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女性作为摄政王管理朝政并不罕见,但只有武则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登基称帝的女性。武则天深得朝臣与百姓的认可,这与她的心机与治国手段密切相关。她采取严厉的手段,依靠酷吏来惩治政敌,这种做法虽然与历代推崇的仁政有些偏离,但也为她的统治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在她执政期间,武则天着重寻找有才干的治国能臣,并亲自主持殿试,从全国各地选拔人才。她打破了贵族出身的固有框架,敢于任用那些有才之士。
在武则天的殿试中,姚崇、宋璟等人脱颖而出,并且成为后来的开元盛世的主要功臣。她在任期内共任用了79位宰相,其中有一位就是李昭德,且他是武则天的心腹宠臣。李昭德深得武则天的信任,武则天曾说,正是因为李昭德的支持和分担,她才能安心入睡。李昭德借助着武则天的宠信,操控朝政,成为一位专断的权臣。即使同为宰相的陆元方也不敢对他提出任何异议。
李昭德最为人称道的一项贡献是他打击酷吏,保护忠诚的朝臣。那时侯思止曾意图强娶郡主,但被李昭德讽刺为出身低微,不配与郡主成婚,武则天因此驳回了侯思止的请求。后来,侯思止因私自积蓄被查出,且当时朝廷禁止使用锦缎,李昭德便直接下令将其乱棍打死。侯思止原本是一个卖饼的平民,因揭发叛乱事件被武则天注意。他在担任职务时,曾陷害忠臣,折磨囚犯,李昭德的严惩让他死后被百姓视为不值得同情之人。
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统的皇帝,武则天常常被一些小人迎合,向她呈报各种祥瑞之象。曾有百姓捞起一块石头,上面带有红色斑点,这被认为是对武则天忠心耿耿的象征。李昭德对这种做法深感厌恶,他曾严厉地说道:“难道白色的石头就会造反吗?”然而,李昭德的宰相职位并没有维持很久。李昭德坚定支持李氏家族的血脉称帝,而当武则天在选择继承人时,她在武承嗣与李旦之间摇摆不定。
李昭德力挺李氏,但这让他得罪了武承嗣,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侄子。李昭德偏袒李氏家族过于明显,最终惹怒了武则天。李昭德性格暴躁,常常侮辱同僚,朝中大臣们对他颇为不满,最终联合起来弹劾他。李昭德最终因弹劾而丧命。虽然李昭德的死是由于朝中权力斗争,但百姓对他的评价却不受此影响。李昭德因其打击酷吏的功绩受到百姓的喜爱,听闻他去世后,百姓纷纷为他悲痛流泪。
虽然李昭德深受武则天宠信,且因为过于专横,最终被朝中大臣弹劾致死,但他因打击腐败而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昭德主张李氏继位,但由于武则天的决定,他最终被囚禁。在历史的长河中,李昭德的命运充满了争议,究竟他是忠臣,还是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