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夷陵之战,唯一有实力扭转结局之人,给了2次机会刘备都没有抓住
迪丽瓦拉
2025-10-28 17:33:26
0

夷陵之战是蜀汉历史上一场惨痛的失败,可以说是刘备一生中最严重的失误之一。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在这场战役中,刘备身边曾有一位谋士,曾两次向刘备提出过重要的建议。如果当时刘备采纳了他的意见,战役的结局或许会完全不同。后来,这位谋士离开了蜀汉,他的缺席不仅导致了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失败,也对蜀汉之后的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位谋士就是黄权。

如果仔细研读历史,就会发现黄权并非普通谋士。早在刘备入蜀之时,黄权就已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远见。当刘璋邀请刘备入川时,黄权曾劝谏刘璋不要轻易接纳刘备。他明确指出:“左将军刘备名声虽好,但心怀不甘,一旦入蜀,迟早会成为心腹大患。”这一判断非常精准,事实证明,刘璋最终的失败正是因为低估了刘备的野心。

因此,当刘备决定伐吴时,黄权再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那些直接反对刘备的谋士不同,黄权的策略更加巧妙。他并没有正面阻拦刘备,而是建议自己可以先行探路:“吴人善战,水军顺流而下,进攻容易退兵困难,我愿为先锋,陛下可在后方镇守。”

黄权的意思很明确:吴军不可轻视,贸然出兵未必能取胜。不如先让他出击探察敌情,再决定下一步行动。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蜀军的风险,还能让刘备在有利的情况下作战。然而,刘备并未采纳这一建议,而是安排黄权镇守江北,自己亲率大军进攻吴军。这次决策的失误直接导致了蜀军在夷陵之战中的被动局面。如果当时让黄权率军先行探路,或许局势会完全不同。

黄权作为益州派的领袖,他敏锐的战略眼光和丰富的战场经验完全可以帮助蜀军避免火烧连营的惨剧。夷陵的地形对蜀军极为不利。峡江地带狭窄,蜀军七百里连营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被包围。夏季炎热,木栅营寨一旦着火,蜀军几乎无处可逃。黄权曾在汉中之战中提出关键性建议,对这种地形劣势应当非常清楚。如果让黄权先行出击探路,刘备或许能及时调整战略,从而避免惨败。

夷陵之战的失败,让刘备陷入绝境。然而,黄权依然是蜀汉中唯一有能力扭转局势的人物。战后,吴军封锁了刘备的退路,而黄权所带的江北军队被孤立无援。在两难境地中,黄权选择投降曹魏。虽然这是迫于无奈的选择,但从某种角度看,他的行为实际上保护了蜀汉。

黄权选择降魏而非降吴,是为了避免吴军乘胜追击。如果他投降东吴,孙权可能会借助黄权的兵力发动进一步进攻,蜀汉将面临灭顶之灾。而黄权降魏后,反而给蜀汉争取到喘息的机会。魏国并不急于攻打蜀汉,而是利用黄权牵制吴军,从而让蜀汉能够稳住局势。

夷陵之后,刘备终于意识到自己失去了黄权,但已经为时晚矣。黄权降魏,使蜀汉失去了一位极为重要的益州派领袖。刘备对益州派的态度向来复杂,他一直压制黄权等人,却重用荆州派的外来将领。然而荆州派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惨重,蜀汉将领力量急剧削弱。

更严重的是,黄权的离去不仅是人才流失,更导致蜀汉内部政治平衡失调。刘备只能让李严接替黄权的位置,但李严的才能和品行与黄权相比天差地别。他不仅难以胜任益州派领袖角色,还与诸葛亮关系紧张,导致蜀汉内部矛盾加剧。如果黄权仍在,他不仅能提供战略支持,还能有效制衡李严和其他势力,使蜀汉政局更加稳固。

如果黄权仍在,蜀汉历史可能会大不相同。首先,在诸葛亮北伐时,如果由黄权负责后方粮草补给,第四次北伐中出现的断粮问题根本不会发生。黄权的谨慎和远见,能保证北伐顺利进行,让诸葛亮专注战场,无需分心后勤。

其次,黄权的存在将增强蜀汉内部凝聚力。作为益州派领袖,他能够有效遏制益州内部的投降派势力。谯周等人在蜀汉灭亡时的投降行为,正是因为缺乏有力领导。如果黄权在世,他定会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削弱投降派影响,从而延长蜀汉存续时间。

更重要的是,黄权的谋略与忠诚是蜀汉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无论是他在刘璋时期的直言进谏,还是汉中之战中的关键性决策,黄权都展现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重用黄权,蜀汉或许不仅能避免惨败,甚至可能在吴蜀之间取得更有利局面。

失去黄权,蜀汉不仅失去一名谋士,更失去了益州派的核心力量。刘备晚年终于意识到这一点,但已经无法挽回。黄权的离去,让蜀汉在人才、政治、军事等方面都面临严重危机,诸葛亮一人再努力,也难以扭转整个局势。

因此,夷陵之战不仅是刘备的军事败北,更是蜀汉国运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如果当初刘备采纳了黄权的建议,蜀汉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至少不会如此迅速地走向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霍... 公元前118年,漠北之战刚刚结束,霍去病和李敢因战功显赫,跟随汉武帝一同前往甘泉宫狩猎。 然而,在狩...
原创 历... 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白莲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组织。从宋朝到清朝的这一千多年里,白莲教始终保持着较为频...
原创 桃...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讲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同甘共苦的故事。常常有...
原创 瓦... 618年,李密在兵败邙山后逃往关中地区。作为隋末最强的义军,瓦岗军此时已经逐渐走向分崩离析。瓦岗军的...
原创 满... 八旗是努尔哈赤所创立的一种“军政合一”的制度,这种制度既是一个政治组织,也是一种军事编制。正是因为有...
原创 诸... 诸葛亮被称为卧龙,他说过“非遇明主不投”,意思是只有遇到明智的领导者,他才会出仕。在遇到刘备之前,刘...
原创 普... 2000年代初,普里戈任开始帮俄罗斯国防部采购船只,顺带沾了军火的边。2014年乌克兰顿巴斯冲突一打...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父子关系破裂的故事层出不穷,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要数李渊和李世民。这对曾经关系和睦的父子,...
原创 宅... “宅兹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最早记载中国的青铜器曾被误卖到废品站。刘先银在《文字起源》一书中提到,...
原创 安... 前言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一直有一件心事:前朝遗留下来的势力和起义组织不...
原创 功... 1956年初夏,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细雨绵绵,杨伯涛满脸怒气地从寝室走了出来。他愤怒地朝王耀武的房间...
原创 王... 说起我国的科举制度,它对历史的影响深远,甚至一度传到了国外。然而在宋朝时期,发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
原创 匈... 如果要提到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政权中最为著名的,很多人都会想到匈奴。匈奴这个庞大的游牧帝国起源于秦朝时期...
原创 历... 自古以来,很多历史人物都备受争议。许多人在后代的记载中,不是被美化就是被丑化,导致他们原本的形象发生...
原创 董... 董卓是个聪明的角色,他长期处于高位,深谙权谋,为何他还是如此青睐某些人? 首先,董卓并不如大家所...
原创 他... 光武帝刘秀在重建汉室江山的过程中,对那些有功之臣们进行了封赏,赐予他们列侯的爵位。在这些有功之臣中,...
原创 刘... 标题:刘邦为何放弃撤换太子?商山四皓的出现,真表明刘盈根基强大了吗 第一章:隐士现世 在汉朝初...
原创 傅... 标题:傅怀玉的历史人物竟是康熙的嫡亲表妹,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 六月的阳光透过紫禁城的琉璃瓦,反射...
历史考证丨北宋“铁面御史”赵抃... 在传统戏曲中甚至历史上,“包青天”是清官之代称,是人们对官员的寄望,但是“包青天”并非就是包拯。其形...
原创 他... 开皇十一年(591年),隋朝都城长安发生了一件震动朝廷的大事:上大将军、延州刺史独孤陀被捕入狱,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