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如何劝谏执拗的雍正皇帝?胤祥骂、张廷玉哄,效果明显
迪丽瓦拉
2024-11-23 18:44:33
0

原标题:雍正王朝:如何劝谏执拗的雍正皇帝?胤祥骂、张廷玉哄,效果明显

“诺敏案”和“科场舞弊案”以后,雍正皇帝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以孙嘉诚为代表的清流官员们主张严惩诺敏和张廷璐;而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朝廷重臣、六部堂官和天下督抚却主张予以宽宥。

至于“保”诺敏的原因,雍正皇帝在“罪己”的朝会上有过明确的说明,除了能拿在表面上说的原因外,还有以下几条理由:

1、保全朝廷的体面;保全诺敏背后之隆科多的脸面、保全张廷璐背后之廉亲王胤禩和张廷玉的脸面。

2、保住了诺敏和张廷璐,也就是卖了几位朝廷柱臣的人情;

3、以诺敏的一颗人头保住了众多官员贪污挪用国库的银子,皆大欢喜、普天同庆。

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初一登基的雍正皇帝倍感棘手,于是,他越过廉亲王胤禩和隆科多、马齐,只召集了怡亲王胤祥和张廷玉这两个绝对的“自己人”商量对策。

刚开始,雍正皇帝就给这场谈话定了一个调子:

“他们是串通好的,你们说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雍正皇帝的意思很明确:

1、朕没错,错在朝臣串通,他们这是要结党营私;

2、朝臣结党的情况已经出现,你们分析下他们的真实目的;

3、解决当前不利形势,控制当前混乱的局势。

可怡亲王胤祥却直接给出了这样的回应:

“皇上,他们这是在逢君之恶!”

所谓“逢君之恶”,是指“迎合昏庸的执政者,引他去干坏事”。说白了,胤祥直接将雍正皇帝骂成了“昏君”。

纵观大清二百余年,甚至二十五朝皇权时代,敢当着皇帝的面如此“训斥”,怡亲王胤祥恐怕是唯一一位!

所以,胤祥的这句话一出,雍正皇帝愤而站立,张廷玉更是直接惊呆!

只是,胤祥的“讽刺”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上不看实情,过于着急的把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国库亏空追回来,所以才有了诺敏半年收回亏空的这种弥天大谎。皇上,因为您赐了他那块匾!”

刚刚说了“逢君之恶”,现在又直接说明了雍正皇帝的“急功近利”,甚至还直接搬出了那块“天下第一巡抚”的匾额来打脸雍正皇帝。平心而论,虽然胤祥对于雍正皇帝的批评句句在理,虽然胤祥这些话都绝无恶意,虽然胤祥是雍正皇帝的“铁杆兄弟”,但这些话还是深深刺痛了雍正皇帝的自尊,甚至挑战了雍正皇帝的底线。

于是,雍正皇帝爆发了:

“住口,你给朕住口!”

这个时候,最擅长“救场”和“缓和局面”的张廷玉发话了:

“正因为有了魏征的犯颜直谏,才有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在雍正皇帝如此

震怒的情况下,如果张廷玉站出来给出“皇上息怒”这等废话,雍正皇帝会有何种反应?

雍正皇帝会认为张廷玉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甚至会将不便于发泄到胤祥身上的怒气,直接转移到张廷玉的身上。所以,为了压制和缓和雍正皇帝的怒气,张廷玉的劝谏之言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让雍正明白:胤祥的“放肆”是好意;

2、让雍正明白:胤祥确实过分了,你并不是昏君。

所以,张廷玉便将胤祥比作了一代名相——“魏征”,而将雍正皇帝比作了一代英主——“唐太宗”。胤祥过分了,但并没有错;雍正做错了,但并不是昏君。

只有这样,才能让雍正和胤祥都有台阶,才能让局面缓和,让谈话继续!

这句话一出,雍正皇帝给出了“你骂得好,接着骂”的态度,很明显,张廷玉的话起作用了!

胤祥继续:

“皇上,你罚我也好,责我也好,就是把我身上这个亲王的爵位给我削了也可以,但是如果我现在不说出来,恐怕就再也没人敢说了。”

胤祥今天之所以如此“嚣张”,就是为了让雍正皇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是为了解决雍正继位以来最大的一次难题。所以,哪种方式有效,哪种语言技巧更能让雍正皇帝接受,胤祥自然会适时变化。

既然张廷玉刚刚提到的“魏征犯颜直谏”能让雍正皇帝接受,胤祥索性就当了一次“魏征”,甚至还明确表达出自己“犯颜直谏、不惧生死”的铮臣态度。更何况,正如胤祥所言,这样的“犯颜直谏”恐怕也只有自己能完成;所以,胤祥必须把雍正皇帝的错误明明白白、毫不留情的指出来!

只是,这种错误的指出毕竟有着“马后炮”的嫌疑;更重要的是,如果让雍正皇帝认定了这样的劝谏就是“马后炮”,就会让其心生反感,这一次的劝谏也就会失去实际意义。所以,胤祥还必须将“马后炮”的嫌疑消除。

于是,胤祥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当初您急急忙忙的给诺敏赐匾,我就觉得有点不妥,但是我没有说,后来出了事我就后悔。当初我为什么就没有给四哥提个醒呢,过后我想明白了,就是因为现在四哥是皇上了!所以,有很多的话,想说也不敢说了。”

1、你首先是“皇上”,然后才是“四哥”。对“四哥”,我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给予劝说;但对“皇上”,我必须保持绝对的尊重和支持,有些话就不便说也不能说了。这就是“马后炮”的形成原因,这不能怪我,也不能怪你,这叫规矩!

2、不管是“皇上”,还是“四哥”,我都没做错!你是“皇上”,我要支持你的任何决定,不能给予掣肘;你是“四哥”,我要对你的错误予以提醒和指正,不能放任不管。所以,当初我没错,现在我也没错,错就错在你的身份变了,而我必须时刻认清自己的位置。

所以,我“犯颜直谏”没有错,而且也不是“马后炮”;是你错了,你需要改正或者就这次错误给予相应交代、承担相应责任。

劝说别人,尤其是劝谏雍正皇帝这样的执拗君主,胤祥一个人的说服力肯定不够,或者如果雍正皇帝真要搬出皇帝的“绝对权威”,胤祥还是没办法,这次劝谏还是毫无意义。所以,胤祥又将张廷玉拉了进来:

“现在,张廷玉也在这儿,难道他就没有看出这些事吗?我想不会,他也是不敢说呀!”

注意,并不是我一个人因为要尊重你的“皇上”身份而没能及时劝谏,不信,你问问张廷玉是不是也是这样?

来看张廷玉的回应:

“怡亲王说的是肺腑之言,臣有时候心里有话,没有能够及时向皇上陈奏,确实是倒不一定是心里害怕,而是臣有时候怕动摇了皇上励精图治的信心。”

注意张廷玉的语言技巧:

认可了胤祥的劝谏是“肺腑之言”,但却并没有全部承认是因为害怕才不敢说。

胤祥能舍了爵位不要,也要“犯颜直谏”,张廷玉如果直接承认了“不敢说”,岂不成了“为保官职禄位,坐视君主犯错”的奸佞小人?岂不成了胤祥口中“逢君之恶”的奸臣?

但张廷玉毕竟有了“不敢说”的表现;而且胤祥将话头抛过来,张廷玉还必须顺着他的意思继续说下去;更重要的是,今天对雍正皇帝的劝谏目的还没有达到呢!

所以,张廷玉给出的解释还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1、必须完美的解释自己为什么“不敢说”;

2、必须和胤祥“未能及时劝谏”的原因说明,有着高度相似;

3、必须让雍正皇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

4、绝不能像胤祥一样直接给出“讽刺”或者“辱骂”,毕竟张廷玉只是“臣子”,胤祥还有一个“弟弟”的身份,他必须小心谨慎甚至拿出点逢迎拍马的内容。

所以,张廷玉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怕动摇了皇上励精图治的信心”。

你是皇上,我是臣子,你的决定我自然不能时时阻拦、处处掣肘,万一你生气了撂挑子不干了,怎么办?

你是皇上,我是臣子,我必须像胤祥一样给予你绝对的尊重和支持,这同样是规矩!

不管我什么时候指出来,或者为什么不提前指出来,你都是错了,错了就要改!

你虽然错了,但毕竟是新皇登基、励精图治,可以理解,更可以原谅。

同样的劝谏内容,胤祥可以直截了当,张廷玉就必须拐弯抹角,而且还要承担着缓和两人之间冲突、控制整个谈话环境的重任。张廷玉的语言修为,可见一斑。

只是,张廷玉和胤祥的通力合作到底成功了没有呢?

在第二天的朝会上,雍正皇帝“下跪罪己”并陈述对诺敏、张廷璐的处理决定以后,时任“都察院监察御史”的孙嘉诚,直接喊出了这样一句话:

“皇上圣明烛照,臣等不胜钦服!”

然后,孙嘉诚笑了,那种很开心、很满足的笑!注意,这是这位刚直铮臣在整部《雍正王朝》中唯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笑。有了这位爷的笑,就足以说明张廷玉和胤祥的“劝谏”成功了!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皇... 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试。从小升初、初升高到大学,再到步入...
原创 明... 导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可以用“崽卖爷田心不疼”来形容。我们不打算深入探讨当时明朝的具体战略...
生死不愿为日属!百余年前琉球人... 新闻链接 “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虽糜身碎首,亦所不辞!”1879年5月,琉球王尚泰的...
山东一地挖出汉代墓?回应来了 近日,有IP地址是山东泰安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据说挖出来汉代墓了”等相关内容,引发网友热议。对此...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刘备是主角,他的谋士诸葛亮以及五虎将关羽、黄忠、马超、张飞和赵云,都得到了...
社评:“琉球学”研究为什么很有...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琉球群岛的地...
原创 古... 在多数人眼中,驸马是天上掉下的好运,娶了公主,进了皇亲,走路都能带风,但要是真认为这是一场躺赢的人生...
原创 琉... 明泽泽琉球,五百年华章 琉球这地方,本来就是个小岛链,十四世纪初还分成中山、山南、山北三家,互相...
原创 彭... 彭德怀正式成为红军高级指挥员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1928年6月的“平江起义”。当时,彭德怀是湘军团长,...
原创 《... 刘备“五虎上将”之关羽 关羽身材高大,足有九尺之长,胡须长达二尺,面庞红润如熟枣,嘴唇仿佛涂上朱红...
1278-袁世凯飞龙纪念金币:... 在民国币章收藏的 “价值金字塔” 顶端,两枚袁世凯飞龙纪念金币如同一对 “金色权杖”—— 以 90%...
刘邦一生最大的敌人,不是项羽而... 刘邦一生最著名的对手就是项羽,二人经过了长达五年的激烈争斗,最终才分出了胜负。鸿门宴、荥阳之围等事件...
原创 为...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群雄争权夺利,各路诸侯纷纷自立为王,割据一方,拥有自己的军队,权力日益增强。...
冲绳知事访华为何要去通州祭拜?...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一) 2023年7月4日,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的琉球国人墓地遗址,来了一位...
原创 诸... 记述三国历史时,我们通常依赖的史料就是《三国志》这本书。 然而,真实的三国历史有时候令人感到震惊、...
沉浸式考古进校园 点燃童心考古... “考古是不是像儿歌里唱的,用小小的手铲在探方里挖呀挖?考古人员真的能像冒险家一样可以随意进出古墓吗?...
原创 美... 1945年8月6日清晨,广岛上空飘洒着漫天纸片,犹如一场诡异的雪。就在市民们弯腰捡拾时,一架B-29...
原创 关... 关羽的北伐是三国历史中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但许多人不禁疑惑,为什么刘备和诸葛亮在那时选择了按兵不动?...
原创 前... 寿光三年(357年),苻坚与清河王苻法联合,杀害了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建元六年(370年)以后,苻...
一坛酒 搅动明清28帝 ——燕... “八九不离十”“九五至尊”“胡言乱语”这些词语的出处您知道吗?它们和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史有何关系?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