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13事件后,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忧心忡忡,时常对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的二炮可是个重灾区,我真怕它会出问题。 就在叶剑英为二炮的动荡担忧时,邓小平打来了电话,告诉他:我有一个人选,我认为二炮非他不可! 邓小平推荐的这个人,就是向守志。 其实,像很多人一样,向守志在刚接触导弹时也完全是个新手。向守志的文化水平不算高,1957年,在中央军委的安排下,他进入了一所高等军事院校学习,和杨得志、陈锡联等将军们是同班同学。 大家既是战友,又是同窗,互相鼓励支持。 向守志常常想着:和他们比,我的文化水平算是较低,但也不是最低的。即便我比别人差,还有很多同志在努力学习,我凭什么放弃?我坚信,只要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信念,经过三年的学习,向守志逐渐成长为我军导弹事业的骨干力量。 毕业时,各大军区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然而最终,周总理亲自点名,任命向守志担任西安炮兵技术学院的院长,负责培养更多的尖端武器人才。 1965年,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支持下,第二炮兵领导机关成立,向守志被任命为第二炮兵司令员。然而,这一任命却遭到林彪的反对,导致这件事一度搁置。直到1971年林彪叛逃后,才重新提上了日程。 那时,叶剑英对二炮的局势非常担心,特别是二炮内部的混乱局面。关键时刻,邓小平再次提到了向守志,叶剑英立刻把向守志召入办公室谈话。 向守志同志,军委打算让你继续担任二炮司令员,你有什么意见吗?叶剑英问道。 向守志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切服从组织安排!叶剑英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现在二炮的局势很复杂,内部斗争严重,一次党委扩大会议开了七八个月,大家争吵不断,谁也不服谁,我去也没用,最后还是拍了桌子才散会。 叶剑英叹了口气,显然内心沉重。 实际上,向守志早有耳闻二炮的动荡,没想到事情竟然如此严重。叶剑英接着说:我觉得你来当二炮的军事主管是最合适的,小平同志也特别推荐你,大家都对你很看好。 四个月后,向守志正式调任二炮,担任司令员。 他一到任,就开始在部队进行严格的整顿。在此之前,二炮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向守志从上到下,严格整顿各个部门,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清理。 在向守志的领导下,二炮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7年,向守志被调往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在离开二炮时,他依依不舍地对部队的干部们说:虽然我将离开这里,但我永远怀着深厚的革命情感,感谢曾经和我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二炮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