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中国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贫穷和落后,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不断在变得更加强大,但仍有不少国家的民众对中国存在误解。曾经有一项专门对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进行的采访,结果发现,这些外国人带回国的中国印象依然是相当负面的。他们的亲戚朋友等对中国的看法也并未得到改变。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与各国政府向民众传播的误导性言论有关。作为中国人,我们亲身生活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变化和发展是我们一手经历的。相较于世界上很多国家,中国的安全水平和民众的生活保障要高得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国目前还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很少有人敢轻易挑衅中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整体实力已经非常强大,足以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更重要的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于中国实力的深刻印象,来源于13年前的那场天灾,它真实地展现了中国的强大应对能力。
一场天灾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奥的消息传来,40万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兴奋地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那一刻,大家经历了多年的等待,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全力准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然而,2008年对中国来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其中最让国人难以忘怀的,就是5·12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发生了8级大地震,这场灾难波及了大半个中国及多个亚洲国家和地区。震中的200多个县(市)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损失和伤亡。灾难结束后,官方公布了相关数据,显示此次地震共影响了4625.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4亿元。
中国实力
这场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破坏性的一次,波及范围最广,造成的灾害损失最重。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行动,赶赴灾区进行救援。由于地震造成的交通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许多部队不得不徒步前往灾区。在救援过程中,战士们没有停歇,他们以一天90公里的速度将物资送达各大灾区,确保了物资能够迅速到达受灾民众手中。
此后,来自其他地区的支援队伍也通过徒步、直升机等方式加入救援,迅速投入到灾后救援工作中。这样的救援速度令世界各国都感到震惊。特别是在救援过程中,尽管救援人员面临着不断的余震,解放军的战士们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始终坚持冲在最前线,抢救受灾群众。
这场救援任务异常艰巨,许多赶赴前线的战士和医护人员因各种原因英勇牺牲。他们是和平时代的英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深的敬佩和怀念。为了纪念这场灾难,以及那些为救灾献出生命的英雄们,2009年3月2日,中国正式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以此缅怀并且普及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