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丕三军攻吴,刘备写信稳住陆逊,诸葛亮何不趁机收荆州灭孙权?
迪丽瓦拉
2025-11-11 05:32:59
0

在古代的典籍中,明朝的思想家李贽(李卓吾)写过一副极为著名的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副对联揭示了诸葛亮一生的谨慎与吕蒙(吕端)稳重的性格。诸葛亮的谨慎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而是因为他所接手的蜀汉政权正面临极大的危险和挑战。此时的蜀汉不仅在外部遭遇强敌的压力,内部也充满了各种隐患。夷陵之战的失败、刘备的去世、以及许多重要将领的相继去世,致使蜀汉的可用战力大大减少。赵云和魏延是为数不多的能参与战斗的将领,而“国舅”吴懿则可能成为潜在的威胁,李严作为顾命大臣也未必完全可靠。任何一点疏忽,可能就会引发政权动荡,甚至导致蜀汉的崩溃。诸葛亮的谨慎正是出于对这种内外危机的深刻理解,他时时刻刻都在防范突如其来的变故。 《三国演义》曾经虚构地描写了诸葛亮“安居平五路”,让马超守住西平关,并布下奇兵以抵御敌军。事实上,这段情节并不符合史实。因为马超早在章武二年便去世了,而他临终时曾上过遗表,并未参与到后来的战事中。黄忠的去世时间也更早,甚至连刘备登基大典都未能亲自出席。虽然《三国演义》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英雄化的故事,但实际的蜀汉政权已恢复了与东吴的联盟,而当时的局势错综复杂,局面远没有小说中那么简单。

在刘备去世之后,孙刘联盟得以恢复,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刘备在临终前与孙权达成的协议,实际上是出于两方各自的利益考虑。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在刘备去世后的那段时间,蜀汉并未趁机收复荆州,进攻中原,恢复汉室的荣光?然而,细读史实便知,魏国的曹丕和东吴的孙权并未趁机展开所谓的“五路伐蜀”,因为此时的孙刘联盟已经恢复,蜀汉的角色更多的是置身事外,观察两大强国的博弈。 刘备去世后,孙权不仅向曹丕求援,同时也主动向刘备的继承人求和。刘备与孙权之间的联盟,绝非单纯的友情,而是两国基于各自利益的选择。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诸葛亮的谨慎显得尤为重要。历史中提到的陆逊并非在东吴未受威胁时才出征,实际上,早在章武元年秋,刘备就已多次向东吴施压,这让孙权感到相当困扰。陆逊虽是东吴名将,但并非无懈可击。许多史料中,陈寿用“孙权字仲谋”来形容孙权,这种表述中透露出一种轻蔑之意,显示出他对孙权并没有特别的尊重。

在《三国志》中,陈寿对刘备的尊重明显高于孙权,而诸葛亮的地位和功绩也无法忽视。如果蜀汉最终恢复了汉室,那么陈寿无疑会在史书中详细记载诸葛亮和刘备的伟大功绩。然而,诸葛亮接手蜀汉政权时,内外交困的局面非常严峻。刘备一病重,西川的局势就开始动荡。例如,章武二年冬季,汉嘉太守黄元得知刘备病重后,便起兵反叛,试图借武力争夺政权。面对这种险情,诸葛亮果断地派遣将领陈曶前去平定,最终取得了胜利。

通过对史书的深入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人对诸葛亮的忠诚并不像对刘备那样坚定。像彭羕、廖立、魏延、李严等人,虽然曾为蜀汉效力,但他们的忠诚显然不如赵云。诸葛亮到达永安时,赵云已经先行抵达并带领军队确保刘备反东吴计划的顺利进行,这也是为什么孙权感到恐慌,最终选择恢复与刘备的联盟关系,希望争取生机。

刘备去世后,孙权仍对曹丕保持警惕,特别是在曹丕准备三路进攻蜀汉时,东吴的后方却不安定。与此同时,刘备给陆逊的信也透露出他对东吴局势的深刻判断。这封信不仅是对曹军逼近的警告,也是提醒东吴要警惕曹丕的进攻,同时暗示自己并未放弃对东吴的打击。刘备的这一举动,使得孙权和陆逊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的战略布局。在曹丕三路进军的压力下,孙权选择恢复与刘备的联盟关系,暂时缓解与蜀汉之间的矛盾。

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下,诸葛亮并未选择主动出兵东吴,而是依旧保持谨慎态度。或许他知道,虽然东吴的局势似乎对蜀汉有利,但时机尚不成熟。如果刘备没有生病,他或许会选择在东吴后方空虚时发起第二次伐吴。但即便如此,诸葛亮的选择依然是谨慎的,他更倾向于在局势完全明朗之前,不轻易冒险。这种谨慎的战略风格反映了诸葛亮的一贯作风:只有确保万无一失,方才出兵。 刘备与孙权之间的“和解”实际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博弈。它不仅为双方争取了更多的准备时间,也为蜀汉在乱世中的生存争取了机会。尽管外敌环伺,诸葛亮在接掌蜀汉政权后,并未急于出兵,而是依然保持冷静的头脑。这种深思熟虑的态度,使得蜀汉在复杂的局势中能够保住一席之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在东晋十六国历史上,有个叫南燕的王朝。这个南燕也是慕容诸燕之一。如果说前燕是第一燕国,后燕是第二燕国...
“三位一体”战略任务与“两面政... 任超 平郊抗日根据地游击队行军途中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将在北平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根据...
折戟中欧:蒙古帝国第二次入侵匈... 公元13世纪,蒙古帝国的骑兵一度横扫欧亚大陆。特别是在欧洲东部,先后屠戮基辅罗斯、保加尔突厥、波兰和...
开篇暴击:历史哪是讲道理?明明... 开篇暴击:历史哪是讲道理?明明是 “全员疯批” 连续剧 提起历史,你是不是立刻想到教科书里背着手讲道...
原创 他... 张云逸是开国十大将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后享受了元帅待遇,曾是其他九位大将的上级。为什么张云逸能够获得如...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刘邦和朱元璋有个类似之处:那就是都是出自民间,通过农民起义建立新王朝。但是,两者在成为...
原创 资... 傅钟将军是新中国诞生后,中央授予的1614位开国将帅之一,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仅是党内入党最早、...
原创 他... 河南新县是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这个地方培养了许多开国将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许世友。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
原创 回... 在1997年的北京早春时节,一场足以搅动东亚局势的脱逃事件正默默上演。 当年76岁的朝鲜前劳动党书记...
原创 被... 叶利钦给人的印象总是像是一个总是醉醺醺的样子。事实上,他的确非常喜欢喝酒,而俄罗斯的伏特加酒度数高,...
原创 胡... 1950年,在中央举办的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上,毛主席和周总理应邀出席。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各...
原创 姜... 姜子牙封神之前,天上到底有没有天庭?如果有,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解...
原创 盘... 1924年6月,黄埔军校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由孙中山亲自创办。这所军校的...
原创 历... 人们常说,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然而,有些人物尽管最终失败,他们依然会永远留名于历史,依然...
原创 朱... 古代中国社会的性别角色分工深刻影响了女性的地位和行动自由,女性通常难以参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政...
原创 曹... 在古代的典籍中,明朝的思想家李贽(李卓吾)写过一副极为著名的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原创 凤...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古代的谚语,用来形容诸葛亮和庞统的才能,的确再合适不过。遗憾的是,刘...
原创 孙...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民众带来了民主与共和的思想。这场革命的影响...
原创 广... 广东抗日港九大队于1942年2月正式成立。队伍成员包括来自香港和九江的工人、农民以及热血的年轻知识分...
原创 两... 1949年,为了顺利解放上海,我军决定策反蒋军上海防线的关键人物——汤恩伯,以瓦解敌人的防御力量。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