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大阳谋,应该就是推恩令,很多人说这个阳谋无解,其实也不尽然。
推恩令是可以解的,行动上比较难一点,但是在道义上又很简单,只要诸侯王反过来就行,以其之道还施彼身。
皇帝下诏书说要诸侯王把领土分给几个儿子,那诸侯王可以上表称谢,感谢皇恩浩荡,然后要求皇帝也按照推恩令的搞法,把国家分给几个儿子。
汉景帝有14个儿子,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只是排行老十,如果按照推恩令那种搞法,等汉武帝继位的时候朝廷地盘就只有关中地区了,如此一来,谁笑到最后还不好说。
你要削我的藩,你先自己践行这套理论。
如果汉景帝不同意这个方案,那吴王刘濞也可以不同意推恩令,吴王完全可以用“上不行下不效”的理由拒绝,大家就这么僵持。
对朝廷来说,诸侯王不奉诏,这就是反叛,汉景帝可以派兵过去平叛。可是,在道义上,也不一定能完全得到当时朝廷各地的支持。
就算是获得了内部一些强硬派的支持,大家投票,少数服从多数,派出了平叛军队,那首先应该攻击谁呢?
是势力最强大的吴国,还是其他势力小一点的?
?如果先攻击小国,短时间拿下还好。一旦久攻不下,那就大大挫伤汉军的士气,此时吴楚联军再出击,就会势如破竹,汉景帝都要被拉下马。
?如果先攻击楚国吴国,吴王和楚王完全可以把汉军放进吴楚的领地打,让汉军的补给线变长,一旦有人从后方切断补给,整个汉军就完蛋了。后来七王之乱,周亚夫平叛的办法就是坚壁清野,断吴楚联军的粮道。
在历史上,吴王也有参考的典型案例,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
智瑶找韩赵魏三家要地,打的旗号是要壮大晋国的力量,因为当时晋国王室衰微,在诸侯争霸中处于下风。智瑶让每家都给晋国国君领地和人口,壮大王室,这个理由很正当,就算大家知道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那没办法拒绝,拒绝了就是反叛。
韩国和魏国同意了,赵国不同意,于是智瑶带着韩魏去攻打赵襄子,最后赵襄子在晋阳守城一年半,反击杀死智瑶,随后就三家瓜分了智瑶的领地。
吴王也可以按此办理,放汉军进楚国甚至吴国领地,然后以逸待劳,在吴国坚壁清野,坚守一段时间,等待汉军疲惫之后再出击,一举击溃汉军。
一旦汉军溃败的消息传到长安,那汉廷就会大乱,能不能组织起二次进攻就不好说了。
吴王错就错在不该主动出击,跑那么远想去击溃汉军。一旦吴王被击溃,其他诸侯王就没有主心骨,会做鸟兽散。如果当时的战场不是在雒阳,而是在彭城,甚至是广陵,
在河网密布的江南,汉军的骑兵和战车都发挥不了作用
,最后结果会怎么样呢?
其实这个设想在当时就有案例可循,南越国赵佗是吴王可以借鉴的对象。
在汉初,汉朝对南越国一直没有办法,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被征服。如果吴王也是自守,最后汉廷是不是也要等到武帝时期再去讨伐?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这句话就八个字,但是完全可以概括斗争的胜利之道。
关键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知己知彼。
从公元前195年被封为吴王,到公元前154年反叛,刘濞在吴国经营了41年,如此之长的时间,并不能说没有足够的准备,相反,从后来吴楚联军出击的力度来看,应该是准备了多年才对。
如果是两三年间仓促组建的乌合之众,那攻击梁王和周亚夫的汉军就不会那么犀利。
现在,全世界有一个最大的阳谋,就是美联储加息收割全世界。
这么多年,各国都已经习惯了美元在世界的地位,美国人用自己的货币政策,去影响全世界的经济周期,继而每隔一些年就收割一轮,让全世界深受美国之害,这就好像皇帝下诏书要定期征粮一样。
现在,我们不想交粮了。
我们没有享受到美国提供的权益,为何要承担巨大的义务呢?明显就是权益和义务不对等。
美国自然不同意,想对我们玩“削藩”,不允许有如此强大的中国存在,搞供应链脱钩,对我们封锁部分高科技,瓦解我们的全产业链体系。
这个阳谋,看似很厉害,其实破绽百出。
?首先,美国无法点对点收割。
美国人搞金融收割世界,如果我们以此反对美国,就会获得世界很多国家的支持,特别是大一点的发展中国家,比如俄罗斯,沙特,巴西,南非这种。
那美国如何来消弭其他国家的怨气呢?
削藩不可能只是削老吴他那一个国家,同样,美元收割游戏也不可能是定点收割我们一家。当年吴王可以搞出七国之乱,我们也可以搞出七十国讨伐美国。
相比于其他国家,我们是最能顶的,其他国家反倒是一定会在我们之前趴下。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去美元化的动力比我们更强烈。
马上要开金砖国家峰会了,这次会议肯定是要扩容
,只是数量还不确定是多少,不过肯定不止两三个。
现在推动金砖国家扩容最积极的还不是我们,而是巴西,俄罗斯,沙特,南非这些有一定实力又不甘心被收割的国家。
那么,美国如何说服其他国家相信美国只想收割我们,而对其他国家秋毫无犯呢?
?
其次,美国要不要从城里攻出来?
吴王刘濞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出兵,把自己的补给线拉长,去别人的地盘上决战,这不是好主意。当时的主战场雒阳就在汉军腹地,远离吴楚两国。
周亚夫搞的就是坚壁清野,让吴楚联军没有办法就地获得有效补给,迫于无奈,要分出很多军队保障后勤粮草辎重的安全,这都是分散兵力,弱化自己的做法。
美国要攻打我们,来到我们的领地,我们是以逸待劳,挖好沟壑堡垒等着他们来,美国劳师远征,真到了我们营前,还有多大的战斗力?
美国要把我们优势的电子领域打掉,于是花很多钱去扶持它自己的产业,这不就是来我们的地盘决战吗?
不但是电子,还想补贴新能源替代我们,还想扶持印度等国家抢我们供应链。
美国创建的很多产业都是要从零开始,比如说稀土的提炼,美国要重新建立这个产业,需要巨大的投入,时间周期也长,这不就相当于把自己的补给线拉长吗?
这些哪一个不需要大量资源做支撑?美国财政部的银行卡在燃烧。
截止到周日上午,美国国债规模已经达到32.7万亿美元,印钞机都要被烧坏。
如果当年吴国把汉军放进去打,汉军从长安千里迢迢跑到江淮地区,这需要多大的物资补给能力,汉朝大司农估计都要辞职不干,因为干不来。
现在美国深入我们的产业链,要对我们进行打击,美国财政部部长那把椅子也烫屁股了。
攻出来是需要巨大资源保障能力的,美国现在还有没有这个实力?
?再次,一旦久攻不下,反被劫了后路,就会全军崩溃。
袁绍久攻不下,被曹操劫了粮道,全军崩溃,官渡之战,一战就确定河北之主。
美国人攻击了我们电子产业好几年了,如果久攻不下,一旦我们把14nm大规模量产,那整个西方的相关产业都要崩盘。单单靠着高端芯片是没有办法分摊成本的。
全世界76%的芯片产能都是在14nm以上成熟制程领域,真到7nm,5nm这些高精度的芯片,占产能比例不到三分之一。
如果把半导体当成美国反攻的军队,那这就是一支很耗钱的军队。所有的这些钱,都需要美国财政部源源不断地去补贴,一旦停止了补贴,那成本的差距就会让美国企业坚持不下去。
新能源也是如此,新材料,新一代信息通讯等等诸多领域都是如此。
一旦美债暴雷,就意味着美国财政部无法继续供应资金,美国前线很多产业都面临断粮的困境
。很多工厂都会面临当年苏联解体前的状况:昨天还是热火朝天的工厂,一夕之间就人去楼空,因为工厂的资金流断了。
所以说,美国用金融手段收割世界的这个阳谋,以前之所以能成功,只是因为美国和其他国家实力相差比较大。现在不同,中国的制造业早就超过美国了,美国要再收割,就要问我们答不答应。
古代打仗,一旦前线溃败,后军没有中流砥柱的话,就会一溃到底。
关键还是要实力够强才行。
其实,不但“推恩令”可以解,“围魏救赵”也可以解。
END
往期文章
主攻“美债”,其余的都是佯攻
请
关注
并
点赞+在看
。你的每一次点赞都是我创作路上的动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