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逐步改革开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究中国近现代发展史的热潮
这其中有一个很火的研究方向,那就是:
1、中国为何在18、19世纪工业革命期间掉队?
2、中国在近代为何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
3、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个问题引起最热烈讨论的并非是在国内,而是在外国
当时英国著名的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这人后来成为了中国的中科院外籍院士)就提出:
“中国在古代人类文明史有辉煌的技术和艺术,但却在人类的近代文明史期间贡献乏术,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憾事”
李约瑟将自己对中国的观察和研究写成了一本书,叫《中国科学技术史》,详细介绍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你可别觉得这是一本黑中国的历史书,这本书我也有。这本书的出版商是中国科学出版社,它可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是有官方认可背景的
所以一时间“中国为什么在近代科学方面落后?”“中国的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发展起来?”等等一系列问题被提了出来。
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将这一系列问题,统称为——李约瑟之谜。
这个问题成为了人类文明史学界的一门显学,每年全世界还有很多有关“李约瑟之谜”的学术论文发表
mr深虽是没有能力、没有水平来论述什么“李约瑟之谜”的,但基于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我还是可以从一些历史不被人所注意的角落里,找到一些只鳞片羽的历史故事,来作为对“李约瑟之谜”的,非常浅层次的剖析
这个角落,就是清代的“西医污名化运动”
什么是“西医污名化运动”?
1580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顺便将欧洲的西医带入了中国。
原本期待着西医在中国生根发芽演化成为中国的现代医学,却因为一场“中西礼仪之争”戛然而止
在那次科普里,mr深水提到了一个名词——
清朝教案。
就是西方的这帮传教士到中国传教,因信仰、习俗、价值观等冲突,而与中国底层老百姓(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底层老百姓)引发的一系列冲突
后来的天津教案、济南教案、巨野教案等,甚至义和团运动的源头都是由此而来
虽然这些教案的本质是信仰、习俗和价值观冲突,但引发教案的导火索,却无一例外都指向了同一个对象——西方医学
这是怎么回事?
清代欧洲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为了吸引教民皈依,最常见的手法一是做慈善,就是帮你打个官司啦、施舍个粥啦等等
另一种方法,就是看病
中世纪的欧洲,当医生的基本都是教会的僧侣,所以这帮来中国传教的传教士,除了会传教以外,都多多少少会一些医术,利玛窦就是典型嘛
所以他们为了吸引老百姓信教,在宣教的同时也开展一些免费医疗工作
这对于穷苦的底层老百姓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一时间靠着慈善和看病,教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还搞得风风火火
西医看病,和中医看病,那完全是两个套路
而当时中国的老百姓,对西医看病的讨论是完全蒙圈儿。那些我们今天看起来稀松平常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在那个年代的人看来,如同地球联合舰队面对三体水滴时那样的不可理解
可惜那个年代没有丁仪。
对于看不懂、看不惯的事情,当时的国人是怎么做的呢?
答案:搞臭它
当时中国民间拉帮结派可没有什么微信群,信息的传播靠的是一种叫
“揭帖”
的大字报
老百姓把西医形容得无比邪恶,然后印刷成揭帖,贴得到处都是,然后鼓动大家去教堂闹事
mr深水曾经找到过一本叫《反洋教书文揭帖选》的书,这里面记载了清代同治年间民间传播的大量揭帖内容,这里面对当时的教会和西医做了大量抹黑操作
揭帖里怎么说教会和西医的呢?
教会让老百姓喝下迷药,诱使老百姓入教;教会的教士用迷药QJ妇女;教会的“育婴堂”拐骗婴儿,挖婴儿的眼睛,刨开婴儿的肚子,还吸食婴儿的脑髓;教会借看病为由,挖病人的心脏炼丹药。
你要觉得这些就够恶毒了,那还有更恶毒的,就是义和团
当时山东的义和团冲击教堂之前发了很多揭帖,说洋人喜欢用妇女的阴毛织毯子,叫“万女旄”;洋人用“孽术”配药,孩童喝了以后就变聋变哑,然后开膛破肚用于“配药点银”之用,等等举不胜举。
那你说老百姓这么闹,官府什么态度?
官府的嘴脸比猪还难看
各地官府对教会是否有这些行为并不关心,他们只希望大家平平安安不要出事即可
但教民冲突愈演愈烈,官府不能说自己老百姓的不是,所以但凡有教案发生,官府第一个态度就是封锁消息,极力打压,息事宁人
老百姓看到官府这么个嘴脸,自然有恃无恐,所以对教会和西医的污名化运动愈发激烈
结果就是到了清朝中期整个中国底层社会对西方先进文化、技术和医学全面的抵制
那个号称“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写过一本叫《海国图志》的书。要知道魏源已经算是清中期开眼看世界且对外来事物最为开放包容的社会精英了,但他在自己的《海国图志》里对西医的描述,依然是“奇技淫巧”,完全看不上,甚至认为是异邦人的“妖术”
在《海国图志》里,魏源甚至将西医的解剖学与
“采生折割”
划等号
“采生折割”是什么?那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极其反人类的巫术,就是摘人眼球、挖人心脏后作法。魏源认为这和西医的解剖是一个路数
所以在清中期,中国从底层老百姓到社会精英,弥漫着这种对西医的“污名化”
恶之花,一定会结出恶之果
1552年,葡萄牙传教士阿尔梅达来到日本传教,并为日本带来了西医
日本的丰后国国主大友晴英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了西医的落地,随后西医在日本逐步本土化,演化成为具有鲜明日本特色的南蛮流医学、和红毛流医学等,并最终演变进化成为了“日本的现代医学”
随后,在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废止汉方医(中医)的合法执业资质,确立以西医(现代医学)为主体的国家医疗体系
50年后,日本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54岁,比同时期的中国高了17岁。
可阿尔梅达将西医带到日本的时间,仅仅比利玛窦早了不到30年
西医在中国的污名化运动,直接导致了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被日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对西医污名化的开始,最终导致的是中国的现代医疗事业发展受挫,这朵污名化的“恶之花”,结出的必然是中国人健康受损的“恶之果”
那这个恶之果仅仅是医学领域的吗?
之前说过的“李约瑟之谜”,我们不能简单地以“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愚昧”、“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保守”来一笔带过,这种解释未免太粗糙
难道同时代的日本人就不愚昧保守?
这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中国人面对认知的拓展、对于新事物的态度是怎样的。
如果我们坚持认为,用时间积淀的东西一定是最优秀的、是完美的,是不容置疑的
那所有一切新鲜事物都一定会站在我们认知的对立面,成为“奇技淫巧”
我们一定会用各种污名化的手段,来解释那些我们看不懂也看不惯的东西
我们认为《黄帝内经》已经解读了人体和自然的一切,那盖伦的维萨里的《解剖学》自然就成了“奇技淫巧”,那些与《黄帝内经》所产生的的矛盾与冲突,自然就成了我们污名化的对象
我们会说洛克菲勒阴谋用西医灭绝中医
我们会说卫健委用西医管中医是限制中医
我们会说西医赚钱多,中医赚钱少,所以中医不发展
我们会说西医是一种“无效的医疗”,你看某某某写的书
……
这与两百年前那帮无知的暴民满街刷大字报的行为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好在这个社会的主流并非是由这些人主导,所以我们才可以放心地享受现代医疗带给我们的高品质生活。
“李约瑟之谜”也许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答案,我们不会知道到底是什么问题才导致了中国人在近代工业革命的缺席问题。
但好在我们今天知道如何让中国避免进入另一个“李约瑟之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