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霄是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中的主角,而这部电影所讲述的主人公罗霄,他的原型就是曾经被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六位军事家之一的罗炳辉将军。
罗炳辉将军一生战功无数,为新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可是很遗憾的是,罗炳辉将军在1946年因为脑溢血而不幸早逝,那么如果罗炳辉将军能够活到1955年,他能否被授大将军衔了?
在解放军当中评选大将军衔一般都会有三个要求,第一个是资历,第二个是军功,第三个是各野战区的代表。那么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罗炳辉将军会不会被评为“十大大将”。
首先中国解放军是非常注重资历的,资历越老的在军中的授衔自然也会越高。1927年入党的罗炳辉将军有着参加过长征和红军的经历,曾经还担任过红九军团军团长。
相比之下十大大将中粟裕、陈赓、肖劲光在红军时的经历职务都相对较低,所以罗炳辉将军比这三位大将的资历要稍微高那么一些。但是相比于早在1906年就加入同盟会的张云逸大将,他可能资历就少了很多。
但罗炳辉将军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资历也完全够入选十大大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罗炳辉将军的军事才能和他在军中作出的贡献。
罗将军于1915年便开始从军,进入到滇军当中。1927年他在听了朱德总司令的演讲之后深受触动,于是毅然决然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的红军时代,罗将军创造了敌人公认的麻雀战、跳梁站、西瓜迷魂阵、火车站等游击战术。
这些游击战,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而且罗将军非常善用奇兵,经常打敌人个措手出奇制胜。而且在抗日战争中他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1941年在日伪军的扫荡之下,作为当时新四军江北副总指挥和第五支队总司令的罗炳辉,运用梅花桩战术巧妙设伏。带领着新四军,以非常劣势的装备击毙日伪军500多人。如此以少胜多的打法他名扬中外。不仅如此,在此战中他还缴获了大量的军备支持,扩充了新四军的军事力量。
解放战争中,同样也有罗将军立功的身影。在1946年的枣庄战役中,当时时任新四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的他,率领着解放军歼灭国民国民党军队,将近有2.8万多人。罗将军戎马一生战功卓著,军事才能卓越,有被评为十大大将的资格。
更何况在评选大将之时,也不单纯是因为每个人的职务高低和战功,就能够将他评为大将。毛主席考虑到“雨露要均分”,所以在各大野战军当中都要有各自的代表。
罗炳辉将军是第三野战军第二纵队的司令员,在十大大将中三野的代表是大将之首粟裕和参加过同盟会的张云逸。在解放战争中做出伟大贡献的第三野战军,在十大大将中也只能分到两席。
粟裕大将军功卓著都有授帅的资格,所以他不可能不被顶替下去。如果罗炳辉将军要入选十大大将的话,那么他很可能是顶替张云逸将军的位置。而相比之下,张云逸将军对资格更老,而且参加过北伐,所以罗炳辉将军基本不可能代替他入选十大大将。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如果罗炳辉将军没有死,那么他可以继续参加之后的解放战争和后面的抗美援朝战争。在解放战争中以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一定能够建功立业,那么入选“十大大将”就不成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