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斯大林,大家都知道他是世界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尤其是在上世纪前半叶。他的决策和行动不仅深刻影响了全球格局,在苏联国内的影响更是深远。斯大林在苏联的崛起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时他的一些政策也被认为对苏联后来的困境负有责任。总体来看,他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他执政期间,苏联确实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本文将重点讲述斯大林在1934年的一个重要决策,这个决策至今仍对俄国有益,被认为是俄国保持大国地位的重要保障之一。
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随后成立了苏联。然而,这个新生的政权并没有获得世界的广泛承认,反而面临诸多外部干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十四国干涉战争。因此,苏联成立初期,长期受到外国敌视和封锁,外部环境极其不利于国家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斯大林执政后,决定通过调整外交政策来改变苏联的不利局面。
1933年,苏联与美国正式建交,这标志着西方大国开始承认苏联的存在。彼时的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极高的话语权。苏联与美国建交后,意味着苏联与欧美大国的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然而,真正的外交胜利发生在1934年,当年苏联加入了国际联盟,并成为常任理事国之一。
国际联盟成立于一战之后,其性质类似于今天的联合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尽管美国发起了这一组织,但战后实际上由英国和法国主导,世界上主要国家都加入其中。苏联最初因为西方国家的敌视而未能加入。1934年苏联加入国际联盟并成为常任理事国后,其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相当于在国际上与英国、法国并列,享有与现代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相似的权力。从这一年起,苏联正式确立了作为国际大国的地位。
随后,二战爆发,国际联盟逐渐解散,联合国成立。苏联因在二战中的贡献及国力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这一地位的获得,与苏联早先在国际联盟中的常任理事国身份有密切联系。毕竟,苏联当时已经是世界大国,其历史地位显赫。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原苏联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时至今日,俄罗斯之所以能在国际上保持大国地位,除了自身实力,斯大林当年的外交布局和所奠定的国际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