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功劳足够大,自然会有大儒替你辩经。
赵匡胤虽然是欺负孤儿寡母上的位,但他即位后,结束了五代十国近百年的乱世,通过和平方式剥夺了武将兵权,奠定了文官治国的政治基础,功劳不可谓不盛大。
而且赵匡胤篡位后善待了周世宗柴荣的老婆孩子,这也是其他篡位者不能比的。
在历代王朝的篡位者中,只有隋文帝杨坚能够和赵匡胤比肩,其他像王莽、曹丕、司马炎、刘裕、朱温等等,都没有赵匡胤的功绩,他们创建的王朝要么很短命,要么对前朝皇室不怎么客气,杀得血流成河,毫无道德可言。
当一个篡位者既没有盛大功绩,又没有德行可言,那基本上会沦为历史嘲讽的对象。
赵大完美的规避了这些问题。
赵匡胤继位是用和平演变的方式,在陈桥由部将们披上黄袍后即位,没有与京城的皇室血拼,他登基后妥善安置了柴荣的儿子,没有对其斩尽杀绝。
赵匡胤登基后南征北战,先后消灭南方割据军阀,使华夏重新一统,结束了近百年的分裂局面,而赵匡胤大一统也是是历史上第七次大一统。
赵匡胤还通过杯酒释兵权这种文明的方式剥夺了武将兵权,而后推行文官治国,彻底解决了自安史之乱以来两百多年的军阀割据问题,终两宋三百多年,再也没有武将割据的现象。
宋朝的文官治国又为两宋灿烂的文治开辟了道路,宋朝的文治跟盛唐的文治不相上下,催生了一大批卓越文臣,缔造了绚烂的宋文化。
有以上这些功绩,赵匡胤应该算是众多篡位者中名声较好的一个,他和杨坚应该不相上下,杨坚开创的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度、开皇律是开创性的,成为历代遵守的典范,而且他还结束了南北朝近两百年的大乱世。但杨坚的隋朝太短命,二世而亡,两下一找补,杨坚赵匡胤两人半斤对八两。
赵匡胤唯一受到诟病的就是没有把契丹人从燕云十六州中赶出去,导致整个两宋都被异族压着打,弱宋的人设从立国之初就建立了起来,有宋一代都没能突破这个瓶颈,更尴尬的是北宋亡于金人之手,南宋亡于蒙古人之手,北方游牧民族成了大宋王朝心头的噩梦。
但这件事也不能全怪赵匡胤,赵匡胤寿命太短,还没完成这项事业就去世了,他的接班人赵光义想完成大哥未竟的事业,结果却在高粱河被契丹人打的大败,自己空得了一个“高粱河车神”的称号。
历史是世故的,也是势力的,如果你有着超高的功绩,即使你是篡位,历史也会给你美化成千古明君,如果你篡位后没有超高功绩,那历史基本上会把你打入贰臣贼子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