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乾隆遗体的被子,盗墓贼看不上,却拍出1.3亿天价,有何特殊
迪丽瓦拉
2024-11-24 00:49:17
0

原标题:包裹乾隆遗体的被子,盗墓贼看不上,却拍出1.3亿天价,有何特殊

世人皆爱宝物,也都爱收藏宝物,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慧眼识物,大多数人只能根据物品的外观和材质来判断物品的珍贵程度,一些看似普通的宝物很少有人能够识别出来。只有一些专业知识过硬、眼光独到的人,或者运气非常好的人,才可能获得那些“不起眼”的宝物。

因此生活中有很多人错失获得宝物和发财的机会,等到别人发现的时候再想获取那件宝物,就已经来不及了。

袈裟——乾隆皇帝“裹尸布”

这件袈裟,是满清遗老从清东陵里面“捡”回来的一件“裹尸布”,是被盗墓贼看不上,遗弃在墓穴内的一件看似普通的文物,后来却被拍出1.3亿天价,让人大跌眼镜,这件被子到底有何特殊呢?

清东陵,这不只是一个人的陵墓,这是一个陵墓群,其中包括乾隆皇帝的陵寝裕陵。在这个陵墓群中,琳琅满目的文物数都数不过来,也因此吸引了众多盗墓贼到此盗墓。

盗墓贼们数次到此盗墓,将内部的众多宝物抢劫一空,整个陵墓只剩下空荡荡的框架和零零散散的盗墓贼看不起的物件。

后来满清遗老听说了此事,纷纷跑到陵墓里去收拾剩下的遗物,虽然剩下的这些陪葬品非常零碎,看起来也不值钱,但是他们还是整理好然后带回去珍藏。其中就有一个乾隆皇帝的裹尸布——一件绸缎袈裟。

袈裟的秘密

在2005年,这件绸缎袈裟出现在北京拍卖会上,在众多精美的拍卖物中,这件袈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拍卖会上人来人往,许多宝物被人们相中,但是几乎没有人多看这件袈裟一眼。

拍卖行进行到一半时,这件袈裟引起了一位秦先生的注意,秦先生一眼就相中了这件袈裟,他虽然看不出这件袈裟的价值和上面的绣纹,但是他就是很喜欢。

他看了一下价格,8万元,他当时并没有那么多钱,所以他跑回家凑钱去,第二天他再来准备拍下时,袈裟的价格已经涨到9万了,他没有过多犹豫,直接买下带回家了。

当秦先生仔细研究这件袈裟时,他发现袈裟内部缝了一张经被,这经被缝的很隐秘,所以很难发现。

这个经被看起来比外层的袈裟精美多了,不管是做工还是材质,都很不寻常。怀着激动的心情,秦先生请来一位专家做鉴定,得出这件经被是陀罗尼经被,是专用于裹尸体的被子。

陀罗尼经被,出自西藏,通体由缂丝缝合而成,其间还使用了藏羚羊绒毛,其价值比如今的黄金还要高,经被上密密麻麻的刺绣都是一些汉字和经文。

仅是这些刺绣,就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完成。除了工艺繁琐之外,这被子在制成后还会经过数百位高僧加持,念满三天三夜的密咒,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

在民间有一种说法,盖上这条被子的人,不管身上背了多少罪孽,其灵魂都可以被净化、超度。因此一般人是难以获得这条被子的,只有当时的二品以上的大官员,才有机会获取它,而且还需要获得皇帝的批准才行。

可见这被子非常珍贵,不仅是物质方面的珍贵,更是历史文化方面的宝物,因为这被子本身还极富宗教色彩文化,不管在哪个时期,都是国宝级的宝物。

被子的主人

秦先生知道了这件宝物的历史,心里更加激动了,他向专家追问这被子的主人,专家一时难以得出结论,便没有回答他。秦先生等不及,便又请了故宫博物馆的专家来鉴定,最终确定这个被子是乾隆皇帝的裹尸被!

这被子在古时候本来就非常珍贵,在清朝时期,西藏喇嘛觐见我朝皇帝时,就呈上过这种经被做贡品,只是这些经被种类和样式不一样,是根据人的身份来区分的。

身份越尊贵,经被的等级就越高,而秦先生手中的经被是乾隆帝的,因此这条经被的等级肯定是所有经被中价值最高的。

身价破亿

秦先生手中的陀罗尼经被的信息很快就被传出去了,整个古玩界都沸腾了,经被的身价从当初的9万一下子飙升至千万。秦先生最后以7205万人民币,将这件经被拍卖出去了,他一下子就成为了超级富豪。

之后这件经被又被拍卖过一次,价格被提到了1.3亿元,此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想来是被人珍藏起来了,毕竟这样价值连城的宝物,可是很难遇见的,更别说拥有它,肯定要好好珍藏起来才行。

结语

生活中很多人都想成为像秦先生那样运气爆棚的人,一夜之间暴富。我们不可否认秦先生的运气是真的非常好,但有一点也需要我们注意。

当所有人都看不起这件文物时,唯独秦先生发现了它,并且不惜以重金(对当时的秦先生而言)买下它,足以见得秦先生也是有一定胆识,并不完全是因为运气好。

我们每个人做事也是这样,不管运气好与坏,我们自身首先要迈出第一步,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运气才能发挥作用,你们觉得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联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在冷战期间两国互不相让,险些造成了核武器级别的第三次世界大战。199...
有文化的吉林市(十五)夫余国迁... 汉、魏时期、是夫余比较强盛的时代。西晋以后,夫余频遭邻近各族的侵袭、国势开始衰落。夫余历史上最后一次...
原创 东... 接着说那些喜欢贬低建国后的东北,而吹捧建国前的东北富强发达的 历史事实是东北在建国前和建国后就是地狱...
原创 明...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段话很多人都听过。这段话讲的是明朝的历史,主要...
原创 涨...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员称为“北漂”。但是殊不知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北京城竟然也是“漂来...
原创 领... 时至今日,在很多美洲国家内仍能听到“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不是瞎编滥造,而是美洲...
原创 聊... 其实历史上的曹叡,是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皇帝。 一是因为曹叡在位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二是因为曹叡在位...
这些古代的“纪检干部”有多刚 “ 在历史上,江西泰和走出了47名监察御史和按察使。他们监督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维护国家利益,为民...
原创 欧... 在公元7世纪,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在南北之间架设起高速通道,留下了“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价。 利...
原创 朱...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忽略了这两点。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晨雾未散,玄武门前刀光剑影。这场持续不到半日的政变,却在史书上留下无数疑...
原创 原... 引言:蒙古族人骁勇善战,朱元璋最后能开创明朝276年的基业,也是历经千难万险,没有背景,没有权势,以...
原创 同...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天底下最危险的职业,恐怕是"傀儡皇帝"?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曹魏40年崩塌,东...
原创 古... 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死者的入葬事宜都是非常谨慎的,而古代和现代相比规矩要更多,在古代人们离世之后需要按照...
原创 苏... 宋朝文坛巨匠苏轼,可以说是古代交友最多的文人了,他不仅交朋友很广,而且还很复杂。既有朝中官员、文人墨...
原创 步... 作者:青灯 三国出枭雄,孙权、曹操、刘备三分天下。都是当时的翘楚,历史对于他们都是难分伯仲。 三个...
原创 原... 该如何对元朝进行评价,从哪一方面去了解它的历史,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对这个神秘的朝代解释较少,再到我们...
原创 公... 前言 公元641年,藏地天才少年松赞干布亲眼目睹十余天前还傲视天下的吐蕃大军,在一个深夜被唐军区区...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散落在江西各地的历朝历代的建筑,犹如一部凝固的赣...
原创 朱... 引言 首先,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在于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分清了主要对手和次要对手。反观李自成进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