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当中,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特别“神似”的人,比如在街道上偶尔遇到一个女生,眼神和身材特别像是初恋女友,但是仔细一看却又并非一人。这样的场景,常常使人在尴尬的同时又久久失神,乃至于情绪上数天不能够平复。不过,一般而言,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心智不是特别成熟的年轻人身上。
久经风霜的成年人一般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不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的事情有时候也会超出人们的想象。比如在公元678年的唐朝就曾经因为“认错人”而发生了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吐蕃王活捉一名唐朝大将,准备杀死他时多看了一眼,突然伏地大哭,还差点叫了一声“爸爸”。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这个朝代自从建立起就一直面临着各种外部敌人的威胁,但是唐朝以自己独特的尚武精神横扫了一切敌人吗,突厥、回鹘、以及草原上其他的什么庞大势力,都不是唐朝的一合之敌。真正让唐朝感到严重威胁的势力,在唐朝的200多年历史当中只有一个,那就是“吐蕃”。
我们现在的历史书上记载唐与吐蕃的关系一般都会说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这两个人,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吐蕃不好对付,只好用和亲的办办法来笼络他们。吐蕃距离唐朝的都城不远,地域广大,而且在地势上占据优势,所以唐朝一直在与吐蕃的战争当中不能取得完全的胜利,甚至安史之乱还被吐蕃攻破了长安。
因此,吐蕃与唐朝的战争时有发生。677年的时候,吐蕃主动进攻唐朝的凉州。第二年,唐军与吐蕃在青海大非川大战,唐军被吐蕃人打败,附近的唐军将领李敬玄却畏敌不敢出兵,导致唐军大将王孝杰被吐蕃人活捉。吐蕃人其实还是很喜欢唐朝人的,不仅仅吐蕃人喜欢,其他国家的人都喜欢唐朝人,因为能够招降一个唐朝人,意味着巨大的财富和智慧。
所以吐蕃人按例让说客对王孝杰“洗脑”了一番,不过,没什么用。大唐的子民觉得:在大唐做鬼也比在番邦做人要强,他们是为自己的大唐身份所自豪的,所以也不会轻易的向番邦投降。所以,吐蕃人就很抱歉了,准备按照惯例将王孝杰斩首示众,刽子手将这名唐朝大将拖到了刑场上。
巧合的是,这个时候吐蕃的吐蕃赞普赤都松赞,也就是吐蕃王看到了王孝杰,他突然觉得这个人身影好生熟悉,就叫住刽子手,把王孝杰披散的头发揭开,仔细打量王孝杰的模样,好一会儿,忍不住伏地大哭起来。这下吐蕃人都很纳闷:4大王见了个唐朝的败军之将哭什么呢?
这时吐蕃王才说出了缘由:“他长得像我爸爸!”因为这个原因,吐蕃王赦免了王孝杰,并且再次请求他归附吐蕃,并且愿意赐予他很高的爵位和奖赏,与他共享吐蕃的天下,王孝杰死都不怕,当然不怕别人叫他“爸爸”了,仍然还是拒绝了吐蕃王的劝降。不过,这次他是礼貌地拒绝,毕竟“礼尚往来”嘛。
吐蕃王还是不肯放弃,又留了王孝杰在吐蕃居住了很长时间,才最终被吐蕃王放回了唐朝。这时候王孝杰作为一个败军之将,而且在敌国受到了这种优待,回国可能是要遭受处罚的,乃至于被按军法斩首示众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怀着对故国的思念,对大唐的忠心,王孝杰还是历经坎坷回到了大唐。《新唐书》上这样写道:
“孝杰以副总管战大非川,为虏执,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故不死,归之。”
这个故事在史书上记载着,应该所言非虚。而且后来王孝杰又成为攻击吐蕃的主将,替大唐大败吐蕃,所以也不存在投降一说——最后王孝杰还是为大唐战死在了与契丹作战的战场上,所以王孝杰的忠心是不用怀疑的。
那么,为什么吐蕃王会突然把王孝杰认作自己的父亲呢?真如他自己所说的,是因为王孝杰长得像他父亲吗?未必,历史上没有记载王孝杰的出生年份,只知道他死于697年,而且是战死的,应该是50-60岁,而且他第一次与吐蕃作战时还只是个副总管,可见年纪轻、资历低。他被俘的那一年是678年,他最少也就是31岁。
而赤都松赞出生于670年,678年他才8岁,考虑到古人15岁左右结婚的情况,王孝杰又饱经战场风霜,他的模样看起来应该跟赤都松赞的爷爷辈差不多了,为啥赤都松赞会把他认作他的父亲呢?可见其中必有蹊跷。我们百度一下赤都松赞就会发现,他是一个幼年即位的吐蕃王,并且有噶尔氏专权的问题。
8岁的吐蕃王,会不会是想借着找个“像自己父亲”的人来帮助自己对付唐朝呢?或者想借用王孝杰背后的唐朝来对付自己的政敌呢?这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