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兰珠的儿子皇八子没有夭折,大清的皇位几乎可以毫无悬念地传给他。皇太极对海兰珠和皇八子的宠爱程度,与顺治帝对董鄂妃和皇四子的宠爱不相上下。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皇八子时,皇太极异常高兴,他不仅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还发布了清朝的第一道大赦令。而在皇八子还未满月时,皇太极便已打算将皇位传给他。
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深沉,类似于顺治帝对董鄂妃的痴情。海兰珠去世后,皇太极这个一生征战沙场的帝王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可以说,海兰珠去世后,他的心情极度低落,郁郁寡欢,直至两年后去世。如果皇八子没有夭折,皇太极必然会将皇位传给他。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皇太极对海兰珠宠爱异常。1634年,科尔沁部的首领带领庞大的使团来到了盛京,表面上是为了走亲戚,实际上却是在寻求与后金的联姻。在这之前,科尔沁部已经将两位美女送入后宫,但这些女子都未能为皇太极生下皇子。为了保持科尔沁部与后金之间的良好关系,科尔沁部决定再次选派美女与皇太极联姻。当时,皇太极见到其中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立刻对她一见钟情。这位女子便是海兰珠,她被迎娶入宫。 海兰珠当时已26岁,虽然这个年纪如今看来并不算大,但在当时,她已经被视为大龄剩女,甚至有传闻说她结过一次婚,但丈夫去世后,她成为了寡妇。海兰珠是科尔沁和后金联姻的重要桥梁,虽然她是二婚,但这并未影响她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海兰珠在入宫后得到了皇太极的宠爱,皇太极对她的钟爱远超过了其他妻妾。就像唐玄宗娶杨贵妃后宠爱她一样,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超越了对其他女子的所有。 其次,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体现在具体的举措上。首先,在崇德元年,皇太极即位后册封了后宫嫔妃,海兰珠被册封为关雎宫宸妃,位居第二,仅次于她的姑姑哲哲。与之相比,布木布泰,即海兰珠的妹妹,虽然已经嫁给皇太极十多年,但仅被封为庄妃,排在最末。海兰珠的封号宸妃代表着极受皇帝宠爱,而她居住的关雎宫这个名字也有着深厚的寓意,出自《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象征着男子对心爱女子的深情。 再者,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皇八子时,皇太极的宠爱达到了顶峰。1637年8月,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了皇八子,皇太极为此大喜过望,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并发布了清朝的第一道大赦令。这道诏令规定,除了十恶不赦的罪犯外,其他所有罪犯都可以免除惩罚。皇八子出生后,皇太极暗示要立他为皇位继承人,虽然他已经有了七个儿子,但皇八子的出生和皇太极的宠爱无疑使他成为了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候选人。如果皇八子没有早逝,基于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深厚感情,皇八子几乎注定会继承皇位。皇太极对海兰珠和皇八子的宠爱,展现了他对于这个儿子的期待。 其次,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爱,展现了他对美人的深情。作为清朝的开国皇帝,皇太极年轻时随努尔哈赤征战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继位后,继续推行改革,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但在松锦战役时,皇太极面对着生死存亡的重大决战,却因为听到海兰珠病重的消息,慌忙中放下大军,赶回盛京,只为见她最后一面。遗憾的是,当他赶到时,海兰珠已经去世。皇太极深受打击,连续几天不吃不喝,痛苦至极,最终因悲伤过度去世。 皇太极为海兰珠举行的葬礼堪比国葬,他亲自为海兰珠撰写了祭文,并亲自宣读,祭文中充满了对海兰珠的深切怀念。在海兰珠的葬礼期间,皇太极严令所有文武大臣不得举行娱乐活动,否则严惩不贷。即便如此,仍有大臣未遵从,皇太极得知后怒不可遏,严惩了这些人。海兰珠的去世,使得皇太极心情极度低落,陷入了长时间的痛苦之中,最终两年后去世。 皇太极虽然一生征战沙场,视江山为重,但他在面对海兰珠的去世时,却毫不犹豫地将个人感情置于江山之上。在松锦之战的关键时刻,他选择离开战场,只为见海兰珠最后一面。海兰珠去世后,皇太极彻底陷入了无尽的悲伤,这一切的情感投入,说明如果皇八子没有夭折,皇太极无疑会将皇位传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