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落难王爷到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如何夺得大权,增强明朝国力?
迪丽瓦拉
2025-06-27 11:02:59
0

引言:

明成祖朱棣,从始至终,他都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储君人选。在洪武三年,他就被册封为燕王,离开京都前往封地历练。作为朱元璋众多儿子中极不起眼的那一个,为了能够让父亲看重自己,他努力提升自己,并且亲自率领军队打败了北元,因此在军队和朝堂上都拥有了非常高的地位,名列诸王之首。但是尽管如此,朱元璋仍然将皇位传给了建文帝。

明成祖朱棣

在建文帝登基后,为了牢牢地控制住自己手中的权力,他发动靖难之役,一举夺下了南京,成功地登上了皇位。登上帝位之后,他励精图治继续实行父亲留下的政策,恢复连年战乱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他还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改变国家政治局面:

在政治上,他花费精力和时间改革官制机构,并且设置了内阁和东厂。在军事上,多次御驾亲征蒙古,维护了主权的稳定。在对外交流上,他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与外国的联系,宣扬了国威。在他统治期间,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政治局面也一片祥和,百姓生活也日渐富庶。

出生便不受重视,青年时便体验民生

与众星捧月的皇长孙建文不同,朱棣在他出生的时候,他便收到了父亲的忽视。在他出生那晚,前线突然传来了陈友谅进攻太平的告急文书,要知道如果陈友谅贡献了太平,那么就会对局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虽然儿子即将出生,但是无奈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来不及看儿子一眼,便又到前线去指挥军队打仗了。

建文帝

受到出生背景的影响,朱棣直到七岁才有了自己的名字。渐渐地,朱元璋也成功地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而作为皇子的朱棣便必须和其他的兄弟一起到外地去当藩王。或许是为了让儿子们体验到治国的艰辛和百姓生活的困苦,朱元璋将所有的儿子全部安排到安徽凤阳的老家中,让他们感受自己小时候曾有的经历。

在老家住了三四年后,或许是看到百姓们生活的艰苦,朱棣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在他登基之后,他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护百姓的利益,在这段生活结束之后他就被朱元璋派到外地去当藩王了。

掌握重权,终得皇位

朱棣是藩王期间,或许与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他礼对下属并且在每次战役中都冲在最前面,这样一来他就赢得了众多士兵的支持。再加上朱元璋为了防止外族势力的入侵,在位期间曾经多次纷纷自己的儿子为藩王,使藩王的权力不断增加,拥有的军队数量也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棣的实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当建文皇帝继位之后颇为忌惮朱棣,为了巩固自己统治,他开始削弱藩王势力,但是这时的朱棣已经不受控制,再加上后来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所以他们也正式变成了敌对关系。而这朱棣本来就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所以在他麾上有许多将领跟随。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战斗,最后他终于战胜了朱允文,带领军队攻陷了南京,夺得了皇位。在他登基之后,他便开始论功行赏,封赏了一大批追随他的大臣,以此来安抚了人心,巩固了皇权。

采取措施巩固皇权,开创永乐盛世

在夺得了皇位之后,朱棣便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统治。首先他开始排除异己,将一大批支持建文皇帝的大臣纷纷下狱,但与此同时他也起用了一些建文太子手下真正有才能的人。此外,他还十分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还鼓励各级官员可以相互批评,相互举报。甚至还设置了东厂和锦衣卫,这样一来就极大地强化了专制统治。

明太祖朱元璋

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为了避免出现宰相专权局面的出现,就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但是这样一来,皇帝处理的事物便格外繁多,于是朱棣便完善了文官制度,也就是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

从这些制度可以看出,朱棣确实拥有治理国家的才能,经过这些政策,不仅能牢牢地控制住朝政大权,还能起到很好的监察作用,使官员不得有异心。

除了这些,在他的统治之中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从南京迁都北京。,朱棣还只是藩王的时候就在北京一带,对北京比较了解,统治也相对稳定。再加上北京交通便利,地势险要,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进行贸易交换的中心,也是自古以来北方的政治基地,如果定都在北京不仅可以反抗蒙古人,还可以进一步的控制东北地区,从而维护全国的统一。在他的带领下,北方的经济也有了非常大的发展,逐渐出现永乐盛世的现象。

结语

《明史·成祖本纪》中记载: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在明成祖朱棣的统治之下,整个国家的发展也逐渐走上了正轨。他拥有极强的军事天赋,在他的指挥下,明朝不仅捍卫了领土的完整,还迫使其他国家都臣服在明朝的大国威望下,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位有勇有谋的皇帝。

除此之外,他还知人善用,认真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明朝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在他诸多的政绩中,郑和下西洋则是非常亮眼的,这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进步。或许郑和下西洋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奇珍异宝的需求,但不可否认,郑和下西洋打开了中西方交往的另一扇大门,开拓了世人的视野。

参考资料:

《明史·成祖本纪》

《永乐皇帝大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国...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国民党兵力高达400多万,是我军的两倍还多,且装备精良,大多装备...
原创 魏... 魏延之死是因脑后长反骨,还是得罪了诸葛亮?懂行的进来讨论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都不陌生,还能有谁呢...
原创 明... 在古代男人有个三妻四妾都是常事,一般来说都是妻为大妾据下,甚至有时候都不把妾当人来看。皇帝作为一国之...
原创 此... 对于很多小国来说,在发展的过程中,那是极容易出现巨大的问题的。因为小国极容易被控制,也非常容易产生强...
原创 北... 你相信南北朝时期就有自由恋爱吗?娄昭君和高欢,显然就是这样的关系。 娄昭君是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人...
原创 罗... 隋唐演义中,北平王罗艺之子罗成是第七条好汉,战力虽然比不上排在他前面的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三大高...
传承“六尺巷” “五字”促和谐 传承“六尺巷” “五字”促和谐 宿观融媒工作室 陈成光 王庆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
原创 你...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三皇五帝”的传说。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三皇五帝”究竟是哪“三皇”、哪“五帝”。...
原创 捋... 东汉末年,董卓裹挟着汉献帝西迁长安之后,所谓的关东“义军”开始撕破脸皮,狗咬狗互相争夺地盘,兼并割据...
原创 在... 据记载,鸦片第一次进入中国是在1720年。当时的几箱鸦片从印度东部的科罗曼德尔被运送到了澳门。 自从...
原创 修... 莱阳境内的第一条铁路,是1956年元旦通车的蓝烟铁路,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境内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原创 陈... 一九四六年,蒋介石全面进攻解放区,在连连遭到惨败之后,他决心豁上老本,打出“王牌”。 这张“王牌”就...
原创 关... 摘要:日本战国时代,御恩和奉公有多重要?从大名倒向德川家康就能看出 关原之战结束后,德川家康在较短的...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可能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最备受争议的一位皇帝了,很多人对他的看法都褒贬不一,有些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可谓是英雄辈出、猛将如云的时代,然而在这众多豪杰之中,有的结局着实令人唏嘘,死得颇为冤枉。...
原创 雍...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关于它的争议可是不少。有的人说,清朝是腐败不堪的。可有的人却说,清朝的...
原创 韩... 好龙天为降真龙,及见真龙瘁厥躬。接下不勤徒好士,叶公何异鲁哀公--周昙 朝鲜作为中国的邻国,在封建时...
原创 李... 汉武帝手下确实没有唐太宗的手下能独当一面的人多,而且武帝时期的匈奴处于鼎盛时期,唐太宗时期的东突厥内...
原创 为... 导语:提起日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抗日战争,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其实最初日本是中国的藩属国,学习...
原创 南... 明朝统治阶级愚昧,郑和发现印尼,澳大利亚的时候,就可以把南方2/3人口全部迁移到澳大利亚和印尼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