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61年陈赓大将去世,蒋介石在台湾亲设灵堂痛哭:没有他就没有我
迪丽瓦拉
2025-07-07 05:33:25
0

1961年3月16日,我国十大大将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赓将军去世了。

一时间,与陈赓大将一同从革命风雨中走来的党中央领导人们皆是悲痛不已、泪落无声。

就连远在台湾的蒋介石也为其设下灵堂,哀声痛哭道“庶康走好”。

这多少让我们有些诧异,为何蒋介石会如此痛哭流涕呢?

阶下重逢

1933年,陈赓大将在上海就医期间,由于消息泄露而不幸被捕,此消息一出,一时间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谁都知道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蒋介石已然对我党革命人士杀心暴起,像瞿秋白、张太雷以及方志敏等等我党人士,仅仅因为其革命党身份,在被蒋介石逮捕后就惨遭其屠戮。

而陈赓大将作为当初的“黄埔三杰”之一,明明是蒋介石所信重的心腹,却因为蒋介石1927年叛变革命而投身于我党,想来更受蒋介石的忌恨,蒋介石会怎么对他呢?

心怀忧虑之下,陈赓大将在黄埔军校的许多同学都纷纷跑到蒋介石那里说情,希望蒋介石能够放陈赓一马。

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蒋介石在面对陈赓大将时似乎也没了那份“心狠手辣”,竟然公然表示自己愿意既往不咎,而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陈赓大将继续回到国民党的队伍中来。

“陈赓,性命安危第一,你还是跟蒋委员长认个错吧。”

上海警备司令里,陈赓大将昔日的朋友纷纷过来跟他交流,也希望借此促使他完成所谓的“弃暗投明”。

但没想到面容消瘦、隐约间可见虚弱之意的陈赓大将异常坚定地表示,

“我没有错,这个你们口中的错,也认不得。”

所谓的服软认错,当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一句话,陈赓大将倘若真的为了保全性命而求情,恐怕紧接着蒋介石就会询问他共产党的一应机密,乃至于逼迫他亲手屠戮我党同志,以证决心。

“当初的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共同建立的,东征、北伐战争也是国共合力的结果,我们建立军校、搞革命的初衷是打倒军阀、驱逐外虏,哪有像他那样向伙伴挥刀的道理?为独裁而屠戮同胞,错的是他蒋中正!”

虽身处牢狱之中,却难掩英雄气概,陈赓大将以言语捍卫着属于我党同志的正义,而那些来劝诫他的、在国民党任职的同学们却是一个个面红耳赤、坐立难安,最后也只得挥手告别,仅留下陈赓大将在警备司里安之若素。

就当时情况而言,陈赓大将已然是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可彼时正在指挥第四次围剿的蒋介石,在得知了陈赓大将的情况后,非但没有恼怒的下令杀死他,反而亲自从战场上赶了回来,言行恳切的与陈赓大将展开了一次深谈。

“陈赓,回到国民党里来吧,这里的职务任你挑,你想干什么干什么。”

蒋介石给陈赓大将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而陈赓大将看着蒋介石一眼,紧接着洒然一笑、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

遇阻的蒋介石只能离开。

而没过多久,我党就展开了紧急营救行动,在蒋介石的“默许”下,将陈赓大将成功救走了。

在被捕期间,陈赓大将罕见地没有遭到国民党的任何虐待,而这都来自于蒋介石的一声叮嘱。

在被严厉拒绝后,当时的蒋介石非但不羞恼,反而默许我党将陈赓大将救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不得不提陈赓大将对蒋介石的“救命之恩”了。

千里走单骑

1903年,陈赓大将出生于湖南湘乡市,仅13岁的时候他就投笔从戎、加入了湘军鲁涤平部,在四年间陆续参与了对吴佩孚、张敬尧以及赵恒惕等大军阀的讨伐行动。

18岁的时候,他离开军队再次进入业余中学学习,并于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正式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也就是蒋介石的“学生”。

1925年10月,蒋介石带领黄埔军校的学生展开了东征,也就是讨伐陈炯明。

东征一度非常顺利,可是在国军第三师进军华阳时,却遭遇到了困难。由于当时的国军久战不克、反遭钳制,士气低落之下,许多老兵竟然当众逃跑,给部队引起了一股溃散之势。

蒋介石彼时正春风得意、自诩英明神武,因此也就带着警卫就跑到了前线去当督军了,却没想到此举非但无用,反而将他自己陷入了险境。

部队溃散如潮水,其实根本不是蒋介石三言两语就能遏制的。

当时年龄不大的陈赓大将看得非常透彻,直接对蒋介石表示,

“我们已经被敌人环形包围了,此时腹有顽抗无用,唯有更换地形才能够进行反击。”

陈赓大将说的已经算比较委婉了,有了台阶下的蒋介石也不犟了,跟着陈赓大将就往山下跑。

可敌人穷追不舍、根本不给蒋介石反攻的机会,顺便还将逃亡的部队越打越散,以至于蒋介石的身边最后仅剩下陈赓大将一个人。

穷途末路之下,蒋介石一时受不了这个打击,竟然想要自杀,以求“杀身成仁”,还是陈赓大将百般劝阻才让他打消了心思。

可问题又来了,跑了一会后蒋介石已然是喘息如牛、面目赤红,以至于陈赓大将只能背着他行走,遇山翻山、遇河渡河,硬生生的是给他背出了一条“活路”。

仅此一役,当时陈赓大将是彻底在蒋介石的心里留下了“忠诚可靠”的印象,再加上他本身作战就极为骁勇、善谋,以至于他很快就成了国民党里的重要干部、蒋介石眼前的红人。

蒋介石有多么重视陈赓大将呢?

这从当时国民党二大召开的时候,蒋介石特意将陈赓大将选为湖南学生代表就看得出来。

彼时的“黄埔三杰”里,蒋先云倾向我党、贺衷寒不受重用,唯独陈赓大将炙手可热、功名利禄尽在眼前,以至于当时包括蒋介石在内的许多人,都觉得陈赓大将会成为国民党的拥护者。

可谁也没想到,陈赓大将根本不看重这些。

事实上,陈赓大将早在1922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了,在国共合作时期,他的确可以救蒋介石于危难之中。

可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暴露独裁意图的时候,陈赓大将是想也没想就离开了蒋介石。

从没料想到陈赓大将如此坚决的蒋介石却懵了,以至于才会有了后来多次招降陈赓大将的故事。

国之大将,江湖侠气

纵观陈赓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他不仅跟“杀意颇重”的蒋介石相处得不错,跟“格局很大”的毛主席、“态度强硬”的彭老总以及“要求严格”的周总理也都处的很高,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55年授勋的时候,主席甚至主动跟陈赓大将开玩笑,足可见其关系之亲近,

“怎么样?跟着我比跟着蒋介石好吧?大将军衔!”

彭老总与陈赓大将多次并肩作战,可以说是关系也颇为契合,在其他人面前,彭老总可能显得暴躁易怒,可偏偏在陈赓大将面前的时候,彭老总总是乐呵呵的,至于周总理,更是曾经当众说过一句话,

“陈赓是我最看重的两个将领之一。”

那么为什么陈赓大将跟谁都能合得来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他的少年经历中找答案。

前面我们也已经提到了,陈赓大将在13岁的时候就弃笔从戎,毅然参加了湘军,可见其颇具侠义之心,而这也是他后来离开湘军的原因。

彼时的湘军,虽然在四处打军阀,但是其内部也很混乱、时常可见压迫欺凌之事,陈赓大将看不过去又管不了,自然就只能选择离开。

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颇具江湖侠气的陈赓大将在离开湘军后,最终选择了去长沙读书,而因为志趣相投,他很快就与何书衡、毛主席等人交上了朋友,在平日的生活里探讨救国救民之策。

而这里也可以解释,为何后来蒋介石死始终都无法将陈赓大将拉到国民党阵营里了——从根子上看,陈赓大将就是注定要与毛主席等人走上一条道路的。

与此同时,江湖任侠还有两个特点,“讲义气”以及“玩得开”。

当初正值国共合作,所以本质上来说蒋介石与陈赓大将算得上同一阵营,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豁出命去救下了蒋介石;后来还时常有人对他开玩笑说道,

“你要是当时不救蒋介石,或者杀了他,我们是不是就不用内战了?”

陈赓大将是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果断回答道,

“那我岂不是成了叛徒?”

这当然只是个玩笑,纵然是没有蒋介石,以当时的背景来看,也会有其他的人出现,而陈赓大将的回答正直中又不失风趣,颇有趣味,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轻松的氛围,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会喜欢和陈赓大将相处。

在了解到了这些内容之后,想必大家也就知晓了陈赓大将与蒋介石两人艰难恩仇纠葛,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陈赓大将去世后,蒋介石会那么心绪复杂,沉重哀悼,甚至直言没有他就没有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受... “偓佺”,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以此为名,寄托对孩子长寿、拥有非凡能力和智慧的期望,杨佺期不负弘农杨氏...
原创 李... 导言 相信看过《亮剑》的小伙伴都知道,李云龙除了旅长都不怕,这位旅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将陈赓。 01 ...
原创 李... 李世民和朱元璋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奠基人。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也是唐朝统一天下立下功劳最...
原创 世... 布尔战争,是十九世纪末期,作为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国,与南非地区由布尔人建立的两个殖民国家之间爆发的一场...
原创 松...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公元7世纪时的赞普,虽然其功绩在吐蕃历代赞普之中,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却是所有赞普之...
原创 晚... 明朝冯梦龙在《古今谭概·无术部》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晚唐魏博节度使韩简没有文化,以听不懂文人说话...
原创 晚... 我们如果说到清朝的大贪官,肯定很多人都会想到和珅,这个人还是很机智的,不然伴随在皇帝身边那么多年,怎...
原创 钱... 多年后,钱学森回忆起自己与传奇大将陈赓的会晤,曾感慨地说:“只这一问一答,竟决定了我后半生的命运。”...
原创 他... 元朝时期,宣政院的设立,标志着西藏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清朝时期,为了巩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也采...
原创 8... 1988年的一天,中南海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几位身穿军装的老同志们围坐在一起,脸上尽是担忧的神色。而...
原创 黄...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后,从华中增援淮海战场的国军第12兵团,被我中野全军与华野一部围歼在双堆...
原创 只... 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帝国,其著名之处在于,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曾经几乎占有整个欧洲的帝国。虽...
原创 隋... 文 / 子玉 秦朝和隋朝很像,同样结束了大分裂,同样是二世而亡,但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本质来说...
原创 德...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是一战前欧洲六大列强中的三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三国达成了相当亲密...
原创 他... 1988年,编撰人员王爵英在整理档案的时候,发现了一份无人查收的《革命军人立功喜报》,这份喜报的主人...
原创 著... 文 | 雪忆柔 上回忆柔和大家谈到,池步洲是第一个破译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密电的人。在他之前,这份密电...
原创 长... 从1243年开始,大蒙古国与南宋之间的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之前,蒙军大多是在秋季南下攻宋,再于第二...
原创 大... 清代有一部长篇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名为《说唐演义全传》,讲述了自隋末农民起义开始,一众瓦岗英雄们风云聚...
原创 楚... 楚国是西周册封的诸侯国之一,在西周建立之初便已经存在。然而楚国与西周的关系算不上融洽,首先因为地处边...
原创 周... 1949年9月在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上,当周总理宣布了傅作义的任命决定以后,傅作义先是情绪激动地掩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