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年,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军队发动了对西夏的进攻。西夏和蒙古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仇恨或矛盾,蒙古攻打西夏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消灭金国,而西夏与金国是盟友,因此,蒙古采取了先攻击西夏、再集中力量攻打金国的策略。面对蒙古骑兵的猛烈进攻,西夏军队节节败退,许多城市被洗劫一空。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成吉思汗的军队之后不断进攻西夏,直到西夏被彻底从历史上抹去。
第一次攻打西夏之后,两年后,蒙古再次发动了进攻。这一次,西夏再度失败,被迫向蒙古求和,蒙古才暂时撤军。之后,西夏成为了蒙古的属国。但蒙古对待这个属国并不友好,1209年,蒙古再次进攻西夏,并成功占领了高昌回鹘,失去了西夏在河西地区的缓冲地带。这些举动使人觉得,蒙古并没有打算就此罢休。虽然此时蒙古并未完全决定消灭西夏,但在1216年,发生了一件事,使得蒙古对西夏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1216年,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羞辱蒙古使臣一事,决心攻打花剌子模。成吉思汗知道花剌子模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于是希望西夏能与自己联合,共同出兵攻打花剌子模。然而,西夏得知花剌子模强大,并且自己在长期与蒙古和金国作战后,损失严重,因此不愿意成为蒙古的炮灰,拒绝了成吉思汗的要求。西夏虽然拒绝了出兵的请求,但言辞却非常尖刻。西夏皇帝直接嘲笑成吉思汗,说:“如果大汗的军队不能独立击败花剌子模,那么就不应逞强,也不应该发动战争。”虽然蒙古因需要专心攻打花剌子模而没有立刻回应西夏,但这场侮辱最终为西夏带来了灾难。
1217年,成吉思汗结束西征回到蒙古后,开始了对西夏的报复。西夏不仅侮辱了成吉思汗,还在成吉思汗西征期间联合金国在背后对蒙古发动攻击。成吉思汗誓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从1217年开始,直到1227年,经过十年的艰苦战斗,蒙古终于彻底消灭了西夏。蒙古的胜利并不止于摧毁西夏的国家,更重要的是,蒙古几乎抹去了西夏的所有痕迹。蒙古人摧毁了西夏的所有城池,屠杀了大量西夏人,整个西夏的文明几乎消失殆尽。只有少数几个城池幸存下来,西夏的历史和文化几乎被完全抹去。这也是如今西夏遗留下来的资料少之又少的主要原因。
西夏当时敢于嘲笑蒙古,确实显示出一定的勇气。然而,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西夏皇帝却做出了如此轻视的举动,显得尤为昏庸。如果当时西夏能够审时度势,也许能够延续更长一段时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