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北魏重骑兵,刘裕以步兵对之,以少胜多,创了战争上的奇迹
迪丽瓦拉
2024-11-29 22:21:45
0

原标题:面对北魏重骑兵,刘裕以步兵对之,以少胜多,创了战争上的奇迹

古代战争中,军队往往是要讲究阵型的。古代军队中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农民,并不属于职业军人,因此这些士兵的素质相对较差一些,很容易就溃散,这就需要阵型来发挥作用。一旦阵型被对方攻破,那么阵中的这些士兵就会逃走,这场战争就输定。古人很早就创造出不少的阵型,在《孙膑兵法》中就已经对当时的各种主流阵型有过一个明确的交代,之后军队打仗大都按照这些阵型来布置。

后来也出现一些军事天才,他们靠自己的才能发明出新的阵型,在南北朝的时候,就出现一位这样的杰出军事天才,此人就是刘裕。他也是汉室后裔,出道时间比较晚,可他却有着非常好的军事天赋,加入北府军之后,他很快就成为军队里面的柱石。刘裕后来取得了军队的指挥权,他也成为东晋当时最大的军阀,后来他为了要实现自己篡位当皇帝的野心,他主动带兵北伐,以此提高自己的政治资本。当时北方的局势非常混乱,燕,秦这些国家先后崛起,北魏的实力也非常强大,刘裕他面对的敌人非常的强。

可他北伐之后连续取得很多的胜利,收复北方大部分的领土。历史上王朝北伐都是非常困难的,但刘裕能够取得胜利,主要得利于他在北伐的过程中发明了一个却月阵,利用这个阵型,他在北方用少数的军队,成功就抵御住北魏数万的精锐骑兵。骑兵在当时威力非常强,冲击起来无法阻挡,北魏是少数民族组建的政权,他们的骑兵攻击力非常强,当时马镫已经发明出来,因此北魏军队所使用的骑兵大部分都是重甲精骑,刘裕所带的很多军队都是南方的士兵,他们想要与北方的骑兵对抗,在陆地上是有着绝对的劣势。

却月阵给北魏骑兵带来非常大的伤亡,北魏围攻刘裕部队很长时间,始终没有办法突破他的防线,刘裕是如何抵挡住这些疯狂地骑兵的?

这个阵型是单纯由步兵组成的阵型,步兵在面对骑兵的时候本身就有劣势,很难发挥出什么作用,但却月阵却能做到以步克骑,真的出乎意料。刘裕是什么时候创造的这个阵型,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

但在义熙五年,刘裕北伐南燕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采用多军种协同作战,而却月阵的精髓就是多兵种的协同作战。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刘裕用“却月阵”,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实际上却月阵本身就是利用水陆两军协同合作组成的一个阵型,想要用好却月阵,必须要取得水路控制权,通过史书的一些描述,我们大致可以还原出却月阵的一些样子,他们的军队是背面靠河,外部用战车围成一个弧形,步兵在里面来负责防守。

刘裕非常重视水军的发展,而当时的北魏根本没有什么水军,毕竟他们生活在北方,又是游牧民族,估计也很难接触到水域,北魏的军队是不会水战。而刘裕的水军当时控制住河流,因此在却月阵启动的时候,他们的水军可以不断来给陆地上的士兵提供军械以及粮草人员的补充。要是无法得到补充,这个阵型再强,也经不起北魏军队这么源源不断消耗,水军的优势是他们能击败北魏军队的关键。

还有一点,刘裕在选择战场的时候,也是有着严格要求的,他不仅要防止敌军切断自己水陆的联系,还要防止敌军从侧面迂回包抄,因此却月阵是不能摆在平原开阔地的,很多时候都是要利用地面的高度来保障自己的侧翼。这也是后来却月阵失传的主要因素,这种阵型与当初韩信的背水一战也是非常相似,这两种战法都没有传下来,是因为对于地形的要求太高,偶然因素还是非常大的。陆地上的士兵真正与敌人交手的面相对少一些,不会被包围,也不会被敌人从后方偷袭,大家反正也没有退路,士兵就可以正面放开了打。

除了水军与地形的优势外,还有一个要素,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那就是战车。骑兵能够有巨大的冲击力,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战马在奔跑的过程中,能产生巨大的动能,全副武装的骑兵冲击起来,任何的防御都没有办法挡住。但要是能让骑兵停止冲锋,他们就完全成为活靶子,战车是阻挡他们冲击的一个好方法,刘裕他们的军队在南方,没有什么战马,为了能弥补这个不足,当然是要更多去利用战车步兵来配合。

根据史书记载,刘裕在对抗南燕骑兵的时候就已经采用战车与步兵的配合,刘裕在看到南燕精骑后,即令诸军步行,以“车四千两,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车悉张幔,御者执槊,又以轻骑为游军。军令严肃,行伍齐整。他也把这种打法用到却月阵里面,这个阵型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外部的防御层,这层防御是不能被打破的,否则一切就都完蛋,晋军利用战场构筑外部的防线,刘裕对这也进行重点的布置,他们还拥有长槊这些对付骑兵非常有效的武器,在战车的掩护下,可用这些长兵器来击杀对方的骑兵。

北魏骑兵在接近却月阵的时候,不得不主动降慢自己的速度,而却月阵的外围是一个弧形构造,这就能分散对方的冲击力。靠着这些阵型,晋军以少胜多,并且还是以步兵对骑兵。总得来看,却月阵应该是古代不同军种配合的巅峰,古人很少会用不同兵种来配合作战,这就需要有默契才行。而晋军无论是装备还是兵种都要比北魏军队更加全面一些,刘裕发明的这个阵型非常的先进和强悍,可以说非常克制北魏骑兵,这也能体现出刘裕杰出的军事才华,可惜的是他在后来为了皇位放弃北伐,失去统一全国的好机会。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故... 北京最著名的建筑物无疑是故宫。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游客,几乎每个人都想去故宫亲眼见识它的雄伟和壮丽...
原创 他... 1940年初,琼崖地区的抗日战争形势异常严峻,琼崖特委紧急向延安请求支援,希望能派遣有军事指挥经验的...
原创 李... 毛主席一生非常喜爱抽烟,几乎到了无法戒除的地步。恰巧李先念也有抽烟的习惯,两人因此在这个话题上有着很...
原创 诸... 看完《三国演义》之后,很多人对诸葛亮临终时为何坚持要除掉魏延感到疑惑。魏延如此出色,为何诸葛亮不愿意...
首次集中出现 西安发现25座战... 张家坡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张家坡村东,东距浐河约1.2千米,西距韩森寨战国秦陵约2....
原创 福... 历史就像一层迷雾,笼罩着许多无法解开的谜团,一直在挑战着我们对过去的认知。我们通常通过史书来获取历史...
原创 2... 时至今日,任何关于苏联的讨论,几乎都能揭示出参与讨论者的年龄。毕竟,苏联的解体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
原创 西... 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向川南地区推进。当部队接近川、云、贵三省交界时,几名衣衫褴褛的农民忽然出现在...
原创 魏... 魏武侯为何亲手拆散三晋联盟? 如果说魏武侯的一生中,夺取楚国的大梁是他攻战事业的巅峰,那么与赵国的交...
原创 清... 1922年,在东京郊外的一座老洋房里,38个身穿洋装的年轻人整齐地排成两排,低着头,听着管家读父亲写...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心密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写下...
原创 郑... 郑和的七次下西洋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明朝开国皇帝朱棣在位时虽然让国家享有了万国来朝的美誉,但实际上,这...
原创 说... 我们知道,在《说唐》中提到“隋唐十八条好汉”,在《兴唐传》里有“隋唐十六杰”,而在评书《隋唐演义》中...
【三国冰河时代】平民 怎么拿核... 核心结论:武将获取需结合自身氪度选对渠道,零氪 / 微氪靠免费 + 精准囤货,中氪重氪聚焦高性价比渠...
原创 封... 《封神演义》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其中九尾狐妲己作为重要人物之一,在商朝灭亡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
原创 此... 中国古代刑法种类繁多,其中有许多酷刑不仅残忍,而且让人无法想象。像凌迟、五马分尸、炮烙等刑罚,因其血...
原创 多... 在大清朝,长期以来一直忌讳提到“辅政大臣”这个词。这是因为在清朝建国初期,有一位名叫多尔衮的人,他以...
原创 古...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朝廷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机制。它为广大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并且贯穿了中国...
原创 古...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变化。这不仅仅适用于历史...
原创 赵... 公元191年的幽州大地,寒风刺骨,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气息。年轻的赵云站在公孙瓒的军营中,目光坚定且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