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让尉迟恭做女婿,尉迟恭却吓得半死,他在害怕什么?
迪丽瓦拉
2024-11-25 13:45:11
0

原标题:李世民让尉迟恭做女婿,尉迟恭却吓得半死,他在害怕什么?

礼记曾云:“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隋末之时,天下动荡,无数豪杰或割据一方或投效明主,皆有一统天下的壮志。而这其中以李渊父子为首的唐军,在战乱中脱颖而出,最终建立唐朝。

大唐之所以得以建立,并开创数百年的大唐盛世,这与隋末唐初一众武将的浴血奋战是密不可分的。而在这些熠熠生辉的将星之中,尉迟恭是其中较为耀眼的一颗。

尉迟恭为大唐建立立下不世功勋,李世民对这些武将也毫不含糊,决定将尉迟恭招为女婿。本来是无比开心、荣幸的大好事,为何尉迟恭却惊出一身冷汗?这其中有什么隐秘呢?

尉迟恭本名叫尉迟融,原为隋朝官员,后随刘武周起兵,成为乱世豪杰的一员。曾与当时还是敌人的唐军作战,大败唐军,勇猛异常。不过后来归顺唐朝,改名尉迟恭,成为唐军中战功赫赫的一员猛将。

在一些民间神话、演义中,尉迟恭为一手持铁鞭的黑脸大将形象,与秦琼同为后世门神之一。而历史上的尉迟恭也确实无愧于猛将之名,为大唐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在尉迟恭刚刚投降唐军的时候,尉迟恭作为一名武力超群,还曾经大败诸多唐军将领的猛将,自然受到了严格的看管,但后来李世民看中了尉迟恭的实力,不仅释放还赏赐了许多财宝。

就在释放尉迟恭的当天,他和李世民在附近打猎,却不料遭遇敌军主力。尉迟恭没有忘记李世民力排众议释放自己的恩情,保护着李世民在乱战中左突右出,终于杀出重围。

不仅如此,尉迟恭还带领着赶来的援军,大败敌军俘虏数千人。这也让李世民终于相信自己,当初没有斩杀尉迟恭,而是将其释放的判断是正确的选择。此后对其恩赐也是越来越多了。

李世民曾称赞尉迟恭说:“如果我俩手持武器,联手抗敌,那我们就没有人可以抵挡。”足可见李世民对于尉迟恭的实力的肯定,以及对于他本人的认可。

尉迟恭为李世民所立下的功劳,远不止这一次“单骑救主”这么简单。说到唐初时期,自然躲不过那场改变许多人命运的“玄武门之变”,而尉迟恭当然也在这场变革中大显身手。

唐朝建立后,面对一边是身为长子却不学无术的太子李建成,另一边是战功赫赫的二儿子“天策上将”李世民。这不仅让李渊头疼,也让两个儿子之间的隔阂日渐加深,欲杀之而后快。

李世民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将计就计,派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一举击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等人。而尉迟恭在这场变革之中,并没有像秦琼一样中立,反而在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俗话说得好“欲使其灭亡,必使其疯狂。”

尉迟恭立下如此多的战功,地位与权力也越来越大,开始居功自傲、目空一切,时常揭露同僚的过失,得罪了很多人。

就在这期间一场宫廷宴会的举行,彻底让尉迟恭的傲慢与嚣张爆发了。在这场宴会中,尉迟恭无意间发现在他上首位坐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让尉迟恭如何能够忍受?

于是他借着酒劲,大声地斥责那个人说到:“我征战沙场立下多少功劳?你又是谁?就能坐在我的前面?”

借着醉意尉迟恭还将宴会大闹一番,打伤了不少人,宴会一时间非常尴尬。

李世民面对这种情况再也不能忍受尉迟恭的傲慢,他对尉迟恭说:“我常常为那些前朝的君王总是将跟随自己的功臣屠戮殆尽的行为感到惋惜,所以我总是包容你们这些功臣的行为。”

“但是现在我改变想法了”李世民生气地对尉迟恭说,“只有赏罚分明,才是治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啊”。

他还警告尉迟恭说:“如果再这么嚣张下去,不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话,那被剁为肉酱的韩信、彭越就是你的下场!”

尉迟恭听了之后,如梦初醒,从此闭门不出远离朝堂。

李世民觉得仅仅是一次警告,恐怕难以让尉迟恭真正的明白过来其中的道理。于是他决定再试探一次,看尉迟恭是不是真的变得收敛,明白事理了。

于是李世民将尉迟恭找来,认为尉迟恭的发妻亡故多年,决定将其女儿也就是大唐公主赐给尉迟恭做妻子。

不想尉迟恭一听不仅没有丝毫开心,反而吓得冷汗直流感觉就要大难临头了。

因为尉迟恭知道,李世民并不是真正想要将女儿嫁给他,而是在用这天大的荣耀和地位来试探他。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不再去想那些不属于他的权力和地位,是不是不再嚣张跋扈。

于是尉迟恭婉言拒绝了李世民的好意,表示不能因为现在有了地位,就忘记了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发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因为如果他真的答应此事,李世民可能就会因此认为,尉迟恭并没有悔过自新的意思,那等待尉迟恭很可能就是死路一条。

经过这次敲打之后,尉迟恭变得更加谨小慎微,再也不过问朝堂之事了。

李世民也终于信任尉迟恭,再也没有试探过他。尉迟恭因此得以安享晚年,并在去世之后仍能获得良好的待遇。

古人曾经告诫我们,真正有德行的君子是不会夸耀自己的功劳和做过的功绩的,但真正做到这点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有多少的文臣武将就是因此而落得一个悲惨结局。

尉迟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证明了,“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是多么的有道理,如果尉迟恭接受了李世民的赐婚,那最后绝不是天上掉馅饼,终有一日尉迟恭会大祸临头。

在日常生活中,恃才傲物的人不会有好的结果。最后一定会栽一个大跟头,人际关系也不会很好。只有谨小慎微,不因功劳就沾沾自喜的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也能获得更好的人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告密,向来见不得光。此举虽不犯法理,却难免与私德挂钩。 小说《三国演义》中,便有层出不穷的“告密事件...
原创 原... 我们都知道古人成婚早,十几岁的年龄可能早就已经为人妇为人母了,而在我们现在这个年龄也只不过是个学生而...
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以弱胜强,... 嘿,各位历史迷们!今天咱要走进一位超牛的人物——周武王姬发的传奇人生。这姬发啊,那可是西周王朝的开国...
原创 《... 《潜伏》这部电视剧的主线是以上世纪40年代为背景,在解放战争前后,一些英勇的逆行者勇敢潜伏在国民党内...
原创 战... ?导语:战国七雄,合纵连横都有哪些方法?合纵连横,远交近攻,联姻质子,军事威慑。楚国把太子抵押 战国...
原创 原... 相信大家关于明朝的历史,最多从影视作品中见过最多的就是明朝的东厂和锦衣卫两者对峙争斗。大多数影视作品...
原创 原... 清朝历史上获得皇帝恩宠的宫女有不少,但是最终能够生下皇子当皇帝的宫女却只有两位,一位就是康熙后宫当中...
原创 最...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约为39岁。在医疗条件极度落后的古代,这个平均寿命已经算不错了。...
原创 假... 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莫过于太平天国起义了。说到太平天国不得不说洪秀全。洪秀全是南方人,出...
原创 八... 在我军军史上,曾有很多朝鲜籍同志加入过我军,比如四野就曾有3个师就全是朝鲜籍同志,东北抗联也有很多朝...
白水县:文化“寻保传”,检察力...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3月11日,陕西省白水县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韩欣,县文化和...
原创 原... 在中国历史上,少有比唐太宗李世民更复杂的帝王。历代宫闱之内,众皇子对皇位的争夺多是波折诡诈,但像李世...
原创 古...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古至今,中国人向来注重血脉的延续,讲究一个香火传承。而结婚,也正是人...
日本的“灭顶”之灾,富士山已满...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之一。 1707年,日本富士山东南侧的宝永山大喷发,导致江户地区的经济陷入瘫痪,也...
原创 吕... 尽管战场中种种因素的存在无法借此印证一抔人战斗力的高低,但我认为公平局,重点是像马超单挑许褚应该说是...
原创 薄... 1867年深秋的南京城,两封加急奏折在军机处案头相遇。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门生沈葆桢,竟绕过湘军统帅...
原创 历...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诗句作为千古名句能一直流传到今天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纵观历...
原创 满... 公元1644年,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清政权趁中原内乱之际,在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带领下从山海关杀...
原创 北... 北宋时期是一个文化精神发展最巅峰的时代,纵观整个宋朝时期兴起了酒文化,也诞生了很多精美的酒盏,所以在...
诸葛亮年仅27岁,又没有什么经... 201年,也就是建安六年,曹操带兵去打刘备,刘备没办法,只好去找刘表。刘表很给面子,亲自跑到城外去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