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文帝进京只有八人,为什么他没被架空?他是如何立即掌权的?
迪丽瓦拉
2025-06-19 20:02:03
0

提及汉文帝,大多数人都感觉他的继位之路风平浪静。但实则不然——其实汉文帝刘恒坐上象征权力、地位的宝座的过程,同样是凶险万分,只是很少有人知道。

毕竟汉文帝的生母薄氏本是魏王妃子,后来被汉高祖刘邦宠幸生下刘恒,也就是汉文帝。

在刘恒上位前,他只是一个小藩王。在汉高祖驾崩后,刘恒与母亲薄氏前往封地代地,小心翼翼避开宫廷中的尔虞我诈,一直不像能成为最终党争的“胜利者”。

一、吕氏之患

年幼的汉惠帝驾崩后,朝堂内很快掀起腥风血雨。

在吕后的推波助澜下,西汉先后有两位少帝被拥立,但这两位少帝手中没有实权,都是吕后干政的幌子,毋庸置疑吕后也是第一位能临朝执政的女性统治者。

随着吕后手中权力越来越大,吕氏一族在朝中势力也不断壮大,形成了与原有权臣集团对立的吕氏集团。一时间,汉朝几乎成为吕氏天下。

而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权臣们想要看到的。

于是吕后逝世,权臣们便开始展开行动——先是身居京城外的齐哀王刘襄起兵,号召诸侯王一起将诸吕除尽,之后在京城内的齐哀王弟弟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也密谋将诸吕除掉,立齐哀王为皇帝。

权臣们也没闲着,派郦寄去“诈骗”吕禄。

他表示:吕后、高祖一起平定天下有很大功劳,于是刘氏封了九个王,而吕氏也封了三个王,这些决策也得到各个诸侯王的认可,如今只要你肯交出将相大权,就能让吕氏之王免受其他诸侯王和大臣们的猜忌,伺机而动的齐王也会将齐兵收回,吕氏诸王的藩位也能传于后世。

听到只要交出将相之权,就能保吕氏后世高枕无忧,吕禄心动了,也没多想,就打答应了郦寄,于是军权就很容易过渡到权臣集团手里。

而有了军权,权臣们平定“诸吕之乱”的道路则更加通畅,最终权臣集团和刘章一起联合对诸吕发起进攻,这场“诸吕之乱”最终以吕产、吕禄被诛杀告终。

二、汉文帝的谨慎与权臣集团的焦虑

平定“诸吕之乱”后,陈平、周勃成掌控朝政、兵权的实权人物。

只是对诸吕势力的打压,并没有减轻权臣们心中忧虑,他们更担心少帝的存在会让他们失去权力与利益,所以想办法废除少帝则是权臣们新的当务之急。

但“臣废君”这件事,显然有些以下犯上,于是他们便想了个“妙计”,声明:少帝和他的兄弟并不是汉惠帝子嗣。而这个办法也很奏效,少帝很快就权臣们赶下龙椅。

皇位空着也不行,权臣们必须尽快物色下一任皇帝,这个新皇帝必须不会威胁到权臣们的切身利益。之前起兵的齐哀王显然不满足这个条件,淮南王也因为其家人不善而被排除在外。

最后,代地谨言慎行、品行良善的代王刘恒被权臣们看上,权臣们相信“仁孝宽厚”的刘恒上位,他们的地位、人身安全都能得到保障。

同时,刘恒母亲薄氏一族亦品性谨良,不会重蹈吕后那样的覆辙,于是刘恒便被权臣集团拥护为下一位皇帝。

“天降大任”的代王刘恒得知这一消息后,并没有显得过于激动,在代地执政了十余年的经验让刘恒对待此事万分谨慎。

——加上京城的大臣们,一开始是召他进京,而不是迎他进京,更让他感觉微妙。

两者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召”字显然彰显着权臣集团高高在上的姿态,要是这时刘恒进京,他当上皇帝后必然也会被权臣集团力压一头,手中实权想必也没多少。

深谙官场之道的刘恒,自然十分清楚其中道理,于是果断拒绝权臣们“召令”,这也是刘恒在登基后没被架空的一个重要原因。

后来权臣们无奈,也开始放低姿态,并派周勃、陈平等人迎接代王,刘恒这才重视起来。

不过“要不要进京”这件事,刘恒还是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先召集代臣们商讨,大家都认为:对于那些“习兵事、多诈谋”的权臣,应该保持“称疾毋往,静观其变”的态度。

但是宋昌却表态:权臣集团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目的也有限度,只是想要保全自身利益,对刘氏江山“是否要改姓”这件事并不太在意,因此他极力劝刘恒进京。

进京有利有弊,这让刘恒依旧摇摆不定,于是刘恒去请自己的母亲薄氏来做决定,只是依旧没有下定决心。无奈之下,他只能祈求上天,开始占卜,最终算出一个吉卦,相信占卜人说的“天王即天子”之说。

有心理支持,刘恒便派薄昭前往京城查探局势,薄昭进京后会见周勃等人,周勃表示:迎代王进京实为昭言。权臣集团深知必须早点解决该事,于是被迫和代王进行平等对话,达成协议。

三、看似顺利,但险象叠生的登基之路

薄昭带着这些成果回到代地,让刘恒打消疑虑,决定入京。但刘恒进京只带了宋昌、张武等七人,加上他自己也只有八人,因此一路上依旧格外谨慎。

刘恒从代地出发后,行至高陵进行休整,同时派宋昌前往长安探查权臣集团的态度是否有所转变?少帝和保皇集团对此事又是何种态度?同时也能防止出现“臣未迎君”这样尴尬的事情......

等宋昌到渭桥时发现:丞相以下的大臣们都在此处迎接,这则表明一切顺利。刘恒听到后,立即疾驰到渭桥和各方势力会见。而双方相见后互相施礼,都表现出友好、和谐的态度。

——有意思的是,周勃当时想要和刘恒私下见面,但被宋昌以“王者不受私”为由拒绝,周勃这才当众将天子玺符交给刘恒。

实际上周勃想私下和他见面,是为私下将天子玺符交给刘恒,让他和权臣集团完全绑定在一起,共同承担责任。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会让刘恒在登基后处于被动地位。

刘恒拒绝私下见面,其实也避免了后续被架空。

随后,刘恒和众人来到代邸。在这里,各势力均表示:希望刘恒能够继位。

不过刘恒也没有立即答应,而是等到各方都再三表明态度后,才以“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辞”为由,表示愿意,这杜绝后续诸大臣用“诸侯王称帝”的借口将自身变成“傀儡”的隐患。

一切准备就绪后,刘恒还需进入皇宫才能正式称帝。而在进宫之前,还需要将和少帝相关人员的事务清除,让剩下的人都知道马上要有新皇帝了——这件重要的事,由刘兴、夏侯婴和宦者张泽等人去完成。

但奇怪的是,刘恒坐着天子座驾进宫时却一度被拦下来。

这是由于权臣集团在认识到刘恒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拿捏后,想警告刘恒,让他站在与自身同一个阵营,防止刘恒后来打压自身。

但在刘恒进宫当夜,便立即让自己的心腹掌握了京城军事力量,防止其他势力利用军权要挟,同时下诏对“诸吕事件”定性,认可权臣集团的作用,安抚他们,稳定各方势力,最后铲除惠帝一系,避免诸吕事件翻案,给各方带来威胁。

这些操作,刘恒都是在暗中进行,雷声小雨点大,为他坐稳龙椅打下坚实基础。

看完汉文帝的登基之路,我们会发现汉文帝不仅谨慎小心,政治手段也十分了得,也正是靠这些能力手,让他能避免被朝廷势力架空,成为后来造福百姓的好君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邓... 邓小平烟瘾大,晚年被女儿“管制”戒烟笑说:我这个人不自由啊 1989年2月,上海虹桥宾馆。一个令人难...
原创 上... 1949年4月,在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解放后,解放军的脚步来到了上海地区。 上海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性...
秦始皇和吕不韦的关系真如史书记... 关于秦始皇赢政的身世,最流行的说法是,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史记》、《资治通鉴》中都有始皇是吕不...
原创 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战争总是残酷的。我们看到战争让无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我...
原创 抗... 虽然,我们未曾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但在历史中早已描写得淋漓尽致。其中,在抗日阶段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今...
原创 新...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才2个多月时间,毛泽东主席便应斯大林之邀,访问苏联。 不仅中国、苏联两国...
原创 日... 日本战国时代一般是指从1467年应仁之乱(応仁の乱)开始到1600年关原之战(関ケ原の戦い)长达13...
原创 同... 在封建社会,皇位象征着绝对的权力,而龙椅上的九五至尊身披的黄袍更是这权力的象征。无论是高贵的皇子还是...
原创 “... “这是中华民族唯一的机会,如果错过了,我连自己都不会原谅”。 1998年,开国元帅贺龙之子贺鹏飞中将...
原创 真...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唐僧西天取经时李世民认他为“御弟”,亲自为他饯行的同时,还给了他一个能畅通无阻的...
原创 名... 三国时期豪杰并起,能人辈出,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曹操,那“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得天下人负我”着实...
原创 李... 说实话,在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人,李斯绝对能排进前三。要多惨有多惨?先被腰斩,再诛三族。这位曾经权倾...
追寻红色足迹 再现英烈壮举 追寻红色足迹 再现英烈壮举 -----定远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皖西三县考察纪实 人间好时节,暖阳照初冬...
中国首次发掘元代国家漕运仓储遗... 天津12月19日电(记者 周亚强 王君妍)记者19日从天津市武清区获悉,位于该区河西务镇的十四仓遗址...
原创 倘... 这个人是窦建德。 窦建德是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是隋朝末年割据的群雄之一。他出身贫苦,原本是个庄...
原创 他... 在近些年,有一部叫做《少帅》的电视剧上映以来,好评连连,也勾起了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说到“少帅”...
原创 陈... 陈老总想调他当军长,从刘伯承办公室出来后:此事不谈了不谈了 1953年春,南京军事学院。一位身着军装...
原创 回... 我军诸将帅,以粟裕大将的战略思想最为灵活,也最敢于向中央斗胆直陈,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中央的既定战略。自...
原创 怪...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不仅刻画出诸多出彩的人物,也塑造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战斗,其中智力间...
被誉为德国“护国之神”的兴登堡... 保罗·冯·兴登堡,―战中被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狂热地吹捧为“杰出将才”,其军事生涯跨越两个世纪,为建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