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渊四个儿子,将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迪丽瓦拉
2025-06-22 16:02:34
0

提起唐朝,史学界乃至民间,大都重太宗轻高祖,认为李渊是一个平庸无能的人,在反隋过程中的很多决策都是李世民提出的,李世民才是唐朝的实际开拓者。甚至在很多通史、隋唐史的论著中,对李渊的介绍也是一带而过。

事实上,唐高祖李渊是一位善用谋略,心怀四方之志的政治家,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一直处于领导组织的地位,对反隋建唐的成功起到直接的积极的作用。那么李渊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反隋的意图?从他四个儿子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李渊的野心。

隋朝末年,在隋炀帝荒淫无度,剥削残暴的统治下,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在李渊任弘化郡留守时,阶级矛盾和朝廷内部矛盾已经发展得十分尖锐。不得民心就会失去天下,农民起义揭竿而起,很快就从小部分地区迅速发展到全国各地,隋王朝摇摇欲坠,处于被各方起义军的包围之中,灭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隋王朝内忧外患,对贵族出身的李渊触动很大。在这样的形势下,他迅速考虑自己的出路,顺应时势,加入到反隋的大潮中。一是可以在乱世中谋生存,二是可以借此机会实现自己的野心。

“高祖审独夫之运去,知新主之勃兴,密运雄图”。李渊审时度势,知道隋朝大势已去,便开始秘密筹谋,积极发展个人势力,逐渐显示出自己的野心。

而隋炀帝向来多疑,李渊的活动引起了隋炀帝的猜忌疑心。当时隋朝大将军李浑,因为门族强盛功高盖主,遭到隋炀帝的猜疑,又因小人谗言道:“李氏当为天子”,劝隋炀帝将天下姓李的人全都杀掉。这件事直接导致李浑被杀,对李渊的影响也非常大。

这不仅使得李渊反隋意识进一步强化,也使得他开始韬光养晦。《旧唐书》中有文:“高祖闻之益惧,因纵酒沉湎,纳贿以混其迹焉”。正因李渊知道此时起兵反隋的时机尚未成熟,便整日歌舞升平、花天酒地来混淆视听,伪装自己的真实目的不被隋炀帝察觉。

他目光独到长远、多谋善断,在反隋过程中的关键节点都做出了正确的应对策略,除暴政安民心,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李渊的野心早在他任弘化郡留守时就已经显现出来,而将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更是将他的勃勃野心暴露无遗。

李渊的长子名为李建成,正是表达了李渊不仅要建立唐朝基业,而且要将伟大基业建成建好的心愿。后来长子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也表达了李渊希望李建成能巩固李家天下,建立丰功伟绩。

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李渊的次子李世民了,是后人不断称颂的唐太宗。古代世国意为世袭封国。世民即为国泰民安、济世安民之意。若不能一统天下,如何称国,如何为天下万民谋生计。李渊在建功立业的基础上,也表达了自己一心为民的政治抱负,以民为国之根本的大计。

李渊三子李玄霸,更是体现了李渊想要李氏王朝千秋万代的决心。李玄霸人如其名,是骁勇善战正义勇猛之人,而民间的小说传记更是将他塑造成力大无穷、所向无敌的英雄形象。《礼·曲礼》中有云:“前朱雀而后玄武”。玄有北方之神的意思,唐朝上都长安,别都洛阳,中都蒲州,北都并州都在北方,玄霸彰显了唐王朝兴盛繁荣之意。

李元吉是李渊第四个儿子,元有万物起源之意,元吉则表达了万物复苏,祥和安定的意思。李渊以“废昏立明”为号召,改朝换代,不仅夺得了天下,也立下了为天下除混沌开光明的伟大名声,使自己不落叛臣贼子,乱天下纲常之名,颇显老谋深算。

李渊将自己的心思全部显现在这四子的名字上,渴望自己一统四方造福百姓。“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李渊也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后辈身上,希望他们能守住李氏王朝,铭记建唐初心,体恤民情,戒奢从简,善用人才。

成王败寇自古以来都是政治斗争中不变的法则。李渊成功建立唐朝后,便立建成为太子,又找了两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辅佐太子,可见,在李渊心中,李建成的地位是很高的。况且建成并没有像史书中描述的那样庸碌无能,嫉贤妒能。他在晋阳兵变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政治才华,实有经天纬地之谋略。

而唐朝初年的储位之争,实则是秦王李世民势力之大令人忌惮。而李渊作为皇帝,废太子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一旦要废太子,则必然会招致太子党的反对。而大唐刚刚经历过血雨腥风,百废待兴,这种斗争是朝廷都不愿意看到的,于是李渊只得对此视如不见。

但奈何,秦王李世民最终还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并诛杀建成、元吉。然而李渊深知世民功高盖主,即使是建成上台之后,世民也难逃一死。那在这场政变中,李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事实上,李渊的晚年是圆满的,唐太宗李世民对其敬重有加,“晨昏定省”。他之所以安享晚年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他在玄武门之变前后的态度。倘若李渊依然格外偏颇地维护太子,又没有合理的借口来采取强硬措施诛杀李世民,那么这场宫变之后他是否能平安地活着或许都值得怀疑。

李渊对待太子府、秦王府的中立态度,并不是他平庸无为的表现,反而是深谋远虑,有所主见。他作为唐朝开国皇帝,与历代开国皇帝如朱元璋、刘邦等相比,都稍显逊色,但实际上李渊的野心并不比他们小。

他在整个反隋建唐的过程中,都能切中要害,争取民心。而他征战天下的过程中也处处都离不开他这几个儿子的身影。李渊比世人想象得更有城府,他的儿子李建成、李世民都能知人善用,广纳贤才,不得不说是受李渊的影响。唐朝很多肱股之臣都是隋朝的有识之士,这也是他能迅速定关中、得天下,为唐朝接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流传度极广,这也就导致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刘备、关羽以及张飞这三兄弟的感情至深...
原创 历... 前言 在中国历史的画卷中,有一场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那就是土木堡之变。这场变局不仅导致了大明王朝由全...
原创 杨...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为了博得杨贵妃一笑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当人们都在为他们的爱情...
原创 原...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朱老总亲切接见了空军代表。在和一位志愿军空军二级战斗英雄见面...
原创 他... 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清朝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朝代;在清朝各皇帝中,康熙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擒鳌拜、平三...
原创 纣... 闻太师远征北海十五年,班师凯旋,直抵朝歌城下。纣王摊上大事儿了,因为他刚刚逼死了比干,王叔的灵柩就停...
原创 韩... 1948年,在美国文化的影响下,“脱亚入西”论风靡韩国,而要做到脱亚,汉字就成为首当其冲的对象。 ...
原创 原...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今河北省定兴县)人。逖(读如替)本意是远,稚本意是晚熟的稻谷。祖逖名字即大器晚...
“非洲巨人”何以难挡数千叛军?... 当地时间8日,东非共同体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联合举行领导人峰会,讨论刚果(金)...
原创 美... 历史第一大阳谋,应该就是推恩令,很多人说这个阳谋无解,其实也不尽然。 推恩令是可以解的,行动上比较难...
原创 北... 宋太祖赵匡胤的孝章皇后,忠武节度使宋偓之女。宋偓是后唐明帝李存勖外孙,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驸马。 宋太宗...
原创 朱...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具有很大争议的帝王,他由一草根阶层,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最后建立了大...
原创 为... 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逐步改革开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究中国近现代发展史的热潮 这其中有一个...
原创 最... 标题:最聪明的一个皇帝,壮年时就因畏惧势力退位,成史上活最久的太上皇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皇帝的...
原创 原... 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世界经典奇闻原创首发,欢迎关注转发,每天带给你不一样...
原创 如... 华佗作为留名千年的神医,直到现在还被我们视作救命神医,常常用“华佗在世”来夸赞医生们圣手解病痛。 在...
原创 原... 中国宋朝的历史,是一个文化与艺术繁荣发展的美好时代,有豪放派的苏东坡,有婉约派的李清照,还有其他一些...
原创 关... 无论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小说里,似乎并不缺少力大无穷的奇人异士,特别是在古代,武将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所向...
原创 许... 满清帝国的格局中,满洲八旗是战斗单位,人民和军事合二为一,最上面则是唯一的君主,依仗武力的优势,成为...
原创 原... 如果说起李治,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都是昏庸、无能等字眼。因为李治的一生都在被人控制,一生都如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