎能服气,于是,通过靖难之役,武力夺取政权,一路攻打到南京城下,将建文帝赶下后取而代之。

朱棣做皇帝后,当时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对他的“篡位”做法颇有微词。于是,为了强化自己的正统性,朱棣宣称自己是太祖皇后马氏亲生的。

这样的话,朱棣就是太祖的嫡子了,加上建文帝登基时,朱元璋的嫡长子、嫡次子,嫡三子都已经死了,朱棣实际上就是唯一在世的嫡长子了,这样朱棣的身份就正统多了。

为了做到这样的舆论宣传效果,明成祖多次篡改史书,以至于现在人们都搞不清他的生母到底是谁,民间和野史说法五花八门。

但关于永乐皇帝生母的第一种记载,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毋庸置疑的,同样也是高皇后马氏所亲生。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

“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挟,次晋恭王桐,次上,次周定王。”

这一种说法与《明史·成祖本纪》说法一致,说朱棣是太祖第四子,母孝慈高皇后。

这样一来,朱棣确系马皇后所生无疑。但是,由于朱棣曾经大肆篡改史料,许多学者都不相信正统史书上的这种记载,认为其中有篡改之辞,不能信以为真。

因为,有些史籍上记载说马皇后并非生五子。但这些史籍都已经失传,所以这个说法也不足为凭。

例如《鲁府王牒》、《皇朝世亲》的记录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虽然说皇太子等人不是马皇后所生,但是非常肯定地说朱棣是马皇后的亲生子。

要知道,明朝在建立初期就定下立太子的标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并且在朱元璋给其子孙们留下的祖训中,对此也有明确记载。这样说来,认为早死的懿文皇太子并非马皇后所生这种说法,恐怕站不住脚。

相反,人们就更加质疑成祖是马皇后所生之事,也正是这样,才使出手段,抹杀建文即位的合法性,使自己成为嫡子与长子身份。

当然,关于生母之说,还有更充满传奇色彩的说法:

其一,成祖是达妃所生。

这是黄佐《革除遗事》中所说,不过黄佐作品中明显表现对明成祖夺权大为不满,对建文帝被赶下表示同情,具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有别有用心之嫌,不足以为信。

其二,成祖为蒙古妃子所生。

据《蒙古源流》记载,元顺帝有个妃子,是蒙古的一个部落首领瓮吉喇特托克托之女。元顺帝兵败后,妃子被朱元璋的军队俘虏,并被朱元璋纳为妃子,入明宫时就已经怀孕七个月了,三个月后就产下一子,就是明成祖朱棣,这么一说,明成祖就应该是瓮氏所生,是元顺帝的遗腹子了。

但细细琢磨,就让人觉得十分可疑。当时明太祖已经坐拥天下,他怎么会看上一个身怀七月的元妃呢?

就算是对这妃子产生兴趣,但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怎么可能把元顺帝遗腹当作自己的儿子,并委以重任呢?这应该是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编造出来的一个离奇的故事吧。

其三,明成祖的生母是碽妃。

前文也提过碽妃,碽妃是一个来自高丽的妃子,据说是元顺帝的妃子,长得风华绝代,深得朱元璋喜爱,后来因碽妃尚未到预产期,七个月就产下了朱棣,因此被人嚼舌元顺帝的遗腹,传到朱元璋耳朵里,被朱元璋赐“铁裙”之刑,活活被折磨死了。

但按照《南京太常寺志》的记录,却无意间暴露了真相。说在祖庙里,以明孝陵奉先殿的陈设为旁证,太祖朱元璋的牌位下边,中间是马后神座,东边排列的是淑妃、以及诸妃神座,唯有西边则独列碽妃神座,地位很特殊。

于是有人分析,这个碽妃就是朱棣的生母。因为这个祖庙朱棣从来不让人进去看,所以大家也不知道书中记载是否真实。

一直到明朝灭亡后,福王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政权,当时有两个权臣觉得反正天下大乱了,也没人管了,于是他们就斗胆偷看了祖庙的牌位,一看,果然和书中记载一样。于是,更加确信了明成祖的生母就是碽妃。

因为按照封建王朝的传统,后妃地位最尊的是皇后,其次就是继位皇帝的生母。奉先殿祭祀神座如此排列,很明显地表明了碽妃才是明成祖的生母,才得到如此的尊崇。

所以碽妃是朱棣的生母,可信度比较大,但是,这种说法仍然没有确凿的证据,有关这位碽妃的记载,仅见于《南京太常寺志》,历史上从无其他相似的记录,它的准确值很难说,再加上记载朱棣生于1360年,徐达攻破大都是1368年,显然,根据这种推测,朱棣生母是碽妃的说法也不靠谱。

如此看来,由于成祖蓄意篡改史料而造成的生母之谜,也可能永远是个不解之谜了。他是不是元顺帝的亲生儿子,也无据可查。

写到最后

话说元朝末期,元顺帝的治下,奸佞横行,朝中党争不断,整个国家已经处于衰退期了,他作为一国之君本该好好处理朝政,救赎百姓,造福百姓的,但恰恰相反,他整日沉浸在后宫玩乐当中,最后甚至在“国际友人”奇皇后的挑拨下,闹起了内战,他的鲁班天子的名号不是白称的。

然而,曾经号称杀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骑兵,自从进入中原的花花世界之后,开始急剧腐化堕落,早已经没有昔日的战斗力了。最终兵败后,将自己的江山丢下,仓皇出逃。正所谓是“丢了夫人又折兵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丞相与宰相这两个职位频繁出现。很多人傻傻分不清“丞相”与“宰相”之间的区别,都以为...
原创 清...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对近现代的中国社会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一个王朝,毕竟它是离...
原创 偏... 宋朝应该是我国史书中,记载的正统王朝中,最“没有出息”的王朝了,没有做到真正的“大一统”。纵观两宋历...
北宋版 “纸牌屋”:三次相位更... 王安石两次辞相及熙丰晚期政局 在反变法派的大举攻击下,变法派左支右绌,再加内讧,最终以王安石辞相、罢...
原创 家... 在繁华喧嚣的成都古城,住着一位来自四川绵阳的王先生,他手中紧握着一枚满载家族记忆与光辉的钱币——己酉...
新展预告 | 前史堪师——14... 前史堪师——14世纪以来武备艺术特展 展览时间:3月28日至6月15日 展览地点:上海韩天衡美术馆 ...
原创 举... 水深龙潜,河阔鱼藏。中华之夏朝,犹黄河之有龙门,长江之有荆江。浩浩荡荡的史籍中,夏朝如一隐者,藏身深...
原创 这... 这位自称是秦桧后人,提出其祖先不该跪岳飞,八百多年也该站起来了 秦桧是宋朝的著名奸臣,做奸臣能做到遗...
原创 “...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央的会议上,总能一眼看到一个头裹白毛巾,身穿半旧对襟褂子的人,他便是新中国第一位...
原创 同... 朱元璋与李自成二人相比,两人有着极为相似的出身和人生经历,他们都放过牛羊、当过和尚、父母早逝、造过反...
原创 光...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清朝的照片其实也不少,尤其是一些宫廷照片还是比较多的,像皇宫当时的样子,宫女大臣们的...
原创 朱... 在明初的一大堆开国功臣当中,汤和能够最后善终,真正的核心原因,其实并不是他和朱元璋的私人感情。 真...
原创 历... 看到这个话题,忍不住想起了一次战役,以及这场战役中出现的铁血人物:孙云秀、梅鹤年、李风池。他们三个是...
陈占超:崇福宫里阅春秋|中原作... 作者:陈占超 来源:嵩岳散文茶座 一 嵩山崇福宫,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市区北部,嵩山太室山南麓万岁...
原创 唐... 与前几位君主相比,唐中宗对储君的教育实在是过于漠视了。中宗既不给储君提供政治历练的机会,又不重视储君...
原创 清... 话说,满清入关占领中国后,对南方的天气并不适应,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气候凉爽。...
原创 汉... 人类战争史上不存在先天体力超人一等的战斗民族,大家都是地球人,最顶级的运动员也没有五倍于普通人的体能...
所贵一寸丹 可逾金石坚 一个人安身立命最珍贵的是什么?靠什么支撑脊梁、正道直行?明末爱国诗人张煌言在其所作《被执过故里》诗中...
原创 唐... 文|赵固仁 贞观元年,李世民向大唐的子民下发了一道关于社会问题的诏书,内容就是号召青年男女抓紧解决个...
原创 1... 1991 年 12 月 26 日,苏联正式解体,分裂成 15 个国家,俄罗斯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