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中的真实故事:1951年2月末,为了解决前线困境,彭德怀紧急回京,后直闯毛主席卧室,痛述志愿军艰苦程度已超过长征时期,之后又在中央会议上,当着周恩来面猛拍桌子,痛骂在场许多领导“推诿搪塞”......
自从1950年10月19日入朝后,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志愿军接连发起三次大规模战役,成功击溃了麦克阿瑟的嚣张气焰,将“联合国军”一路赶到了三八线以南,然后更是在1951年1月4日光复了汉城。
然而,国人看到的只是报纸上的“形势一片大好”,看不到的实际情况是,志愿军战士们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危机。
首先,在前三次战役中,志愿军作战伤亡已经高达5万余人,因疾病、冻伤、逃亡等减员也已经超过4万人,首批入朝的6个军(38、39、40、42、50、66),已经陷入青黄不接的状态,部队战斗力已经是肉眼可见地急剧下降。
其次,志愿军正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后勤危机。
武器、弹药、粮食、冬装等物资,统统要靠国内供应然后运到前线,但事实是,在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其中有40%的物资还没等运到前线,就已经被炸得稀烂了,真正到战士手中的物资其实少得可怜?。
许多战士们的棉衣经过长期作战,已经变得破烂不堪,甚至有些战士连鞋袜都没有,“其艰苦程度已经超过了红军长征时期”(彭德怀1951年2月末回京开会时说的原话)。
?因此,这样的困境如再不及时解决,恐怕会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
彭德怀深知,关于这种困境的严重性和利害关系,几封电报是根本讲不清楚的,因此,他决定紧急回京,面见毛主席,请求中央解决这些?问题。
彭德怀性子急,心里有气就憋不住,志愿军战士困难成这样子,国内对此却鲜少了解,他心里真是比谁都难受,开头提到的彭德怀对着毛主席周恩来大发脾气,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发生的。
1951年2月16日,彭德怀发电报,请求回京?当面汇报。
“我拟乘间隙,遵照前电利用月夜回中央一次,面报各项。如同意,我拟21日晨到安东。为争取时间,请聂总备专机在安东等我,以便当日即可到京,如何盼复。”
(注:聂总指聂荣臻,当时他是军委代参谋长。安东是中朝边境的一座小城,彭德怀入朝、离朝都必须在这里经转。)
次日,毛主席回电表示同意彭德怀回京。
2月20日深夜,将前线指挥权委托给副司令邓华后,彭德怀仅带着一个参谋和两名警卫员,就趁着黑夜出发了。
冒着被敌人轰炸的危险,他们乘坐吉普车一路向北疾行,终于在21日早晨安全抵达了安东?。吃完早饭,顾不上休息片刻,彭德怀几人又迅速登上了飞机,直奔北京中南海。
2月21日中午11时左右,飞机中途停靠沈阳进行加油,据当时在场迎接的郭瑞乐(时任东北军区办公室主任)回忆,
“记得1951年2月,彭总第一次由朝鲜回国,天气还很冷。他从安东乘飞机在沈阳机场降落,下机后我们看到彭总很疲劳,请他到休息室去吃饭和休息。但他说:‘我不休息,你们别管我!’我们看着他那急躁的情绪拒不进休息室,既不吃饭也不喝一口水,我们心里都很不好受。他就站在飞机旁,等飞机加完油就立即飞往北京了。”
2月21日下午1点左右,飞机抵达北京。然而等赶到中南海后,彭德怀却被临时告知,毛主席不在中南海,而是在玉泉山的静明园。
彭德怀听后十分生气,又坐上吉普车往玉泉山赶。
一到静明园,彭德怀径直就往里“闯”,毛主席秘书和警卫员赶紧拦住他,表示毛主席还在睡午觉,建议彭总先去休息,等主席醒了会第一时间告知。
但是彭德怀哪里等得了,他一把推开秘书和警卫员,大发脾气喊道:“我有急事要向毛主席报告!”
随后,彭德怀有些生气地直接推开房门,走到床边就将毛主席唤醒了。
毛主席醒来看见是彭德怀,心里很清楚他的暴脾气,就没说什么,然后一边穿衣服,还一边打趣说:只有你彭老总才会在人家睡觉的时候闯进来提意见。
之后,毛主席听说彭德怀还没吃午饭,又命令其必须先去吃饭,否则他就不听汇报。
无奈之下,彭德怀赶忙去食堂吃了点午饭,后又迅速返回了主席旁边。
然后,彭德怀迫不及待从头到尾详细汇报了目前朝鲜战场的情况,后着重讲述了志愿军亟待解决的一些实际困难。
在说到志愿军战士们生活艰苦的时候,一向刚硬的彭德怀也不禁湿了眼眶,声音哽咽地向主席汇报:
几十万志愿军在前线没有粮食吃,更谈上什么蔬菜供应,断炊现象经常发生,许多战士因为营养不良,导致体力急剧下降,更有许多战士因为长期缺乏维生素,而患上了夜盲症,但他们依然还在坚持战斗......
毛主席一边吸烟,一边听彭德怀汇报,他也没想到前线竟困难成如此地步,遂沉思一会儿安慰道:
“根据现在情况看来,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
听到毛主席这一番话,彭德怀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心里的思想压力实在太大了,毛主席这句话,也将极大缓解前线将士们的压力?。
同时彭德怀表示,希望中央尽快与苏联方面交涉,早点解决空军援助的问题,前线因为没有制空权、缺少高射炮,已经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毛主席当即表示同意。
2月24日,在聂荣臻和苏联驻华大使馆的安排下,彭德怀同苏联驻华军事顾问进行了深入沟通,提出希望苏联方面能派出两个空军师,来掩护志愿军后方运输线。
结果令人失望的是,苏联军事顾问当即表示,苏联无法派空军参战,只能答应给志愿军援助一批高射炮。
对于苏联方面的“消极”态度,彭德怀感到非常失望,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强国,其竟悍然将自己“置身度外”,但迫于无奈,他当场没说一句话,站起身来径直离开了会议现场。
次日(2月25日),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军委会议,讨论如何支援朝鲜前线,彭德怀在会上再次详细汇报了志愿军当前面临的诸多困境。
对于这样的困境,在场许多人均表示必须尽快解决,但之后在讨论具体如何解决时,后勤部长杨立三、空军司令刘亚楼、财政副部长戎子和等人,却纷纷述起了“苦”: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周年,许多机构还没完全走入正轨,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这过程中,本就因为苏联不派空军而怒火中烧的彭德怀,更是越听越生气,越听越愤怒。
他突然火冒三丈,猛地站起身来,把桌子一拍,怒气冲冲地喊道:
“这也困难,那也难办,你们整天在干什么?我看就是你们知道爱国,难道几十万志愿军都是猪,他们不知道爱国吗?你们到朝鲜前线去看看,战士们住的什么,吃的什么,穿的什么!这些可爱的战士们,在敌人飞机、坦克、大炮的轮番轰炸下,就趴在雪地里忍饥受冻,他们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吗......经过几个月的苦战,伤亡了那么多战士,他们为谁牺牲,为谁流血?战死的、负伤的、饿死的、冻死的,这些都是青年娃娃呀!难道国内就不能采取紧急措施吗?”
说到最后,彭德怀的声音听得出有些沙哑,在场所有人听完都低下了头,默不作声,整个会场陷入一片寂静。
一向爱民如子的周总理对此深感自责,他直接命令在场所有人,各单位领导必须亲自抓,所有部门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保障朝鲜前线的物资供应......再后来,周恩来总理更是亲自上阵,炒制送往朝鲜前线的炒面。
彭德怀此次进京,虽说历经坎坷还做了一些不太合适的举动,但后来事实证明,这一趟是非常有价值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因此得到了快速解决,对减少志愿军伤亡起到了关键作用。
总的来说,宏伟壮阔的抗美援朝,并不是百姓想象地多么简单轻松,他们需要承受异国作战的诸多?不便,?更是为此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然而,就是在这样极其困苦的局面下,志愿军战士们依然坚持战斗,为什么?
我相信支撑他们内心的还是那八个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