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和英女王:他看着她一步步加冕为王,她破例送他最后一程
迪丽瓦拉
2024-11-24 16:51:02
0

原标题:丘吉尔和英女王:他看着她一步步加冕为王,她破例送他最后一程

1952年,随着乔治六世的离世,英国两个男人的“天”塌了。一位是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另一位则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只不过,这两个男人的理由迥然不同。

菲利普认为妻子从此登上王位,他真实而幸福的婚姻生活消失了。

可对于首相丘吉尔,英国当时危如累卵,新王少不更事,这意味着国家命运的最严峻时刻的到来。

这一年,丘吉尔已经77岁,在他从政的漫长岁月中,已经经历了五位国王的执政。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他的第六任国王,他永远不会想到,这将是一位打破所有国王在位时间,超长待机七十年如一日的王。

在乔克·科尔维尔的日记中,我们看到这样的记录:当获悉乔治六世突然离世的消息之后,他(丘吉尔)竟然意外地泪流满面。

作为丘吉尔的私人秘书,乔克·科尔维尔有一点不懂,见多识广的老首相为何如此悲伤,所以只能安慰他说:“没事的,您会与新女王相处得很好。”

可丘吉尔显然悲伤的不是这件事,他难过地说:“我并不认识她(女王),而且,她还只是个孩子。”

言外之意,她担不动英国当时的国情,英国危险了。

没错,这一年女王只有25岁,虽然之前也曾帮助父亲出席一些活动,但那太小儿科了,相比一个国王之位,显然女王资历太浅。

不过,丘吉尔不是悲观主义者,当他伤心过后,便再次进入工作状态,与新国王成为了英国历史上“忘年交”搭档。

事实上,当年女王年轻上位,说内心不忐忑是假的。

可这种事再怎么害怕也要面对。她很庆幸自己的第一位首相是丘吉尔,因为他不但老谋深算,而且对自己百分百的真诚。于很多事情上,总能给出最真诚的建议。

比如,当时菲利普亲王对于自己孩子的姓氏问题非常纠结,他认为必须要让自己的孩子随自己的姓氏。

这对女王来说是件难以抉择的事,一面是自己娘家,一面是自己深爱的丈夫。

这个时候丘吉尔非常清醒地告诉女王:不能感情用事,政府是不同意女王的孩子们改姓“蒙巴顿”的,这是一件大事。

但菲利普亲王坚持不让步,与女王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丘吉尔却告诉女王,一个国家的王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最终,女王拒绝了亲王的要求,菲利普亲王失望罢手。

就这样,女王处理了成为国王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并于1953年顺利加冕。

虽然后来她照顾丈夫的感受,为孩子们改姓“蒙巴顿·温莎”,却也赢得了民众的认同,觉得女王意志坚定,个性包容。

在女王后来回忆丘吉尔的时候,她甚至讲过自己当时对于这位首相有着惧怕的心理。毕竟,他经历得太多,他的威望远远超过新上任的自己。

可是,很快女王就发现了,这是一位非常有城府,但却真诚的合作伙伴。在很多事情上,丘吉尔总能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她最好的建议。

这让女王感受到了政治场上的“温情”,她从内心是感激这位老首相的。

于是在1953年,加冕不久的女王以丘吉尔对二战胜利功勋卓著的理由,授予其“伦敦公爵”的头衔。

“伦敦”二字虽然简单,但其意义重大,那是英国的“天”。

人们如果还记得,就会理解这两个字的意义:王室已经规定,假如女王有一天去世,对外的密语便是“伦敦桥塌了”

这也就是说,“伦敦”二字代表不只是一个名字,它还是高无可高的国家地位,是所有英国政治家向往不已的荣耀。

可惜,丘吉尔出于私人原因,他最终拒绝了这一授衔。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尽心尽力地扶持了女王这位职场新人。

事实上,以女王的能力,那是有口皆碑的。

虽然她年轻,且经历不多。可一旦拿起权柄,并有人愿意为她指点的时候,她便如同疯长的野草,很快便在政治场上肆意伸展了。

丘吉尔何尝看不出这个事实,当年他万般伤感,认为本就风雨飘摇的英国将会雪上加霜。

但很快他就变了,对女王各种看好,甚至成为了“迷人、聪慧的少妇”。

这是一位老政客的认同,也是一位老人对新人的爱护。

女王与丘吉尔,这对年龄相差悬殊的君臣搭档,竟然在相互接触之后打开了完美、温暖的篇章。这在英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同样在政治场上也不多见。

他们相处融洽,坐下来便能聊到忘记时间。

一个是愿意传授知识的老者,一个是愿意学习的年轻人,很多时候在他们身上找不到君臣的影子,相反友谊的小船越来越大。

可惜的是,年龄不饶人,很少有人能像女王这样在工作岗位上超长发挥。丘吉尔于1955年卧病于床,不得已提出了辞呈。

其实早在递交辞呈之前,丘吉尔与女王进行了长谈。

他深切地表示,按自己的年纪早应该退休了,可是,他记挂着女王刚上任的现实,想要力所能及地帮她一把。但现在,他的身体不再允许自己奔波了,他只能忍痛辞职。

女王内心感激不已,当她接到老首相的辞职信后,亲自去了丘吉尔家:名义上是参加老首相的辞职宴会,实际上则是对这位老朋友的致敬。

不仅如此,女王后来还给丘吉尔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告诉老首相:在她的心目中,丘吉尔是无可替代的,因为您如同我的我父亲一般,以后的任何一位首相都不可能超越。

同时,女王还特别就丘吉尔普给自己的建议而道谢,那是她人生不可多得的经验与成长。

可以看得出来,女王与丘吉尔之间,早就不再是单纯的君臣关系,而是亦师亦友亦亲情的合作关系。

这是一段善缘,丘吉尔自己也不会想到,自己退出政坛十年后,自己亲眼看着成长起来的女王又一次给了他不可超越的荣光:1965年丘吉尔去世,女王打破七十年国王不参加首相葬礼的旧规,亲自送了老首相最后一程。

当时,女王一直目送丘吉尔遗体远去,直到最后一个才离开。这成为了政坛多年无法被打破的温情画面,也成为了人们口中“你看着我成长,我送你最后一程”的君臣佳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权力愿景:古代文明各国利用图像... 2025 年 5 月 15 日 法国的伟大浮雕,描绘了奥古斯都及其家族的寓言。/ 蒙古布列塔尼图...
原创 吴... 标题:吴三桂投降清朝的真相与背后的复杂情感 在历史的长河中,“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诗...
原创 风... 唐玄宗李隆基被视为一位颇具风流韵事的皇帝,统治期间后宫佳丽近四万,可以说是历史上妃子数量最多的帝王之...
原创 历...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历代朝代的更替往往伴随着激烈的血腥冲突和无数的牺牲。许多政权的更替,或是由于外敌的...
为何诸葛亮不废掉刘禅自立,从而... 为何诸葛亮不废掉刘禅自立,从而获得更好的军事条件? 中国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
红色故事绘 | “四史”人物志...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张宏杰:为什么读史使人愚昧? 一 读者请我在书上签名的时候,有些人经常要求我写上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我则往往在后面再加一句,“也...
原创 周... 赤壁之战:真相与误解 赤壁之战已经成为三国历史中最为人熟知的战役之一,常常出现在各种电视剧中。然而,...
原创 历...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有的王朝兵强马壮,文武双全;有的虽短命,却出过几位硬气人物。 但唯独有这...
家族传承的瑰宝:湖北省造光绪元... 在福建厦门市,吴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蕴含深厚历史意蕴的瑰宝——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币。这枚钱币不仅是...
原创 刘...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英雄人物层出不穷,让人难以一一列举。在这段历史中,不仅充满了激荡人心的故事,还有许...
苏联解体后,它的15个加盟国,... 1991年12月25日,苏联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一个超级大国就此解体。15个新独立国家踏上了迥异的...
原创 刘...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群雄并起、鼎立争雄的动荡年代。在东汉末年,汉朝逐渐衰弱,国家的统一形势变得岌...
历史与现实:纵说南斯拉夫 1、种族理念:“颜色越浅越高贵” 我一直心怀狭隘偏见,总担心由于血缘关系,“文明”的美国和它的欧洲亲...
探究武松的酒量:古代英雄与现代... 探究武松的酒量:古代英雄与现代标准的对比 要说中国古典文学里的硬汉,武松绝对算头一号。景阳冈打虎那段...
原创 1... 1953年6月中旬,夏季反击战进入了白热化的第二阶段。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的180师,...
原创 他...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历了数十年的漂泊与艰难,深切体会到官僚政治的阴暗面。正因如此,...
原创 被...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在宫中举行了一场宴会,宴请了当时著名的诗人高启以及新任苏...
原创 戚... 自古以来,帝王多有宠妃,而这些宠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确实可以说皇帝性情浮躁。通常来说,获得皇...
原创 血... 血色牛庄:湘军末路与晚清帝国的最后挽歌 1895年3月4日,辽东半岛的寒风裹挟着硝烟在牛庄街巷间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