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二十一条》让日本经济下滑内阁下台,袁世凯“爱国”还是卖国?
迪丽瓦拉
2025-07-11 17:02:47
0

现在放在你面前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送给你三万块钱或者送给你五万块钱,你选哪个?大家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五万块钱;而坏消息是现在

让你选择损失三万块钱和损失五万块钱,你选哪个?这时候大概几乎所有人都会疑问为什么我要损失这么多钱?能不能一毛钱都不损失?

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众所周知,世人唾骂。此案已成历史定论,卖国行径板上钉钉这谁也不能推翻。但实际上

日本并未从这个条款中得到太多实质性的好处,反而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使日本时任首相因此下野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劳动果实之后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那个时候他大概还没有称帝的念头。但是搬进中南海之后,在金碧辉煌的照耀下袁世凯很快产生了幻觉着了魔,一心想要称帝。

不管是皇帝还是总统,他们都不希望将国家主权像盗版光盘一样贱卖给外国。但是,皇帝和总统对于国家的责任感是不一样的,这就好比老板和职业经理人的区别一样,老板一般要考虑得长远一点。

日本自清末就一直觊觎中华大地,清朝刚灭亡,袁世凯通过一顿骚操作当上大总统,欧洲的一战也已开始。

那时候世界形势如同好莱坞大片,时时处处都充满了刺激,剧情相当紧凑。日本趁着西方列强都是满嘴狗毛的时候,立刻找到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希望在这个没人理会的空档里抓紧从中国占点便宜。

1915年1月8日,日本驻华代表日置益向袁世凯递交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二十一条》,希望北洋政府在日军的威胁之下能够欣然接受这些卖国条款,并告知

此条约是秘密条约不能外泄,切必须从速签订不得拖延。

袁世凯看完这些在国家主权上大幅割肉条款之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闲庭信步云淡风轻地说道:

这是外交上的事儿,我会让外长跟你交涉的。

日本代表走之后蒋介石边擦汗边立刻召集内阁商量对策。大家骂完日本禽兽不如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袁世凯问段祺瑞以当前军力和国力能抵抗日军几个月,段祺瑞说这哪能啊?这笔账我早就算过,

我们能顶24个小时。

袁世凯又擦了一遍汗,说先摸清日本人的底裤......底线再说。

于是他就派出相关人员跑到日本国内搜集情报,并重金贿赂日本间谍使其反叛调查日方相关情况。

日本方面要求北洋政府尽快签订《二十一条》,人精之最

袁世凯让北洋谈判代表不要一次谈太多条款,每次只能讨论一个条款,并且每周只谈一次。之后的谈判中每次会议前都会要一段时间很长的开场白,会议中安排喝茶的时间几乎都要逼近正经谈判的时间。综合下来,讨论正事的时间也就剩下两个小时。

结果日方计划几天就解决的事情被袁世凯硬生生拖了三个月,其中袁世凯派出的探子和策反的日本间谍最终给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报:

日本内阁给出的《二十一条》并没有经过他们的御前会议商讨,也就是说,他们的天皇并不知道此事。

这就好比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做出政绩,瞒着上边挪用公款违规操作,如果事成了上边自然不会追究,但是在挪用公款的时候被检举发现,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袁世凯大喜过望,原本按照日方要求此事要秘密进行否则就怎么怎么着,现在看来日方就怕见光。于是

袁世凯就立刻安排人秘密散布《二十一条》的消息。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全国上下很快就都知道了卖国的二十一条,

于是各地游行示威兴起,民众普遍抵制日货声讨日本

。这个消息很快就让蒙在鼓里的日本天皇,和同样蒙在鼓里的欧洲列强以及美国都知道了。

美国基本没有参与一战,表示有工夫参与一些闲事儿,它把一只脚插了进来,声称要维持公正。于是中日谈判又重新开始,结果又谈了一个月。

日本方面终于看清楚了袁世凯的圆滑,这样谈下去谈到天皇驾崩也未必会有个结果,于是二话不说就向中国沿海增兵,并给出最后通牒:

二十四小时内给出答案,要不然就过招

袁世凯眼见实在滑不过去,就把修改过的二十一条交给了日方。但是这个修订版的《二十一条》和当初日本起草的《二十一条》已大不相同,

里面对于一些侵犯主权的重大事宜暂时搁议日后商榷,对于其它条款大幅修改,最终交给日本有实质性内容的只有十二条。

这十二条当中真正有用的其实只有一条,

就是把旅顺和大连的租期延长至99年,其它的十一条看似是干货,后来证明袁世凯在技术上一通操作就把这些条款变得形同虚设。

其中一个条款规定日本人可以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和汉人混居,袁世凯表面上答应,实际上

日本人只要离开自己的住所就会遇到各种不安全,后来他们只能蜗居在家里不敢出门。

还有一条规定,北洋政府在上述地区必须雇佣日本的军事政治经济顾问。北洋政府确实雇佣了日本顾问,但是

都是发点工资从来不让他们真正参与正事,这个条款只是让日本人多收入了几个人的工资而已。

日本政府处心积虑整的这个准备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最终在中国几乎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关于旅大延长的租期实际和没有延长一样,后来时局动荡这些条款都没有作数。

由于国内长达数月的抗日活动,日本经济遭到重大损失。

《二十一条》始作俑者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因为搞这么大的事没有跟老板天皇商量,违了规也没把事儿办成,最终领着内阁一帮人马全部下野。

当然,袁世凯绝不是为了民族国家考量,他只是不想当一个溥仪一样的伪皇帝。

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哪个皇帝希望不管翻哪个牌都有人在旁边监视?

袁世凯作为人精,即使做到了让日本人几乎得不到任何好处的情况下,依然

成为了全国人民声讨的“卖国贼”。没错,中国人民向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国家主权民族大义上一向不讨价还价的,

虽然当时中日力量对比远不如甲午海战时期和七七事变的时期。

反对《二十一条》的爱国运动不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也把矛头指向了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政府。民间压力巨大,同时南方又有孙中山先生的武装斗争,袁世凯倍感虱多不痒。

1915年底,袁世凯丧心病狂地宣布称帝,之后他成功地成为了全民公敌,引来了万箭穿心。83天之后,袁世凯在绝望的尿毒症中死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进攻宋朝,迫使宋朝在压力下寻求和议并撤兵。然而,仅...
原创 孙...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传说,这些传说背后所蕴含的真实情况,往往需要通过出土的文物来...
原创 后... 在后梁时期,建立了侍卫亲军,作为君主的亲兵力量。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认为,侍卫亲军可以看作是君王自...
原创 朱... 时光回溯至公元1398年,中国南京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朱元璋,历史上著名的明朝开国皇帝与杰出统治者...
原创 曾...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清末的历史人物中,曾国藩和洪秀全无疑是两位非常重要、紧密相连的角色。太...
石应康自杀,「阚全程被抓」,两... 中国有两个标志性医院,华西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有两个标志性人物,石应康和阚全程。 1993...
原创 老... 在1890年代的新加坡,一个不经意的侧 glance,仿佛让人回到了一个宁静的小渔村时代。那时,海风...
原创 东... 东汉自公元25年建立至220年灭亡,历时196年。在这一不到两百年的历史中,东汉共出现了14位皇帝。...
原创 唐... 明朝的辽东都司,面对女真、北元(鞑靼)和朝鲜三方的夹击,实际上犹如明朝的一只强大拳头,而其“腕部”则...
陶渊明辞官隐居的人生抉择 陶渊明辞官隐居的人生抉择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的世家门庭,自幼浸润在诗书礼乐的雅致氛围中。其家族曾以仕...
原创 司... 首先,大家对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应该早有耳闻,而他在那一刻心中困惑的念头,究竟是老天爷会不...
原创 三... 徐庶的悲剧 在刘备进入荆州后,他广泛结交民心,因其仁德之名声在百姓中流传甚广。而徐庶看到刘备的仁德...
原创 隋... 隋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英雄豪杰纷纷崭露头角,群雄割据,战火不断。在这片男儿雄图的时代,虽然大多数传...
原创 秦... 在漫长而丰富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嬴政无疑是那颗闪耀的明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故事,而他所选用的自称“...
原创 刘... 刘璋之所以最终败给刘备,根本的原因在于刘璋本人的能力实在太过于平庸。在那段乱世中,除了他自身的无能,...
原创 1... 1363年4月,诸暨城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仿佛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这个看似平凡的城市,却因一场突如其...
原创 武... 武则天一生深谙权谋与智慧,而最终却被张柬之这只似乎不起眼的“老公鸡”反戈一击,造成了眼盲的结局。许多...
原创 若... 吕蒙“白衣渡江”这一传奇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襄樊之战。吕蒙凭借巧妙的战术,成功偷袭了关羽,最终为东...
原创 三... 通过历史老照片,感受百年的风云变幻。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我将继续与大家分享一些珍贵的老照片。 ...
原创 百... 前言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蜀汉四英的勇猛和智慧一直为人称道,而其中董允更是被百姓传颂为英勇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