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阜阳市北城小学的“校史长廊”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面青灰砖墙承载着从宋代书院到现代校园的历史故事,不用门票、不限时间,这所“没有围墙的校史馆”成为了打卡热门地,向整个城市讲述着教育薪火相传的温暖事儿。
走进这面墙,仿佛穿越千年历史。北城小学的墙面上绘制着先贤执卷凝思的壁画,展现了“聚星书院”的琅琅书声与文脉传承。公元1049年,文宗欧阳修在颍州创办西湖书院,清乾隆年间“聚星学舍”应运而生,历经数次变迁,最终在解放后定名为“北城小学”。这段历史不仅是一段教育史,更是无数北城学子心中的精神底色。
为了让这份历史活起来,学校将文物变成了教材。校内东侧,三块清代石碑静静矗立,清晰可辨的字迹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学校对石碑进行了保养,还围绕着石碑建了“校史馆”。如今,这些老石碑不再是“沉默的展品”,而是能够“摸得着”的历史课本,承载着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走进校史文化馆,宛如穿越时空。宋代书院的复原场景、清代的课桌椅、现代校园的老照片一一展现,办学故事一目了然。展柜里的老文献、校友手册和旧教具,仿佛在诉说着北城小学对教育火种的守护。
转身看向南墙,这里是孩子们的“成长画卷”,色彩鲜艳、充满活力。墙面上是孩子们专注学习的模样,操场上追逐风筝的欢笑,诠释着“健康第一,幸福成长”的理念。
阜阳市北城小学的“校史长廊”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也让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