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酿酒历史非常悠久,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酿酒时间已经超过4000年。而通过考古学发现的酿酒器皿可以推测,早在6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我国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随着历史的演变,酿酒技艺一直在不同的朝代间传承下来。尤其是在元朝、明朝和清朝,烧锅蒸馏酒的工艺广泛传播,白酒的诞生让中国的酿酒行业迎来了鼎盛时期。那时,除了官方酿酒,许多个人酿酒坊也在各地涌现,酿酒的风潮非常盛行。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规模较大的酒坊被整合为国营酒厂,而小规模的酿酒活动则主要集中在家庭和村庄里,许多人自酿自饮,同时在本地销售。可是,到了现在,这种家庭自酿酒的现象已经被禁止,不仅禁止生产,还禁止饮用。有人不禁要问,古代人们酿酒饮酒已经几千年没有问题,为什么现在却不允许自己酿酒了呢?专家给出了四个原因。
1. 安全问题
如今,酿酒活动必须具备合法的资质,酒厂需要获得相关部门的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这些只有正规的酒厂才有资格办理。而个人的小作坊往往没有这种合法资质,也没有合适的设备,因此在酿酒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去除甲醇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往往会随酒精一起进入成品酒中。甲醇等有害物质超标会严重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这也是政府严禁家庭酿酒的原因之一。
2. 勾兑问题
很多人误以为自酿酒是纯粮酿造的,其实并非如此。几乎所有的自酿酒都涉及勾兑酒精。酒厂的酿酒师曾经做过一项计算:制作一斤白酒需要两斤粮食,酿造酱香型白酒甚至需要五斤高粱,而且还需要经过窖藏等复杂工序。市面上的自酿酒通常价格低廉,每斤几块钱,而这点钱连原材料成本都不足,勾兑酒精往往是为了填补差额,甚至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料。这种酒可能存在潜在的质量问题,因此不建议饮用。
3. 利益问题
虽然在一些自酿酒中,确实有少数使用纯粮食酿造的酒,而且酒品质量也不错,但这些廉价的自酿酒会影响正规酒厂的销售。由于自酿酒没有经过严格的监管和质量把控,正规酒厂无法与之竞争,所以行业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必然会采取措施打压自酿酒作坊。最终,通过出台各种规定来限制自酿酒的发展。
4. 卫生问题
自酿酒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酿酒环境的卫生条件较差。许多自酿酒作坊的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堪忧,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酿酒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这些细菌也可能渗入酒中,影响酒的品质。因此,过去经常有人因饮用自酿酒而出现问题。随着社会对卫生问题的重视,相关部门也开始对这些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自酿酒作坊进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