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1954年9月,朱老总笑着接见的空军代表,后来怎么样了?
迪丽瓦拉
2025-08-21 04:34:16
0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朱老总亲切接见了空军代表。在和一位志愿军空军二级战斗英雄见面时,朱老总笑着同他握手,并对他给予了高度赞扬。这位二级战斗英雄是谁?他有着什么样的辉煌战绩?后来怎么样了呢?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朱老总身着戎装,乘坐敞篷车检阅了部队。在分列式开始后,空军受阅飞机飞抵天安门上空,接受了朱老总的检阅。开国大典盛大结束后,朱老总宴请了受阅的海陆空军部队代表,他特别走到几位受阅飞行员身边说:

“我们的空军要大发展,你们是空军的‘种子’,将来大有作为。……从今天起,我才真正是陆海空三军总司令了!”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迎风招展的红旗被英勇的解放军将士,插到南京国民党总统府上。就在这一天,华东军区海军成立,张爱萍担任了司令员兼任政委,后来这一天也被成为新中国海军诞生日。

而人民空军诞生的时间,相较于人民海军,还要晚上几个月。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宣告正式成立,这一天也被称作新中国空军诞生日。在开国大典当天,参加阅兵式的飞机其实只有17架,因为有9架战斗机飞得快,因此飞了两遍,被认为是26架。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人民空军初创时,遇到的困难有多大。但是,在空军指战员们的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让人民空军迅速走向强大。

从1949年10月25日开始,刘亚楼担任空军司令员,空军的建设就迅速开展起来。来自于陆军各部队的精干力量被选拔出来,去往东北地区的老航校进行系统化飞行训练,他们就是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

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不仅要求思想过硬,而且大多都是各部队的战斗英雄们。而今天咱们要说的主人公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4年9月,朱德总司令亲自接见他,并对他给予赞赏。

就是这样一位历经百战,在战火中锤炼出来的空军勇将,最初也是一个没有接触过飞机的“门外汉”。后来,这位陆战英雄克服重重困难,驾驶飞机翱翔天空,在抗美援朝战场再立新功。

他名叫郑长华,先后荣获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亲自击落敌机两架,率领全团荣获过集体二等功。他是志愿军空军的“空军优秀指战员”,荣获过“一级国旗勋章”和“二级自由独立勋章”,身上满是沉甸甸的荣誉。

郑长华,1926年5月出生在安徽五河。在抗日烽火中,1941年,年仅15岁的郑长华就参加了新四军,担任了部队文化教员。因为表现出色,1943年,17岁的郑长华被部队选派到抗大学习。

后来,郑长华从抗大以优异成绩毕业,担任了新四军淮北七分区某部连支部书记。1946年,20岁的郑长华进入华东军政大学学习,后来被分配到皮定均第一旅,开始担任工兵连副指导员、炮兵营副教导员等职务。

1947年5月,21岁的郑长华跟随华东野战军,参加了围歼整编74师的战斗,决胜孟良崮。此后,郑长华又跟随部队参加了临汾战役、太原战役,均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了战斗英雄。在贺龙司令员一声令下,郑长华跟随第18兵团挺进大西南,参加了剿匪战斗。

可以看到,郑长华文化素养较高,多从事部队政治工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子,而且军事才能出众。因此1950年,空军从各部队选拔人民空军飞行员时,郑长华被部队推选出来,赶赴位于锦州的空军第三航校学习飞行技术。

对于一个飞行技术的“门外汉”,郑长华只能从头摸索飞行技术,对于当时学习飞行的情形,郑长华曾有过回忆:

“我们中国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初建时,人员都是从陆军挑选的。大家在战斗机上飞行的时间都不是很长,有些是几十个小时,最多的100多个小时,训练的飞行科目也比较简单,更别说空战的实践经验。”

就是在这种情形下,26岁的郑长华于1952年以空12师34团团长的身份,率部开赴朝鲜前线。志愿军空军战士们大多空战经验较少,面对参加过二战,有着几千小时飞行战斗经验的美军飞机,展开了浴血的空战。

当时,志愿军空军飞机没有美军飞机航程远、高度高、载弹量多,就在这种武器装备差距下,空34团还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在一年多的抗美援朝空战中,郑长华所部击落敌机37架、击伤敌机9架,荣获了全团集体二等功。

在空战中,郑长华亲自驾驶飞机,击落敌机2架,荣获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被志愿军空军评为“空军优秀指战员”。后来,这位空军名将被授予了“一级国旗勋章”和“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3年6月,空军授予郑长华“一等功臣”和“二级战斗英雄”的称号。郑长华作为一位空军名将,他到了晚年从不提及自己在战场上的辉煌战绩,反而常常提及两次空战失败的经历。根据老英雄回忆,他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两次“走麦城”。他回忆道:

一次是在1952年8月6日,6架敌机飞到熙川上空,妄图发起侦察和轰炸。面对这群危害志愿军将士的“飞贼”,郑长华命令34团16架飞机升空,同“飞贼”展开战斗。郑长华也亲自驾驶飞机升空了,高度渐渐接近敌机,郑长华第一个带头冲向敌机。

可是因为没有僚机掩护,敌机迅速击中火力,将郑长华驾驶的飞机击落了。郑长华跳伞,最终获救。第二次是在1952年9月,美军对志愿军后勤运输线展开了狂轰乱炸,发起残酷的“绞杀战”,前线将士们的物资运输几乎被切断了。

郑长华看着前线将士们,只能靠吃一把炒面,喝一口河水,坚持在前线作战,恨透了这伙“飞贼”。一天,敌人再次飞临我交通运输线上空,妄图对志愿军后勤运输线发动轰炸。郑长华随即亲自带领16架飞机升空,他亲自带领僚机冲在前面,结果再次被敌机击中。

后来,他跳了伞,被朝鲜人民救了下来。后来,郑长华在部队展开了总结会,面对战士们真挚的批评,他全部接受了下来。后来,郑长华多次提及这两次“失败”,既是对牺牲在空战中的战友们的缅怀,也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如果一个人只能看到自己的辉煌,那就只能沾沾自喜,不能再取得长足的进步。而一个人能够看到自己的问题,吸取教训,才能不被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取得更好的进步。郑长华就是如此,不提自己的卓越功勋,却常提两次“走麦城”。

1954年9月15日,郑长华作为空军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会议期间,郑长华这位空军战斗英雄,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对他给予高度赞扬。

1955年,国家委派29岁的郑长华,去往苏联莫斯科红旗学院学习。对于当时的郑长华来说,在苏联学习第一个要克服的困难,就是听不懂俄语。没有办法,听不懂就白天学习,晚上接着补课。

在突破了语言关后,凭借刻苦的学习,到1959年郑长华毕业时,全部科目都及格了,而且战术指挥课还拿到了五分满分的成绩。1955年,人民解放军开始授衔,周总理在访苏期间,亲自给在苏留学的军官们授予了军衔。

而郑长华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被授予了中校军衔,由周总理亲自给他们授衔。郑长华后来回忆授衔那一刻,说:“由周总理给授衔,更加感到荣光……”因为如果在国内,只有将官才有资格被周总理授衔,郑长华算是沾了在外留学的光。

1959年,郑长华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归国担任了师长的职务。从1965年开始,他历任空四军副军长、军长等职务,为保卫祖国空域、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1983年9月,身为武汉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的郑长华,在57岁的年纪正式离休。

1988年7月,郑长华荣获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17年9月,这位为国奋战一生的老英雄,在武汉逝世,走过了他辉煌的一生,享年91岁。

如今的空12师,还挂着老英雄的巨幅照片,在他的母校第三航校,他的铜像岿然屹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长... 较之于战乱不已的北方,南方的形势相对稳定。我们把时钟拨回八王之乱的后期,眼看着北方形势日益紊乱,出身...
原创 原... “蓝玉案”是指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策划了一起震惊朝野的株连杀戮功臣的重大历史事件...
原创 香...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了。 历经一百多年风雨沧桑,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华儿女、海内外炎...
原创 元... 【前言】 朱元璋自乞丐起家,终登皇位,一统中原,使百姓摆脱元朝剥削压迫,重获安宁生活。 朱元璋灭元后...
原创 吕... 文|小小书郎 自古以来能够使用方天画戟的人都非等闲之辈,像是吕布,像是薛仁贵,像是《水浒传》中的方杰...
原创 原...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今天我和大家探讨一下关羽走麦城的故事,以及如果刘封等人来支援,关羽会不会失败...
原创 二... 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大西南成为决定性的战略任务。毛泽东深谋远虑,选择了贺龙参与解放大西南的战争,这个...
原创 韩... 1963年,韩国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数万人受灾,给民生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然而...
原创 四... 正所谓“乱世出枭雄”,民国时期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军阀,其势力之大可以用“小皇帝”来形容。大家都知道民国...
原创 长...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大多认为,蜀汉的主要武将是“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但是...
原创 造... 明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尤其是明中叶以后,私家园林臻于兴盛。按照常理来说,建造园林是文人...
原创 如... ?19世纪法国地理论学家在法国北部发现了一枚古代人类的头骨,这些头骨上有三个规则的圆洞,随后又在欧洲...
原创 沈... 沈万三家的家产是明朝的100倍,6000亿人民币当今社会排第几呢? 沈万三(有说生于1296年,另有...
原创 韩... 韩信,人称兵仙,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汉高祖刘邦都表示:“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原创 元...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元朝覆灭的时刻承载着无数英雄的壮丽征程。然而,1388年的一场胜利背后,隐藏着...
原创 原... 台参制度是宋朝特有的部分官员拜谒御史台相关官员的一种礼仪制度,该制度诞生于宋初,发展于宋中后期,其发...
原创 关... 前言 他为何不救二叔于危难? 219年冬,蜀汉大都督关羽在襄樊城破,为东吴大都督陆逊所败。关羽仓皇突...
原创 看... 刘协,东汉最后一代皇帝,史称汉献帝。汉灵帝次子,兄少帝被董卓废黜后即位。190年董卓迁都长安时被迫跟...
原创 二...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巴尔干半岛一直是世界关注的中心,而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德国更是把巴尔干半岛...
原创 项... 如果要说到楚汉之争,相信至今还有不少的人为项羽的结局而感到惋惜。其实当初项羽只要乘船渡江就可以保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