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提交的追封生母策划案被驳回,她却把乾隆的方案当自己的功劳
迪丽瓦拉
2025-06-10 02:32:13
0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如懿传》里,如懿是一个很喜欢偷功的人。

比如,从冷宫出来的时候,明明是惢心做了靴子送给凌云彻,但大如在送靴子的时候,却提都没提惢心,导致凌云彻一直以为这是大如给他的定情信物。

直到东窗事发,大如才甩锅说这靴子是已出嫁的惢心做的,甩锅甩得那叫一个丝滑。

类似的事件还有乾隆的追封生母事件。

这件事看似由如懿而起,但实际上,如懿只是给皇帝出了个难题,真正解决问题的是皇帝本人,如懿却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

其实对比一下如懿提出的方案和乾隆最终采用的方案,就知道,虽然在这部剧里,编剧刻意抹黑乾隆,把他塑造成一个懦弱无能,全靠讨好后宫嫔妃来维护前朝稳定的弱鸡。

但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还是比如懿聪慧了100倍。

先来看看如懿是怎么建议的。

因为知道自己要提的事不合时宜,甚至可能会激怒皇帝,她先要求一块“免死金牌”,希望不论自己提出的要求多么不知天高地厚,皇帝都得答应他。

然后,又绕了个大圈子,说先帝去世后,不管是留在紫禁城还是在行宫的嫔妃,都得到了悉心照顾,但那些去世的就没人管了,希望皇帝能够给那些没有名分的人加以追封。

皇帝问她指的是什么人,她才图穷匕见,说出了李金桂的名字。

可以这么看,“追封生母”是如懿觉得自己体察了甲方乾隆的需求,提出的一个策划方案。

作为甲方,乾隆对这个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提出了质疑。

首先,李金桂只是被临幸过的宫女,从来没有名分,根本算不得嫔妃,有什么理由追封?

大如的回答是:李氏对社稷的功劳,皇上心里一清二楚。

意思就是,她是你的亲妈,你装什么装。

可能预判到甲方会问,有功的人多了,能赏得过来吗?

大如表示,对大清有功的人很多,也不用一一褒扬。

她的方案是:只追封李金桂一人,而且不仅要封为太贵人,还要迁入先帝妃陵。

皇帝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追封李金桂,太后生气怎么办?

如懿并没有给出万一太后生气了,该如何应对的方案。

而是一厢情愿地表示:只是封太嫔和太贵人,名分又不高,太后不会在意的。

不是,你是太后肚子里的蛔虫吗?怎么就认定她不在意?

皇帝继续提出疑问:如果这样,会让人揣测我跟她的关系,怎么办?

如懿依旧没有任何解决方案,复读机一般重申,只是封太嫔和太贵人而已。

封的位分低就不会引起流言了?先帝的宫女那么多,就单单追封一个李金桂,别说是什么太嫔太贵人了,你就是封个太答应,太常在也很引人遐思好吗?

如懿主打一个已读乱回,答非所问。

其实这个时候,如懿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方案漏洞百出,但她那个榆木脑袋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案,于是开始给甲方上道德绑架。

虽然我这个方案不好,但是我知道甲方你心里苦,我只是希望让你舒坦一点。

如果你不觉得舒坦,那肯定是你没有体会我的良苦用心,是你的问题。

甲方发怒后,她又搬出为了保全她牺牲自己的姑母,卖惨说,不希望李金桂跟她的姑母一样。

说得我都要信了。

那到底是谁姑母刚死就迫不及待地卖家族求荣,为了舔太后,连父母给起的名字都不要了。

真不知道哪里来的脸提姑母。

总结一下如懿的方案吧。

平白无故,从先帝的N多个宫女中,挑出一个李金桂,追封一个不太高的位分,比如太嫔或者太贵人,迁入先帝陵寝。

至于太后会不会生气,前朝后宫乃至全国上下是否会因此怀疑皇帝的身世?

或许,应该,大概,不会吧。

就说,如果你是甲方乾隆,确实有心追封生母,看到这样一个荒谬的提案,你能不生气吗?

嬛嬛对此有锐评:娴妃失宠多半是因为提了追封的事,却不想皇帝最要脸面,哪肯承认这样的丑事。

可见,太后都比如懿了解她的少年郎。

有心追封,但如懿的方案不通。

公司里养了这么多人,最后还得皇帝自己熬夜做方案,想想都觉得渣龙好惨。

至于,为啥说渣龙的方案比如懿的好100倍呢?

只要看他是否解决了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就知道了。

皇帝先表示要对太后尽孝,增加了寿康宫的太妃太嫔们的月银份例,然后才是追封先帝已故的嫔妃。

也不是单单只追封李金桂一人,而是凡是在圆明园和热河行宫伺候过先帝的女子,但凡是过世了的,一律追封为太嫔,迁入泰陵。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太后当然知道皇帝这么做是为了李金桂,但她也很清楚,皇帝不敢名正言顺地提起自己的身世,所以才扯上了所有先帝的嫔妃。

太后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好处,当然乐得成全。

如果皇帝不是把封赏的面扯得这么广,而是像如懿提出的那样,不必一一封赏,只赏一个李金桂,那太后恐怕就不会同意了。

同理,因为皇帝追封的面积太广,李金桂混在其中并不打眼,天下人只会觉得皇帝孝顺先帝而已,不会产生过多的联想。

皇帝自己心中的那一点孝心也得到了成全,这样才算是两全其美。

比对如懿的单封李金桂和乾隆的广施恩泽,不说皇帝的格局高出许多,最起码不会给人留下话柄,还能赢得好名声。

其实,乾隆的方案很聪慧吗?也没有,这样类似事件,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可以参考的先例,唯独如懿这个饱读诗书的才女想不出来。

只能说,咱们大如是个笨蛋才女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流传度极广,这也就导致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刘备、关羽以及张飞这三兄弟的感情至深...
原创 历... 前言 在中国历史的画卷中,有一场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那就是土木堡之变。这场变局不仅导致了大明王朝由全...
原创 杨...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为了博得杨贵妃一笑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当人们都在为他们的爱情...
原创 原...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朱老总亲切接见了空军代表。在和一位志愿军空军二级战斗英雄见面...
原创 他... 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清朝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朝代;在清朝各皇帝中,康熙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擒鳌拜、平三...
原创 纣... 闻太师远征北海十五年,班师凯旋,直抵朝歌城下。纣王摊上大事儿了,因为他刚刚逼死了比干,王叔的灵柩就停...
原创 韩... 1948年,在美国文化的影响下,“脱亚入西”论风靡韩国,而要做到脱亚,汉字就成为首当其冲的对象。 ...
原创 原...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今河北省定兴县)人。逖(读如替)本意是远,稚本意是晚熟的稻谷。祖逖名字即大器晚...
“非洲巨人”何以难挡数千叛军?... 当地时间8日,东非共同体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联合举行领导人峰会,讨论刚果(金)...
原创 美... 历史第一大阳谋,应该就是推恩令,很多人说这个阳谋无解,其实也不尽然。 推恩令是可以解的,行动上比较难...
原创 北... 宋太祖赵匡胤的孝章皇后,忠武节度使宋偓之女。宋偓是后唐明帝李存勖外孙,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驸马。 宋太宗...
原创 朱...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具有很大争议的帝王,他由一草根阶层,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最后建立了大...
原创 为... 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逐步改革开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究中国近现代发展史的热潮 这其中有一个...
原创 最... 标题:最聪明的一个皇帝,壮年时就因畏惧势力退位,成史上活最久的太上皇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皇帝的...
原创 原... 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世界经典奇闻原创首发,欢迎关注转发,每天带给你不一样...
原创 如... 华佗作为留名千年的神医,直到现在还被我们视作救命神医,常常用“华佗在世”来夸赞医生们圣手解病痛。 在...
原创 原... 中国宋朝的历史,是一个文化与艺术繁荣发展的美好时代,有豪放派的苏东坡,有婉约派的李清照,还有其他一些...
原创 关... 无论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小说里,似乎并不缺少力大无穷的奇人异士,特别是在古代,武将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所向...
原创 许... 满清帝国的格局中,满洲八旗是战斗单位,人民和军事合二为一,最上面则是唯一的君主,依仗武力的优势,成为...
原创 原... 如果说起李治,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都是昏庸、无能等字眼。因为李治的一生都在被人控制,一生都如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