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这四个人,离一统天下只差一步之遥,却偏偏走错了最后一步
迪丽瓦拉
2025-11-11 06:01:59
0

人们常说,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然而,有些人物尽管最终失败,他们依然会永远留名于历史,依然有许多人为他们的命运感到惋惜与叹息。 他们分别是楚霸王项羽、一代枭雄曹操、西汉权臣霍光和农民领袖李自成。 这些人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但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未能走到最后一步。因此,要想成功,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不能有任何差错。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久便去世,太子扶苏被废,秦二世胡亥继位。胡亥执政后,苛捐杂税,民众徭役沉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导致了各地的反秦暴动。 项羽就是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位。在叔父项伯和亚父范增的帮助下,项羽迅速崭露头角,最终被称为西楚霸王。

项羽出身西楚的贵族世家,自小便展现出过人的文韬武略,尤其在军事方面,更是精通兵法,擅长用兵。 最为著名的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几万楚军力战秦军40万,最终大获全胜,这场战役成为了历史上最典型的以少胜多的例子,值得后人学习。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最终却死在了自己的剑下。 当项羽的西楚大军势如破竹时,草根出身的刘邦也在默默积蓄力量。刘邦的才智让范增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范增因此提议项羽在鸿门宴上趁机除掉刘邦,避免未来的威胁。 然而,项羽认为范增过于小心,觉得刘邦不过是草根出身,根本不值得与自己为敌。于是他错过了这个最佳的刺杀时机。 刘邦回去后积极筹谋,最终在楚汉之争中战胜了项羽。项羽因无法面对江东父老的责难,最终选择在乌江自刎。

无数人为项羽洒泪,认为这位一代霸王的结局太过悲惨。那么,项羽的失败到底出在哪里呢? **第一,项羽败在了自己的刚愎自用** 项羽出身贵族,又武艺高强,身边更是人才济济。 正因为如此,他的起义之路一帆风顺,使得他逐渐变得自命不凡。当范增劝他趁刘邦未成气候就除掉他时,项羽认为范增过于小心,觉得刘邦根本不足为惧,错失了最佳时机。

**第二,项羽败在了自己的仁慈** 常有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项羽在鸿门宴时,对刘邦心存仁慈,最终未能果断除掉这个潜在威胁。 他之所以不肯杀刘邦,还因为他与刘邦曾结拜为兄弟,一同推翻秦朝的统治,这种兄弟情谊让项羽难以下手。 **一代枭雄曹操** 提到曹操,很多人会想到他奸诈、狠辣的形象,尤其是他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这让他被视为自私自利的典型。然而,这只是曹操性格中的一面。 曹操实际上也是一位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创立了曹魏政权。

他在诗词中便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在《龟虽寿》中又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些诗句无不体现了曹操的乐观与进取心。 然而,随着年纪渐长,曹操开始变得越来越自负。在一统北方后,他急于南下,但由于曹军并不擅长水战,首战便遭遇了失败。紧接着,曹军又爆发大规模瘟疫,士气低落。

曹操决定将战船用铁锁连接,试图让船只在水上更加稳固。这个策略虽然让船只行驶平稳,却也给了孙刘联军火攻的机会。最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 这一战不仅打破了曹操不败的神话,也让他再也未能南征。最终,曹操未能称帝,只能坐享北方的稳定,直到去世。曹操的儿子曹丕接过汉献帝的禅让,成为魏帝,但曹丕仅在位六年便去世,最终司马懿通过夺权改变了魏国的政权格局。

**曹操败在了哪里呢?** **第一,曹操败在了过于骄傲,轻视对手** 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几乎没有败绩,这让他自认为所向披靡,面对孙刘联军的诈降也未加怀疑,轻视了对手的潜力。

**第二,曹操败在了优柔寡断** 面对早期势弱的刘备,曹操没有果断斩草除根,反而给予了刘备立足之地。最终,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 **一代权臣霍光** 霍光是西汉著名的权臣,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凭借谨慎小心、洞察人心的能力,他在朝堂上稳稳地立足了二十年,深得汉武帝的信任。

当汉武帝重病在床时,召见霍光,并让霍光辅佐年仅8岁的太子登基,即汉昭帝。汉武帝去世后,霍光实际掌控了政权,尽管汉昭帝成年后,霍光依然牢牢掌握政务。 霍光还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汉昭帝,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霍光的政治手腕可谓十分高明,最终享受了天子般的葬礼。

然而,霍光虽权倾朝野,却始终未自立为帝,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霍光的一切权力来源于汉武帝的授予** 霍光深知,自己一切的权力和地位都是汉武帝赋予的,因此,他一直感念汉武帝的恩情,未曾想着自立为帝。

**第二,霍光的权位虽高,但名不正言不顺** 尽管霍光掌握了大权,但他始终是刘氏江山的臣子。若他自立为帝,就会被视为乱臣贼子,众人必定联合起来加以讨伐。霍光非常聪明,他始终为汉武帝守护刘氏江山,而自己则掌控了实权。 **农民领袖李自成** 李自成与朱元璋同为农民出身,不同的是,朱元璋成就了一番伟业,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而李自成却死于清军和吴三桂的联合打击。 李自成生活在明末清初,当时明朝君主昏庸,官员腐败,百姓生活困苦。李自成揭竿而起,加入陕西高迎祥的起义军。八年后,高迎祥去世,李自成继任闯王。 李自成提出的免徭役政策,受到百姓的广泛支持,并迅速推翻了明朝统治,建立了大顺政权,并定都北京。 然而,李自成的失败也很快显现出来。尽管他成功建立了大顺王朝,但在治国方面却毫无头绪。定都北京后,李自成不仅没有提出有效的治国方略,还放纵自己享乐,广纳美女,军队也因缺乏管理而烧杀抢掠。不到四十天,王朝便土崩瓦解,李自成最终被清军击败。 李自成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农民阶层的局限性。缺乏一个坚实的领导核心,未能有效落实均田免粮的政策,也没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1948年11月中旬,西柏坡迎来了一位非常重要的客人。这位客人到底有多重要呢?毛主席亲自去接待他,百...
原创 东... 在东晋十六国历史上,有个叫南燕的王朝。这个南燕也是慕容诸燕之一。如果说前燕是第一燕国,后燕是第二燕国...
“三位一体”战略任务与“两面政... 任超 平郊抗日根据地游击队行军途中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将在北平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根据...
折戟中欧:蒙古帝国第二次入侵匈... 公元13世纪,蒙古帝国的骑兵一度横扫欧亚大陆。特别是在欧洲东部,先后屠戮基辅罗斯、保加尔突厥、波兰和...
开篇暴击:历史哪是讲道理?明明... 开篇暴击:历史哪是讲道理?明明是 “全员疯批” 连续剧 提起历史,你是不是立刻想到教科书里背着手讲道...
原创 他... 张云逸是开国十大将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后享受了元帅待遇,曾是其他九位大将的上级。为什么张云逸能够获得如...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刘邦和朱元璋有个类似之处:那就是都是出自民间,通过农民起义建立新王朝。但是,两者在成为...
原创 资... 傅钟将军是新中国诞生后,中央授予的1614位开国将帅之一,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仅是党内入党最早、...
原创 他... 河南新县是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这个地方培养了许多开国将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许世友。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
原创 回... 在1997年的北京早春时节,一场足以搅动东亚局势的脱逃事件正默默上演。 当年76岁的朝鲜前劳动党书记...
原创 被... 叶利钦给人的印象总是像是一个总是醉醺醺的样子。事实上,他的确非常喜欢喝酒,而俄罗斯的伏特加酒度数高,...
原创 胡... 1950年,在中央举办的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上,毛主席和周总理应邀出席。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各...
原创 姜... 姜子牙封神之前,天上到底有没有天庭?如果有,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解...
原创 盘... 1924年6月,黄埔军校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由孙中山亲自创办。这所军校的...
原创 历... 人们常说,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然而,有些人物尽管最终失败,他们依然会永远留名于历史,依然...
原创 朱... 古代中国社会的性别角色分工深刻影响了女性的地位和行动自由,女性通常难以参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政...
原创 曹... 在古代的典籍中,明朝的思想家李贽(李卓吾)写过一副极为著名的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原创 凤...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古代的谚语,用来形容诸葛亮和庞统的才能,的确再合适不过。遗憾的是,刘...
原创 孙...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民众带来了民主与共和的思想。这场革命的影响...
原创 广... 广东抗日港九大队于1942年2月正式成立。队伍成员包括来自香港和九江的工人、农民以及热血的年轻知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