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德国二战时真的不能先拿下英国再打苏联吗
迪丽瓦拉
2025-07-07 22:03:59
0

德国在二战时,没有登陆英国而是进攻苏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德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德国在战争时必须要面临两线作战。不光在二战时,在一战和之前的很多次战争中也是如此;2德国的面积较小,资源有限,石油匮乏,军国主义盛行,无法和美、英、苏等大国长期拼消耗,做事时更重回报,所以德国人的赌徒思维特别严重,长期战略不足;3.德国在性质上更偏向于大陆型国家,善长打陆战,国内的实权派容克贵族都是地主出身,所以陆军远比海军强大,不善长和英国打海战和登陆作战。

一.德国的地理位置非常不利,位于欧洲大陆的中部,国际形势非常险恶。

德国西面和法国相邻,东面和俄国接攘,两个大国都对它有非常大的制约。德国的西北面和英国隔海相望,英国的强大不言而喻,可以在海上对德国构成封锁。

在这种处境中,德国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整个中世纪和19世纪的前中期,德国都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有几百个小公国构成,有一个名义上的政权叫“神圣罗马帝国”,和中国东周时的周天子相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没有实权,后来这个政权还被拿破仑给灭了。德国境内比较强大的邦国就是我们在历史课本上提到过的奥地利和普鲁士。

从历史上看,欧洲各国从中世纪到近代化,就是国家统一集权的过程。我们现在看欧洲并没有统一,还有很多国家。在中世纪时,欧洲的国家更多,英法德意境内都是分裂的。所以到了中世纪以后,哪个国家能够统一,就能有统一的行政、司法和国内市场,就能够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英法在这条道路上走到了前列,英国在13世纪以后通过司法逐渐走向了统一,法国也在波旁王朝时逐渐强大,到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时,削弱了国内贵族的力量,建立了以行政为基础的中央集权,成为了统一国家。到了16世纪以后,俄国也不断崛起,以莫斯科公国为基础迅速扩张,到18世纪彼得大帝时,建立了较为强大的国家。

周围的国家都强大起来了,而德国还处在中世纪的割据状态,奥地利长期作为德意志邦国的老大,后来16世纪普鲁士崛起,和奥地利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奥地利虽然名号较大,但是力量一直不足,不能完成德国的统一。所以统一的德国的重任就落到了普鲁士的肩上。

从以上内容我们就可以看出,普鲁士在崛起时就受到了周围英、法、俄等在大国的限制,又在德意志内部和奥地利竞争,所以发展空间特别狭小,陆地是想发展都困难重重,更不要说去发展海军了。当然我们都知道,德国人一直以正统的日尔曼人自居,一心要复兴自己的伟大国家。普鲁士本来就是由条顿骑士团建立,军人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在建国后更是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虽然如此,普鲁士也曾经屡战屡败,七年战争时甚至险些被灭国。到了拿破仑战争时,普鲁士更是一败涂地,被法国占领了一半的领土。普鲁士只好和俄、奥勾结瓜分波兰。战败后的普鲁士痛定思痛,奋力改革,大胆创新,在19世纪中期快速发展。到了1870年,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打败了老对手法国,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虽然德国实现了统一,但它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非常恶劣。老对手法国一直想报普法战争之仇。英国和俄国看到德国的崛起,肯定会加以限制。就这样,英、法、俄三大国就结成了协约国,德、奥结成了同盟国,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德国战败,遭遇了丧地赔款的结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国的国际环境极端险恶,弱小的时候会受强国欺负,强大了以后又受东、西两面大国的合力攻杀。

二.德国面积较小,资源匮乏,导致无大战略思维,只能以战养战。

德国的周围强国林立,导致它领土较小,资源当然有限。德国要发展,实现工业化,就必须要占有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在这些方面,英国和法国是通过占有庞大的殖民地来发展的。可是德国发展太晚,海外的殖民地大部分都被英国和法国分割了,为了争夺殖民地,德国和英法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从德国统一直到二战结束德国战败,才逐渐缓解。

德国的国土面积较小,钢铁和煤炭资源还算丰富,但石油的储量非常有限,这也构成了制约德国战争能力的一个最大的短板。一旦德国发动战争的规模过大,就要面临能源不足的困境。由此,德国在作战时就不可能有长远的战略,因为长远战略要靠足够的资源才能支持。德国最好的选择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去攻打可以获得更多资源犹其是石油的地方,攻打法国等西欧七国,可以获得很多这些国家已经储在的石油。欧洲最大的油田在罗马尼亚,年产量在1000万吨,德国控制了罗马尼亚,可以缓解石油不足,但也远不能解决石油危机。还需要不停地用以战养战的方式去解决。

三.德国为什么没有强行登陆英国,而是进攻苏联,也和德国的陆军传统有关。

如果德国全力应战英国甚至在英国登陆,就要全力发展海军。这样就和德国陆军的至上的传统相违背。德国本来就是一支陆军的军人建立起来的国家,陆军在德国享有统治地位。德国的实权派容克贵族都是地主出身,这些人中的子弟组成了德国陆军的核心,叫军官团,这在德国已经有几百年的传统。德国是大陆型国家,地主和陆军相互依存在所难免。

德国如果全力发展海军,就会发展出新的军人体系,因为海军和陆军的差别太大了,需要接受更多的人进入统治阶级,这在容克地主看来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要知道在一战时,德国对付法国缺少三个军团,就因为在容克贵族里面找不出足够的人来担任军官,所以没有组成。看来德国人这可战争不利些,也不让能非容克贵族之外的人来介入军官团。全力发展海军更是通不过了。即便如此,为了和英国作战,德国还是发展出了海军,但主要是造潜艇,去攻击英国的商船,让他们无法补给,并不是为了和英国在海上决战。另外,即便德国真的大力发展海军,占领了英国,也是不划算的,因为统治英国的成本太高,而且在英国本土并不能获得很多石油资源以补充自己。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打败英国会强烈刺激美国人,有可能迫使美国对德开战,这在希特勒看来是一定要避免的。所以,我国可以看出德国不全力攻打英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相比之下,德国攻打苏联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前面说过,德国虽然占领了整个西欧,但是英美对欧洲大陆实行石油禁运。欧洲只有一个大的油田,这些石油要发展经济,根本就不足以支持德国军队的长期大规模作战。如果在占领西欧后,德国不能再获得石油补给,那德军的战斗力就会逐渐下降。反观苏联,情况则完全不一样。苏联的石油资源要远胜于西欧,高加索地区有一个大油田,比罗马尼亚油田还要大,其他地方还有众多的油田。在苏德战争之前,苏联虽然经历了大规模萧反,但经济建设一直在进行,军官大换血后,军队的力量也在逐渐增强,而且苏联一定能判断出德国所面临的处境,即使德国不主动进攻苏联,苏联也会进行德国,双方开战是早晚的事。德国在石油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与其坐等他人进攻,不如趁苏联元气未恢复时主动进攻,夺取高加索油田,彻底摧毁苏联的有生力量,或许还能有出路,否则就是坐以待毙。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希特勒放弃登陆英国,主动进攻苏联,是根据德国的国情,做出的相对正确的选择。德国的最终失败主要是因为其国家小,资源匮乏,就像一个屌丝在挑战高富帅,刚开始,屌丝可能会沾点便宜,但是经过长期的消耗,屌丝一定会失败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前言 在清朝的官场体系中,官位品级分明,一品、二品的差距本应明确。然而,这个官场规则似乎在一些职位上...
原创 新... 这是一则发生在抗战时期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在1941年皖南事变后,江南敌后抗日的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6师...
原创 周... “我准备辞去职务了”伟人曾经当着赫鲁晓夫的面这样说到。 对此,赫鲁晓夫小心翼翼的问道“有接班人吗?”...
原创 俄... 持续三年的俄乌血战,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将对全球的战略均衡产生深远影响。 这场旷日...
为何睢阳的得失,成为安史之乱的... 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东平郡王,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起兵...
原创 南... 南北分治:尉迟运守宫平乱,宇文邕出兵灭齐 这消息传入周廷,周主宇文邕乃谋伐齐,亲临射宫阅军讲武,且...
原创 朱... 在明朝洪武年间,皇帝朱元璋以其果断和严厉著称。不论是谁,一旦触犯了法律,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即使是皇...
原创 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政局处于一个相对混乱的状态,不少的人都趁此机会爬上了高位,其中不乏一些投机分子...
原创 皖... 新四军的存在,对于蒋介石来说,始终是心中的痛。蒋介石痛恨有这么强大的一支不是他领导的队伍在他的统治区...
原创 成... 历史上充斥着一些强大的军队,它们以无与伦比的战绩和惊人的勇气闻名于世。其中,秦军、太平军以及成吉思汗...
原创 8... 80岁老太,在博物馆看到一个破旧的针线包,对大家说:这是我的 博物馆珍藏的都是过去的东西,除了价值连...
原创 史... 杜甫有诗句说的好:“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不必说我们后世人了,看来就是唐代自己人也把唐太宗李世民...
原创 毛... 毛主席纪念堂选址 毛主席纪念堂为什么建在天安门广场?从选址、设计到建造,每一处的精心设计都有特别的意...
原创 鬼... 学得一身本事的鬼谷子最开始并没有当隐士,而是选择了入世做官。那么他做的什么官呢,级别如何呢?据相关史...
原创 儒... 前言 汉武大帝盛世,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各显神通,谁主沉浮?“儒墨之争,二千余年,究竟孰优孰劣?”这句...
原创 是... (王潮 形象) 五代十国时,福建地区的初代军阀和开拓者,是王潮。 王潮把福建基本平定之后,病逝,权力...
原创 德... 1991年6月,德国议会在两德统一后举行了一场重要的投票,338票赞成将首都设在柏林,而320票反对...
原创 为... 引言 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绕不开这样两个命题,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个作为旧式农民起义的高峰,一个作...
原创 1... 二战之后,苏联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各方面都可以与美国相抗衡。所以战争结束不久,两国就“不宣而战”,悄...
原创 长... 提到“长征”一词,人们心中最先浮现出的场景,可能大部分都是红军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爬雪山过草地。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