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国与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争夺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叙利亚战争中,英美法三国联合对抗俄罗斯。事实上,从格鲁吉亚战争、乌克兰动乱,到如今的叙利亚,西方国家一直在竭力围堵俄罗斯,试图摧毁这个对手。这似乎是西方国家的长期目标。那么问题就来了,苏联解体时,俄罗斯最为虚弱,为什么当时西方没有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彻底削弱甚至摧毁俄罗斯呢?
当时,苏联由于严重的经济困境,分裂成了十五个独立国家。虽然俄罗斯是继承苏联大部分资源的主要国家,但它当时的状态却是岌岌可危,内部极不稳定,经济几乎崩溃。那么,为什么此时的西方国家并没有趁机进行打击、彻底消除俄罗斯呢?其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方国家在军事上并不敢采取行动。虽然当时西方确实有意在俄罗斯虚弱之际加以打击,但即使在俄罗斯的困境下,它依然拥有庞大的军事实力,令西方国家感到忌惮。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军事力量,拥有300万大军、5艘航母、1万多枚核武器、4万辆坦克、5万辆装甲车和近千艘战舰。这些武力仍然让世界为之震撼,即便是美国也对其心存畏惧。因此,尽管西方国家有这种意图,他们却没有胆量通过武力来彻底分裂或消灭俄罗斯。实力上的差距,使得西方国家无法轻易采取军事行动。其次,西方在政治上则通过挑起俄罗斯内部的纷争来分裂其国家。当时,美国积极支持俄罗斯境内多个州和共和国寻求独立,最为激烈的就是车臣的独立运动。车臣的骚乱背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甚至资助他们进行对抗,企图通过内部的瓦解来摧毁俄罗斯。但是,俄罗斯并没有轻易屈服,它迅速采取行动,通过政治手段安抚和镇压了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车臣的暴动。与此同时,俄罗斯政府做出了一定妥协,使得鞑靼斯坦的独立诉求暂时得以平息。最终,俄罗斯通过果断的行动,成功稳定了国内局势,避免了西方通过分裂内政来摧毁它的计划。 再者,西方还通过经济手段来对俄罗斯进行打击。当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西方抱有一定的幻想,他认为自己是西方阵营的一员,西方不会对他进行打压。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俄罗斯和西方之间有一段所谓的蜜月期,但西方国家的真实意图并非如此。西方国家其实在策划如何通过经济手段让俄罗斯彻底崩溃。在西方的鼓动下,叶利钦推行了休克疗法,即实施一系列剧烈的经济改革,试图通过市场化的改革来恢复经济,但这一系列的措施几乎让俄罗斯的经济彻底崩溃。俄罗斯的经济大幅缩水,社会矛盾激化,国家几乎无法维持下去。然而,叶利钦及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果断将权力交给了普京。普京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力推动工业发展,逐渐恢复了俄罗斯的经济。 总的来说,西方国家在苏联解体后,确实采取了种种手段来削弱甚至摧毁俄罗斯,但最终未能成功。这不仅仅是因为西方想要的目标没有实现,更多的原因是这些策略都失败了。西方国家看到这些策略没有效果后,便转向外部,从北约东扩、欧盟东进开始,不断施压、围堵俄罗斯,并对其实施经济制裁。但直到今天,俄罗斯依然保持着独立,未被彻底摧毁,这也展示了俄罗斯的强大韧性和反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