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低调的苏联援华航空队:战绩胜过飞虎队,200多人壮烈牺牲!
迪丽瓦拉
2025-06-26 13:34:07
0

“七七事变”爆发后的1937年7月16日,国民政府先后给英、美、法、比、荷、德、意、苏等国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里,中国军民严厉控诉了日本侵犯中国主权的无耻行为。

抗战中国女兵

另一方面,蒋介石还召见了欧美各国的驻华大使,请求他们呼吁本国政府一起谴责和制裁日本。

当然了,这一切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用:英法等国当时还在和纳粹德国“明争暗斗”,他们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

所以,英法等国当时在亚洲同样是采取一种绥靖政策,他们对日本人的嚣张行为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美国人也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一样,采取的是一种“观望的态度”!

而至于纳粹德国,他们开始和中日双方都尽量都保持着一种“良好关系”。不过希特勒后来眼见调停已经无望,便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丢卒保车”。最终德国彻底倒向了日本一边,并建立了一种军事同盟关系。

最后就只剩下了苏联这个军事大国了,由于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惨败,苏联对日本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眼色!因此,斯大林在收到中国方面的抗日请求后,苏联方面自然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首先,苏联如果从全力备战和德国的战争角度考虑,支援中国抗日是完全有必要的!他们必须维持中国这个抗日“桥头堡”,以避免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陷入到“腹背受敌”的窘境。

斯大林

另外,在日俄战争中曾经失败的屈辱,也让苏联人心里一直都很不爽!如果有机会,他们相信庞大的苏联,完全可以寻机报那场战争的“一箭之仇”。所以说,苏联当时决定援华绝不是什么“虚情假意”,他们打心底是“真心实意”的。

毕竟,无论是从情感出发,还是从战略方面出发,苏联都有站在中国一边的理由。

苏联和日本有“世仇”,他们将最好的飞机和机组空勤人员,迅速派到中国支援抗战!

在苏联高层正式决定“援华”以后,他们当然不是派遣地面部队直接参战。而是秘密向中国军队输送急需的重型武器装备,特别是飞机和坦克等重型武器。

“七七”事变爆发前,当时中国空军仅有飞行员620名,9个飞行大队、5个独立飞行中队,装备有各种飞机296架,但能升空作战的飞机数量却不到一半。再看看当时“磨刀霍霍”的日军:1937年他们全面侵华时,日军陆航就有战机1480架,海航还有1220架。

日军的飞机数量就是中国空军的九倍,如果再估算下双方飞机质量方面的差距,那么日军肯定占有绝对优势:要知道,当时日军装备的九六式攻击机和舰载机,都是1936年时投产的新机型。

因此,当时中国军队最急需的就是“飞机”了,还有大量缺乏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于是,1937年8月中旬淞沪会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方面便向苏联驻华大使递交了一份军火供给协议的草案:请求苏联在一个月内向中国支援350架飞机,200辆坦克和236门大炮。

除了这些武器装备以外,国民政府还希望苏联能向中国派遣大量的飞行员、航空技师、炮兵和坦克手等人员,以帮助中国军队训练相关的军事技术人员。

很快,苏联方面便以“贷款”的方式完成了这份军火销售协议。当时苏联分三期向中国贷款2.5亿美元,然后再将这批重型武器迅速调派到中国方面。

1937年9月初,时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的伏罗希洛夫接到了斯大林的命令:立即从苏联空军现役部队中抽调先进机型和轰炸机机组人员,组成援华航空队奔赴中国战场。

最后,一批政治可靠的航空人员秘密集中到了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空军精英大部分人都参加过西班牙内战,他们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实战经验丰富。

在出发前,苏联对这次行动进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这些人员经过一系列补充训练后,在最后时刻他们才被告知:将飞赴中国和日本人作战。除此之外,苏联当时还拿出了自己的新飞机支援中国抗战,例如擅长低空格斗的伊15双翼机和速度较快的伊16战机。

伊16战机

几次重要战役上空都有苏联飞行员们的身影,一名苏联飞行员在空中切掉了日军战机的机翼。

苏联志愿抗日航空队来华以后,他们有一部分人立即重返苏联,以便开来更多的飞机。而留下来的一部分人则在兰州当中国飞行员的空军教官,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则和中国飞行员一起飞赴战场直接参战。

据史料记录:苏联援华抗日航空队最早的对日空战是在南京!这份资料中还清楚记载了在1937年11月至12月期间,一共有6位苏联飞行员在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而这六位烈士中,就包括1913年出生的涅日丹诺夫·尼古拉·尼基弗洛维奇。

另据档案记载:尼基弗洛维奇牺牲在1937年11月22日的南京对日空战中,他也是苏联援华抗日航空队牺牲的第一位烈士。

尼基弗洛维奇

美国著名飞虎队的指挥官:陈纳德将军。他当时也身在南京,后来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记录了亲眼目睹的一次空战:

“9架日本双翼战斗机飞临南京上空,5架俄国飞机和一架中国飞机拦截了它们……日本飞机一开火,俄国飞机就垂直俯冲脱离,日本飞机在后面紧紧追赶着,俄国飞机突然来一个垂直翻滚再次成功脱离,猛然掉头后反过来朝着日本飞机开火,这两架一直缠斗着的飞机,最后都因为耗尽弹药而双双离开。”

而陈纳德里面所描述的“俯冲摆脱、垂直翻滚”,其实正是苏联伊16最擅长的飞行动作。

伊15战斗机

1937年12月4日,日军派出十一架轰炸机从北平起飞轰炸兰州机场。苏联支援抗日航空队当时派出了6架伊15升空迎敌,最终成功将日本飞机击退。据当时的飞行日记描述,苏联飞行员那一天迎敌时最多升空了五次。

当年苏联飞行员的技术作风以大胆强悍著称,这一点对战术死板、动作标准的日本飞行员来说,苏联飞行员都很有“暴徒”之风,日军战机在空战中完全占不到便宜。

1938年6月底的一次战斗中,一名苏联飞行员在打光机载子弹后,他居然驾驶着伊16飞机用螺旋桨在空中切掉了日军一架九六式战机的主翼,最后苏联飞行员还把这架螺旋桨已经变形的飞机,成功开回来了。

远程突袭松山机场!这一次大胆行动让日军受到沉重的“当头一棒”。

苏联抗日援华航空队在华期间,于1938年2月发起了一次最大胆的主动攻击:远程轰炸日军驻台湾的松山机场。要知道,当时从汉口起飞到台北,直线距离将近1000公里。而当时苏联的轰炸机中队装备的“SB”快速轰炸机,其作战航程也才1200公里。

苏联“SB”双发轰炸机

所以这次远程轰炸其实要冒着巨大的风险,也意味着轰炸机一投弹就必须迅速返航。在中途不能做任何停留,也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偏航!否则就会导致整个行动的失败,甚至会无法回到己方机场。

而松山机场位于山谷中间,地形隐蔽且防卫森严。轰炸机群一般都要有战斗机护航,否则在远程奔袭中会很难全身而退。不过,为了这次远程奔袭的隐蔽性和突然性,苏联援华航空队还是决定放弃使用战斗机护航,而是由轰炸机编队自行前往。

1938年2月23日一大早,28架满载着炸弹的“SB”轰炸机全部由苏联飞行员驾驶,它们依次升空后开始一路南下。与此同时,从南昌起飞的12架轰炸机由中苏飞行员协同驾驶,也开始飞往松山机场方向。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云层浓厚导致飞行员计算错误,南昌起飞的12架轰炸机偏离了预定的航向,最终它们被迫在福州机场降落。

而从汉口起飞的28架轰炸机群,它们继续飞行两个小时后,最终成功飞越台湾海峡。此时,一贯骄狂成性的日本人,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中国方面会有实力和胆量,来轰炸他们在台湾的这座重要机场。

最终,这支轰炸机群成功来到了松山机场上空。刹那间,280枚航空炸弹从天而降砸向松山机场,只见停机坪和跑道上瞬间腾起一股股浓烟,爆炸声更是此起彼伏。守卫机场的日军被突如其来的轰炸搞得“晕头转向”,迟迟未能组织不起有效地对空射击。

最后,意犹未尽的苏联飞行员又将剩余的炸弹,全部投到了机场附近的港口和日军运输船上。在附近的日军飞机还没来得及升空拦截时,这支轰炸机群就已经开始从容返航了。它们在福州降落加满油后,再次升空飞回了汉口机场。

此战,轰炸机群一共炸毁日本飞机40多架,破坏未及组装的战机和其它设施更是不计其数。松山机场油料仓库内的航空燃油储备也全部被焚毁。而苏联航空队这边,飞机无一损伤并全部成功返航,创造了一次远程轰炸的惊人纪录。

二百多位苏联飞行员长眠在中国抗日战场上,航空队有一人后来成了苏联空军元帅。

苏联援华抗日航空队和后来的美国飞虎队相比,他们其实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都成建制地派到中国来,而且足足有三个轰炸机大队,他们的战斗任务都是主动去轰炸日军基地。

援华飞虎队

而后来的美国飞虎队则都是以空战为主,对地攻击能力完全比不上这支苏联援华航空队。当然了,这也是苏联和美国援华航空队在机种和战术定位,以及不同战斗环境所决定的。

据陈纳德将军后来回忆:“当那些驻华美国外交官正促使美国空军人员离开中国时,苏联空军却到中国来了。他们派来四队战斗机,两队轰炸机,装备和人员配置都很完善!”

苏联志愿航空队在华期间,他们除了帮助建立一些航空学校和训练基地外,还帮助中国空军建立了很多航空供应站和飞机修配厂。

苏联援华英雄

《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前的1937年9月至1941年4月,苏联援华抗日航空队先后有3665人来华支援抗战,他们参与了保卫南京、武汉、南昌、重庆等地的25次空战,一共击落和炸毁日机100多架,炸沉日军各类舰船70多艘。

一共有227名苏联飞行员在华作战时壮烈牺牲,另外苏联援华航空队还涌现出了14位“苏联英雄”,其中有4位是两次获得了“苏联英雄”这一称号!当时的援华苏联飞行员中,还有一位“帕维尔·彼得罗维奇·日加列夫”,此人后来成了苏联空军元帅。

《历史杂谈驿站》图源网络,侵删!作者:二战靓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四... 武侠小说有个惯用的套路总喜欢搞个组合。就是几个武功品行旗鼓相当的大侠聚集在一起,然后起一个拉风的名字...
原创 秦... 在那列国纷争的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都进行着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为了图强求存,他们展开了一系列的变法和...
原创 日... 据报道,日本的国歌总共只有四句话,但是当歌词转化成中文后,就会懂得这四句话当中体现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 ——南充中专学生瞻仰顺泸起义纪念碑,深情缅怀革命先烈 10月26日,南充中专学生齐聚南充市西山顺泸...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几个法治典... 司马光,山西夏县人。他一生勤奋,著作等身,是继司马迁之后,在中华文苑升起的又一颗璀璨的巨星。司马迁的...
原创 三... 我们打开名著《三国演义》,会看到赵云各种生猛的记录:长坂坡七出七入救阿斗、桂阳郡忠于职守败赵范、黄鹤...
原创 清... 康熙帝是清朝时期非常优秀的一位皇帝。康熙帝仅仅8岁就即位,之后康熙帝开始除鳌拜、平三藩等等,总之这时...
从“小国巨制” 探究隐于青铜器... “神秘的微笑” 西周晚期 噩侯驭方鼎 随州羊子山M4墓葬出土器物合照 神面纹卣 “小...
原创 宋... 宋代朝史: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纠结万分的他是如何下定决心的?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
原创 不... ###历史与虚构之间的舞蹈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人物虽非真实存在,却因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形...
大量非洲学生还首选中国?西方反...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
原创 戚... 他是赫赫有名的抗倭名将,他戎马一生,镇守边关,创立军事之思想,同时还有诗人和书法家的称号。 他极其惧...
原创 她... 她是溥仪的七妹,一生甘于平淡,临死前自言自语:要为人民服务! 众所周知,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原创 昔... 我们国家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当中,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屈辱的经历。 尤其是在近代,我们...
原创 丞... 作为百官之首的“相”,位高权重且身份显赫,成为无数古代文人的终极目标。 很多人历经十年寒窗苦读,又在...
一口气看懂泓水之战,宋襄公打仗... 公元前638年,在今天的河南省拓城西北地区,发生了一场非常有意思的战争。 这场战争双方的主角,分别...
原创 北...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十二篇):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民国九年的夏天,北...
原创 古... 在影视剧《水浒传》中,武松为兄报仇被被判刺配孟州充军,宋江怒杀阎婆惜被刺配江州,林冲也因为得罪高俅而...
原创 他... 自古以来,皇帝无论是即位之初还是统治后期,为了加固自己的威严,都十分喜欢用刑罚来管理国家,以起到威慑...
原创 同... 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两位真龙天子、布衣皇帝——刘邦与朱元璋,从泥腿子到九五之尊,这一路走来,他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