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广征战匈奴建功无数,其实这是一个假象,汉武帝其实没有冤枉他
迪丽瓦拉
2025-10-28 13:32:27
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对李广的评价。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无所掩饰地描写了这位英雄人物,即使李广因为汉武帝的宫刑而遭遇人生低谷,司马迁依然没有避讳。

在司马迁的笔下,李广被塑造成了一位英雄人物。他一生征战沙场,屡立战功,怎能因为战功不足就无法封侯呢?然而,仔细阅读李广的传记,我们会发现,司马迁对李广的军功描述含糊其辞,难道这是疏忽吗?

其实,真相远比想象的要复杂,李广的战功远没有表面上那么显赫。

李广出生于西汉中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飞将军”。他一生从军四十多年,经历了无数次与匈奴的激烈战斗。李广身手矫健,骁勇善战,令匈奴军队闻风丧胆。他爱护部下,廉洁奉公,从不克扣粮饷。而且在紧急时刻,他常常能以出奇制胜的策略逆转局面。

但令人遗憾的是,李广从三十岁被任命为陇西太守起,到他去世时,官职和地位始终未有实质性提升。与李广相比,他的堂弟李蔡虽然在品德、才华和名声上远不及李广,却从一个小小的武骑常侍,步步高升,最终成为了丞相。就连李广的部下,许多人也晋升为爵位封侯,甚至李广的儿子也被封为关内侯。

看着这些不如自己的同僚步步高升,自己却依旧拿着微薄的俸禄,李广感到不满和失望。后来,在漠北之战中,卫青公开指责李广,使得李广感到愈加羞愧,最终悲愤至极选择拔刀自尽。

从李广以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看,显然他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极度不满。事实上,这一选择也暴露出他性格中的一些缺陷。

首先,李广虽然勇猛无比,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并非一位合格的将领。李广有着过强的好胜心,虽然好胜有时是好事,但他却往往过于执着。有一次,他为了追击三名匈奴射雕人,明明已经完成了任务,却执意不顾大局,追得过于深入,结果与匈奴数千兵马遭遇险境。虽然最后凭借机智逃脱,但如果这时他有什么闪失,指挥失误,可能会导致全军覆没,这种个人主义的行为显然不适合一个将军。

汉景帝时期,公孙昆邪就曾评价李广:“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这说明李广过于自信,往往把个人荣誉置于大局之上,这也是他没有获得更高官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李广治军缺乏战略眼光,他过于随意,不注重军事纪律和队伍的训练。例如,他的军队纪律松散,训练也不严格。与同时期的程不识相比,李广的军事管理显得更为粗放。程不识对部队的编制、行军的队列和驻营的阵势要求严格,且夜间有巡逻,始终保持警觉,而李广的部队则缺乏这些基本的规范,容易在战场上遭遇危险。

此外,李广在处理个人恩怨时,也表现得极为狭隘。曾有一次,他在蓝田隐居时,因为打猎回来晚,城门已关,被霸陵亭的尉官拒绝通行。尽管自己曾是前任将军,李广心生怨恨,最终将霸陵尉杀害,为的只是报复个人的怨气。这种心胸狭窄的行为显然不符合一位将领的风范,而这种报复心理也影响了他在汉武帝面前的形象,导致他无法获得进一步的重用。

至于李广是否能凭借战功封侯,西汉的封侯标准是根据斩敌首级的数量来决定的,通常要求斩获敌军数量必须超过自方损失的士兵数量。然而,李广的战绩却难以满足这一条件。他经历了多次大战,但大多数情况下要么失败,要么损失惨重。

- 在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马邑之围中,李广未能立下功劳;

- 在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李广率军出征匈奴时,遭遇败仗,被俘后逃脱,按律应斩;

-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他率军出征匈奴,却因敌众我寡而惨败;

- 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广因迷路误入漠北,最终因战败自杀。

从这些战绩来看,李广虽然在战场上表现勇猛,但战胜率太低,显然无法达到封侯的标准。

综上所述,李广虽然英勇无畏,但在军事领导能力、个人修养、治军方略等方面都有明显缺陷。他的性格中存在过度自负、个人主义等问题,这使得他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将领。司马迁虽然极力为李广辩护,但他的故事也暴露了高门大族与平民将领之间的差距。而卫青、霍去病等没有贵族背景的将领,尽管来自普通家庭,却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赢得了更高的评价和重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明朝的建立是一个历史性的奇迹,令人叹为观止,而它的衰落也让人深感惋惜。明朝历经了276年的统治,期间...
原创 秦... 一、秦家将 1、秦琼秦叔宝——传说他原本是天界左天蓬大将降临人间。在那个动荡不安、风云激荡的隋唐...
原创 假... 假设诸葛亮死于落凤坡,庞统能不能打赢司马懿?这就是一个三国历史中的有趣假设。历史上,诸葛亮发动了五次...
原创 他...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组织,能有一位出色的将领带领,队伍通常能够战无...
原创 历... 历史的真相需要公正和客观,而不会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而发生改变,尤其是在民国时期的动荡岁月中,更需要我...
原创 商... 夏朝一共经历了十七位帝王(或称后),最后一位帝王是桀(履癸)。在桀的统治下,夏朝出现了有名的暴君时期...
原创 关... 吕布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第一猛将,但如果关羽和赵云联手,又能否将他斩杀呢?若能斩杀,又需要多少回合呢?...
原创 如...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中,13个封建王朝涌现出了无数英勇的将领,他们凭借着出色的战略和卓越的战功,帮助自己...
洞见:同样是御制菜,为什么日本... 在东京、上海或广州的商圈地下室,人们总能看到那块醒目的绿色招牌——萨莉亚Saizeriya。十二元的...
原创 夷... 夷陵之战是蜀汉历史上一场惨痛的失败,可以说是刘备一生中最严重的失误之一。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在...
原创 诸... 很多人认为刘禅是个傻乎乎的无能皇帝,大家常常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这似乎是他最常见的评价。但是,问...
原创 项... 项羽的军事水平到底有多强呢?其实通过刘邦的表现就能看出来。 “我是谁?我是项羽!”项羽有着很高的自尊...
古老殷墟 时代重生(领航中国·... 在殷墟博物馆内,游客可以通过多媒体沉浸式感受商代铸铜场景。 □本报记者 李琳 杨之甜 10月的安阳,...
原创 战... 战争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大约有12位最为突出。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神”大约有六人,分别是吴起、...
他是杨家将中最仗义的人,长相杨... 杨延昭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是杨业的长子,长期负责守卫边疆,威震辽国。因为辽国的传说认为北斗七星的...
原创 为... 秦开是燕国的一位将领,也是秦舞阳的祖父。燕昭王继位后,秦开得到了重用,燕昭王决定派秦开带领军队去攻打...
原创 如... 三国演义中,张飞曾与吕布数次交战,均未败北,被视为仅次于吕布的第一猛将。而民间也流传着“一吕二赵”的...
原创 曹...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了曹魏政权,这一历史事件在三国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曹丕在任...
原创 古... 古代如果想当官,就得参加科举考试,就像我们现在的高考一样。考试结束后,第一名叫状元,第三名叫探花。按...
原创 老... 一张照片、一段时光、一个故事,承载着一生的回忆。大家好,我是历史控,今天继续为大家带来一些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