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彭老总请调徐向前6万大军,毛主席坚决不许:不如个人自扫门前雪
迪丽瓦拉
2025-07-07 05:32:23
0

1948年夏末秋初,彭老总率领的西北野战军主力盘踞在黄龙、韩城休整之际。

从宜川战役、西府陇东战役后,胡宗南上损兵折将,所以在西北战场也不敢在轻易发动大规模的攻势。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彭老总突然向中央提了一个请求。

6月16日,彭老总与西北野战军张宗逊、赵寿山、甘泗淇等人联名发给中央一封电报:

“请考虑向前兵团打阎可否推迟二、三个月进行,将该兵团与西野共同组织渭北战役,求得消灭渭北胡部之十二个旅,使渭北敌与渭南不能连成一片。否则西北野战军于七月先寻机打胡一、二个旅,取得俘虏和等待新兵补充,秋后再打马。”

彭老总这封电文,对比一年前来讲,态度上就完全截然不同了。

胡宗南大军是从1947年3月开始大举进攻延安的,当时西北野战兵团刚刚组建,总兵力也不过只有2.6万,为了给全国战场争取机会,党中央毛主席率领中央纵队转战陕北,牵制着胡宗南20多万大军。

可这么一来,党中央的安全得不到根本保证,毛主席是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有鉴于此,当时不少人都向中央请示,要求率军到陕北去,保卫党中央的安全。

1947年6月,党中央在小河村开会,会上研究如何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以及陕北的攻势,毛主席就曾考虑,调陈赓的第四纵队到陕北来,就摆在黄河两岸边上,以对西北战场起一个策应作用。

不过出乎预料的是,后来毛主席又否决了这个提议。

不仅仅是毛主席,就连彭老总、陈赓都对这一方案不大感冒。

陈赓的想法当然是从战略上考虑,认为在全国形势一盘棋的情况下,刘邓大军已经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大军又在鲁西南,而自己应该作为一把尖刀,插入国民党军防御的空隙豫西去,三大兵团挺进中原。现在调他西渡黄河去,是消极防御。

陈赓那时完全没想到,中央已经改变了战略,后来反而还被毛主席吓了一跳。

彭老总对调陈赓西渡黄河的战略不感冒,除了因为是从战略上考虑外,更重要的是,陕北养不起那么多兵。

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以后,就知道陕北土地贫瘠,是养不起太多兵的。

林彪一开始就提议,部队向陕南发展,因为陕南相比于陕北更富裕,也更有利于发展,后来东征时打到了山西,林彪又提议在晋东南发展根据地,因为这个缘故,林彪几次与中央决策冲突

总而言之,那时的林彪或许在战术上可谓一流,但战略上却认识不清,而且本位思想也很严重,为此还遭到过几次批评。

陕北虽然穷,但不失为是一块可靠的根据地,特别是陕北红军在当地活动多年。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改编为三个师开赴抗日战场,应该说极大的减轻了陕北的压力,当时为了保卫党中央,在陕北的八路军留守兵团只有9000余人,哪怕是到了1940年左右,国民党顽固派数次反共高潮中,不断派兵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的规模也没有扩大。

在陕北的八路军人数最多时,也不过只有三四万人左右。

之所以要组建西北野战军,本质上也只是为了应对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1947年2月10日,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成立,是晋绥军区第一纵队加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一部分构成的,总计6个旅2.8万人。

从这一兵力数字不难看出,以陕北的情况,就只能养活这么多兵力,这也是形势上决定的。

纵观西野成立后打的几次战役,规模上都要比东北、华东、华北战场上小得多。

党中央从延安撤离以后,彭老总指挥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养马河、蟠龙战役三战三捷,也不过歼灭敌人1.4万余人,其实从战役规模上来讲,远不如同一时期华东战场上,宿北、鲁南战役中全歼敌人一个或者数个整编师那样华丽。

据说当时春夏之交,部队战士们还大多都穿的棉衣,打下蟠龙来以后,战士们高兴的脱了身上的棉衣,换了一身凉爽的衣服。

更重要的是,当时连胡宗南也看不起在陕北的八路军。

在陕北的八路军少有在战场作战的经历,相比于挺进山西、山东的115师、129师,他们没有太多作战的机会,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打仗,因为彼此肩负的任务不同,他们更多的是打防御战,所以装备水平很差,战术水平也很单一。

唯一战斗力比较强的,是从1943年到1944年从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军区调回延安的第358旅、新编第4旅和教导第1、第2旅。

胡宗南后来进攻陕北时,对陕北的八路军部队有过研究,他对于358旅还是有不少推崇的,可对同样是在陕北的359旅、385旅(原隶属于129师)却很轻视,因为他觉得这些部队在陕北常年从事生产任务,早就已经被磨去了锐气。

也许有人还会问,既然陕北土地贫瘠,那么为什么还能养得住胡宗南呢?

胡宗南作为西北王,手下兵力确实不少,抗战末期,胡宗南是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手下有五个集团军50多万人,胡宗南部之所以这么多人,其实是因为他背靠着陕南,又加上有天府之国的四川加持才有的。

抗战胜利以后,国共双方都进行过大规模的精简整编,虽然蒋介石裁掉的大多数都是杂牌部队,但正规部队也做了一定程度的裁汰冗员,加上调走了一部分兵力,所以胡宗南此时麾下仍然有20多万人。

可因为陕北地形缘故,不利于大兵团进军,只能分散开,况且陕北地界上也养不了那么多兵。

1948年2月的宜瓦战役中,刘戡率领整编29军驰援宜川,结果被西北野战军中途设伏全歼,当时刘戡带着的整编29军,下辖只有4个旅,这四个率分别属于整编第27师、整编第90师,合计兵力只有两万多人,加上防守宜川的整编76师的一个旅,宜瓦战役共歼灭3万余人。

有心人早已早心中计算了一遍,发现很不合理,五个整编旅只有3万多人,平均一个整编旅才6000多人。

对比来看,华野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一个整编师就有3万多人,比胡宗南一个整编军人数还多。

应该指出的是,宜瓦战役之前,西北野战军整体兵力已经达到了7.5万人。

可以当时土地贫瘠的陕北,根本就养不了那么多兵力。所以西野后来趁势又发起了黄龙山麓战役,可遗憾的是,黄龙山区本身也是土地贫瘠,粮食稀缺,不利于部队休整补充,于是在1948年4月,西野发起了西府陇东战役,伺机夺取国民党军事补给中心宝鸡。

结果就为了口吃的,西野被胡宗南与西北二马部队夹击,因为西野不善于打大兵团配合作战,这一战虽然收复了延安,并歼敌2.1万人,可自身也损失超过1.5万人。

西北野战军因为自身所处的环境,因此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主要起配合作用。

一直到太原战役结束后,华北两大兵团调到了西北,才吹响了解放大西北的号角。

不过,期间彭老总有过打大规模歼灭战的想法。

西府陇东战役后,西野盘踞在黄龙、韩城一带休整,之前我们提到过,黄龙山区一带土地贫瘠,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养兵,日子过得一直紧紧巴巴的。

当时在中原战场上,刘邓、陈谢、陈粟三大兵团挺进,呈现品字形,中原战场一片形势大好,而在山西,徐向前指挥打了运城战役、临汾战役,解放了晋南300多万人口的广大地区。蒋介石坐不住了,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就把胡宗南麾下的整编第30师,空运到了太原,又调走了整编第65师、27师(宜瓦战役中被灭了以后又重建了)、新组建的整编十三师到与豫陕边。

胡宗南集团被抽调走了一部分兵力,也不敢轻举妄动,

当时,胡宗南麾下的五个整编师,即整编第一师、十七师、三十六师、三十八师、九十师等部,集中在渭北一线,企图向黄龙山区南部逐步蚕食封锁,企图挡住我军南进的脚步。

在吃了西府陇东战役的亏以后,胡宗南也一改往日的大军深入的习惯,改成了步步蚕食。

彭老总在西府陇东战役中,吃了点亏,也一直想重新打开局面,想在渭北打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

可西北野战军家底太薄,打不起这样的富裕仗,就想了个办法向中央借兵。

正如文章一开始所讲,彭老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山西的徐向前。

徐向前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从1941年因意外被马踹了一脚,加上身体各方面的因素,后来一直留在延安养病。可徐帅是一个坐不住的人,特别是徐帅本身就是一员战将。

1945年4月,抗战胜利在即,毛主席特意到医院探望徐帅,当时徐帅埋怨了一句:

“日本鬼子快投降了,再不让我打仗,就没仗可打了。”

毛主席宽慰了一句:

“身体还未痊愈,还是继续安心静养,以后国民党是不会叫你闲着的。”

一直到1947年秋,徐帅才接到任命,出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帅当时到山西的时候,晋南战役已经打了一半,晋冀鲁豫第四纵队、太岳军区主力和太岳第二、第三军分区地方部队共5万余人,在支前参战的134个民兵连和6万余群众的全力配合下,解放了晋南十多个县,就剩下了运城一个难啃的骨头。

徐帅当时能够指挥调动的部队,是刘邓率领军区主力挺进大别山、陈赓率第四纵队以及太岳军区主力挺进豫西以后剩下的队伍。其中包括新组建的晋冀鲁豫军区第八纵队以及晋绥独立第三旅和太岳三分区部队。

一开始二打运城(徐帅未到之前陈赓指挥太岳部队打过一次没打下)很不顺利,部队新组建不能说完全没战斗力,至少是战斗力很差,没办法的情况下,王震率领西野二纵到晋南休整,配合打了一次援,打援反而打的比攻城还棒。

三打运城,就是西野二纵配合晋冀鲁豫军区第八纵队等部队打的,这才打了下来。

而运城守敌一共也不过只有1.4万人,三打运城花了12天。

有鉴于此,徐向前在运城站以后,做了长时间休整,还新建了晋冀鲁豫军区十三纵,十三纵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下辖的三个旅中有两个是太岳军区的独立旅,还有一个是自华野归建的独立师,该师就是赫赫有名的皮旅。

打临汾战役时,徐向前能调动的主力就有了两个纵队,加上一些太岳军区、晋绥军区地方部队配合,总计兵力在5.3万人。

打完了临汾战役,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成立华北军区,徐帅指挥的八纵、十三纵以及由太岳军区部队新成立的十四纵组成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当时第一兵团总兵力也不过才六万多人。

一个临汾战役打下来,整个晋南就解放了,但这还不算完,徐帅下一个目标就是晋中地区。

不过,打晋中地区也不容易,当时阎锡山在晋中地区盘踞着5个军、14个师、三个暂编纵队以及各个地方部队,总兵力在13万人,

这时彭老总也注意到了这一支生力军。

既然要打渭北战役,对抗胡宗南手中的五个整编师,徐帅的这一支生力军的力量就不能忽视。所以彭老总的想法就是,让徐帅暂缓打晋中,先帮他打渭北,切断敌人渭北与渭南之间的联系,然后在返回去打阎锡山。

可就是这么一个请求,毛主席却干脆利索的拒绝了。

1948年6月18日,毛主席发给西北野战军回电:

“彭张赵甘,并告贺习:十六日电悉。你们以七万人左右担负西北作战重任是很艰苦的,但别方面很难给你们以兵力的直接援助,杨罗几次要求向前兵团协助打傅作义,你们现又要求该兵团协助打胡宗南,我们认为均不适宜。”

毛主席拒绝彭老总的建议,其实也容易想得明白,归根到底就只有一个原因,即西北地区不适宜养如此大规模的兵力。

当时,西北地区的局势虽然已经有所缓解,但处境仍然艰难,特别是胡宗南、西北二马实力尚存,贸贸然集中力量,那么敌人也一定会集中兵力,不利于我军打歼灭战,拖得时间长了,敌人有后方可以补充,我军却会因为无后方被拖垮,到时候不仅西北会受影响,就连山西大好的形势,也会受到影响。

毛主席后来在给彭老总的电文中,也明确的指出了这一点,并且还对彭老总说:

“西野、华北第二兵团和徐向前兵团各有作战区域和歼敌任务,与其谋求“毕其功于一役”速战速决,倒不如“各人自扫门前雪”更为有利,徐向前留在山西更好。”

毛主席建议彭老总,不如缩小战略目标,只歼敌一到两个旅为主。

彭老总身经百战,立马就想清楚了其中的关键,于是改变了原来的作战计划,重点把目标放在了敌整编三十六师驻防的区域。

尽管这一战战果不大,但也对提振部队士气有很大的帮助,战后西野趁势收复了了韩城、澄城、合阳三座县城,胡宗南的主力缩回去了一部分,蚕食的一部分也全部都吐了出来,西野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扩大了不少。

毛主席的“个人自扫门前雪”,从后来全国战场的角度来看,意义很非凡。

首先是西北战场,其实无需更多兵力,彭老总指挥西北野战军,就能自主的打开局面,特别是从8月到11月,西北野战军连续发起了澄一、荔北和冬季3次战役,歼灭国民党军5.9万余人,胡宗南进一步龟缩,虽然没有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但却起到了配合其他战场的作用。

其次是山西,徐帅以第一兵团(缺第十四纵)加上各地方配合的部队总计6万大军,打了晋中战役,阎锡山被揍的丢盔卸甲,十多万大军基本上全军覆没,我军华北部队直接兵临太原城下。

党中央后来曾称晋中战役:

“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

从党中央毛主席对于全国战场布局来看,西北战场、华北战场都是配合,其中西北战场是配合全局,而华北战场是配合东北战场,其实都各自很难抽调出兵力来支援。

西北野战军独撑全局,其实牺牲很大,西北野战军的总兵力一直就很少,1949年2月全军整编时,西北野战军只有8个军,总计兵力在15.5万人,这其实已经是在西北战局差不多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才能撑得起如此规模的兵力,况且当时第七军、第八军还都不在西北,两个军一个在晋中,一个在晋绥。

与东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动辄三四十万的大军相比,西北野战军确实捉襟见肘。

到1949年6月,三大战役打完了,太原战役也落幕了,长江以北几乎没有再大的战事,加强西北就成为了一个重点,而到了这个时候,西北野战军就不需要再担心养不起更多兵力。

为了加速大西北的解放,华北军区第十八、第十九兵团正式划归第一野战军(即西北野战军),一野总兵力增加至34万,再也无需担心兵力上的捉襟见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受... “偓佺”,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以此为名,寄托对孩子长寿、拥有非凡能力和智慧的期望,杨佺期不负弘农杨氏...
原创 李... 导言 相信看过《亮剑》的小伙伴都知道,李云龙除了旅长都不怕,这位旅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将陈赓。 01 ...
原创 李... 李世民和朱元璋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奠基人。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也是唐朝统一天下立下功劳最...
原创 世... 布尔战争,是十九世纪末期,作为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国,与南非地区由布尔人建立的两个殖民国家之间爆发的一场...
原创 松...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公元7世纪时的赞普,虽然其功绩在吐蕃历代赞普之中,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却是所有赞普之...
原创 晚... 明朝冯梦龙在《古今谭概·无术部》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晚唐魏博节度使韩简没有文化,以听不懂文人说话...
原创 晚... 我们如果说到清朝的大贪官,肯定很多人都会想到和珅,这个人还是很机智的,不然伴随在皇帝身边那么多年,怎...
原创 钱... 多年后,钱学森回忆起自己与传奇大将陈赓的会晤,曾感慨地说:“只这一问一答,竟决定了我后半生的命运。”...
原创 他... 元朝时期,宣政院的设立,标志着西藏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清朝时期,为了巩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也采...
原创 8... 1988年的一天,中南海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几位身穿军装的老同志们围坐在一起,脸上尽是担忧的神色。而...
原创 黄...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后,从华中增援淮海战场的国军第12兵团,被我中野全军与华野一部围歼在双堆...
原创 只... 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帝国,其著名之处在于,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曾经几乎占有整个欧洲的帝国。虽...
原创 隋... 文 / 子玉 秦朝和隋朝很像,同样结束了大分裂,同样是二世而亡,但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本质来说...
原创 德...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是一战前欧洲六大列强中的三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三国达成了相当亲密...
原创 他... 1988年,编撰人员王爵英在整理档案的时候,发现了一份无人查收的《革命军人立功喜报》,这份喜报的主人...
原创 著... 文 | 雪忆柔 上回忆柔和大家谈到,池步洲是第一个破译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密电的人。在他之前,这份密电...
原创 长... 从1243年开始,大蒙古国与南宋之间的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之前,蒙军大多是在秋季南下攻宋,再于第二...
原创 大... 清代有一部长篇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名为《说唐演义全传》,讲述了自隋末农民起义开始,一众瓦岗英雄们风云聚...
原创 楚... 楚国是西周册封的诸侯国之一,在西周建立之初便已经存在。然而楚国与西周的关系算不上融洽,首先因为地处边...
原创 周... 1949年9月在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上,当周总理宣布了傅作义的任命决定以后,傅作义先是情绪激动地掩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