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昌起义5位领导人,排序大有讲究,另有3位幕后英雄鲜为人知
迪丽瓦拉
2025-07-13 16:33:48
0

作者:相忘于江湖

一、领导人排序,周、朱皆不满

众所周知,南昌起义的5位领导人是周、朱、贺、叶和刘。

周就是南昌起义的组织者周公,朱是第4军军官教导团团长朱老总,贺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贺老总,叶是南昌起义的前敌总指挥叶挺,而刘则是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团长刘伯承。

这一流传很广的领导人排序,是在1959年才最后确定的。

1957年建军30周年之前,权威媒体拟刊文庆祝,并将南昌起义领导人排序上报,依次是周、朱、贺、叶。没想到,当朱老总和周公看到这份名单后,都表示不同意。

朱老总不满意的是自己的排名太前,不应在贺老总和叶挺将军之前。

一向宽厚的朱老总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南昌起义发起时,自己的军官教导团只不过500多人,并不是起义军主力,而且做的也是一些牵制敌人、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辅助工作,应该排在贺、叶之后。

和德高望重的朱老总看法略有不同的是,周公认为南昌起义领导人还应该加上一位:暂编第15军军长、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团长刘伯承元帅。这样一来,就形成了5位领导人的说法。

1959年,又有公开报道和声明称周公领导了南昌起义,为了以正视听,周公就以公开名义对南昌起义5位领导人顺序做了正式批示,周、贺、叶、朱、刘的排序从此确定下来。

二、五位领导人的排序讲究

那么,周公为什么能位列南昌起义领导人的第一位?

这还要从周公的历史地位说起。首先,周公和主席、谭平山、李立三、恽代英等人都是最早提倡武装斗争的领导人之一。大革命失败以后,陈独秀被莫斯科免职,张氏、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和周公被莫斯科代表鲍罗廷指定为5常委,共同负责日常工作。

随后的八七会议,周公、主席、张太雷等被指定分别发起武装起义,也就是南昌、秋收和广州起义。而周公是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5人组的负责人,因此排名南昌起义第一位当之无愧。

贺老总排名第二有几点原因:一是20军是南昌起义主力军,而军长贺老总有很强的号召力;二是贺老总虽然不是组织成员但非常拥护组织的决定,三是周公全权委任贺老总担任起义的总指挥。

叶挺将军排名居第三,一是其职位是11军副军长兼24师师长,比贺老总略低;二是叶挺当时已是组织成员,从团结贺老总的角度出发甘当副手;还有一个不是原因的原因:叶挺将军没有贺老总性格外向。

至于朱老总和刘帅的排序,朱老总在南下潮汕、湘南暴动和井冈山会师以后,已经是“朱毛红军”的代表人物,更是我军的总司令。所以,强如“军神”的刘帅,应当排在后面。

三、南昌起义的幕后英雄

当然,南昌起义5位领导人都是从军事角度来衡量的。

实际上,作为我军建军起点的南昌起义能够发动,也是经历了很多的阻碍和波折,多亏幕后还有很多无名英雄在默默奉献、添砖加瓦。贡献最大的3位幕后英雄,当属李立三、恽代英和谭平山。

大革命失败后的7个月内,我党成员的数量就从6万人骤降到1万多人。与此同时,全国城市工会会员也从1927年4月280万锐减到不足10万人,17个省940多万农会会员所在组织也被陆续取缔。

在白色恐怖下,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性如烈火的李立三。

李立三是湖南醴陵人,曾用名“李隆郅”,他组织过留法勤工俭学,因为脾气火爆、敢想敢干,人送外号“坦克”。安源路矿大罢工,年仅23岁的李立三不惧敌人的暗杀,带领工人取得了胜利。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还专门谱写了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劳工记》:

工人受苦难尽表,有一英雄天下少。名号隆郅李先生,出洋法国转回程。

年纪只有二十四,祖籍湖南醴陵住。他从长沙到萍乡,要救工人出牢墙。

1927年7月20日,李立三在第一次九江会议提出南昌起义,聂荣臻、叶挺、谭平山、恽代英等人同意。李立三舍近求远,是因为九江三面环江还有唐生智主力,而240公里外的南昌城内空虚。

四、早期的军事家恽代英

南昌起义的方案,瞿秋白向临时中央和鲍罗廷汇报后开始筹备。

起义时间,暂定于7月28日晚准时举行。但是,关键时刻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参加军事会议,第20军和11军24师同时调往德安。实际上,这是张发奎精心策划的一个“鸿门宴”。

危急时刻,第4军参谋长叶剑英在九江甘棠湖“小船会议”向贺龙、叶挺紧急通报,决定起义部队马上开赴江西南昌。同时,周公和聂荣臻秘密约定,南昌起义一旦成功,马上向九江发一趟火车。

1927年7月27日,张氏来到九江召开会议,反对南昌起义。此举遭到一向温和的恽代英强烈反对,并表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没有什么可以继续讨论的了,谁要阻止南昌暴动自己誓死反对。

恽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父母都生在官宦之家,从小接受教育较好,在中华大学期间还创办了互助社。恽代英领导过五卅运动,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教官、

武汉中央军政学校政治总教官。

马日事变后,恽代英带领独立师配合叶挺所部一举平息了夏斗寅叛军。

恽代英被誉为“早期的军事家”,后来朱、毛被要求调离的时候,主席就表示:如果一定要调走朱毛、一定要恽代英和刘伯承来指挥红军。由此可见,恽代英当时的知名度有多高。

南昌起义的建议,就是李立三、邓中夏、恽代英等人提出来的。而恽代英和李立三作为前敌委员会5位委员之一,他们的坚定态度对张氏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震慑。尤其是平时非常和气的恽代英,轻易不会否定别人的意见。会后,南昌起义的日期改为8月30日。

五、谭平山冲冠一怒要绑人

7月27日,周公和刘伯承等人也陆续到达南昌。

前敌委员会设在江西大旅社,前敌委员会谭平山、李立三和彭湃也陆续赶到。

谭平山是革委会主席,是这一组织的真正负责人。

7月29日,张氏从九江接连发来两封电报,再三警告慎重从事,等他第二天到南昌再做最后决定。第二天清晨,周公陪同张氏、恽代英走进了南昌起义指挥部江西大旅社。

张氏的反对意见,是成功把握不大,如果一定要起义也要征得张发奎的同意。

这一无理取闹的行为,遭到了前敌委员会5位成员的一致反对。李立三和澎湃表示继续举行,起义负责人周公向来待人温和,这一次罕见拍了桌子,他表示如果叫停南昌起义,自己马上回汉口去。

恽代英警告张氏:“如果你继续动摇人心,我们就把你开除出去!”

态度最激烈的还是谭平山,他喊来卫兵把张氏捆起来,还对一个师长说:“他再反对,就一枪毙了他。”

谭平山是同盟会元老,“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兼跨两党的重要人物,南昌起义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张氏在晚年的回忆中,对当年的谭平山还是记忆犹新。

谭平山“冲冠一怒”虽然让南昌起义顺利进行,但也因此被两个党先后开除。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或许是卫青与霍去病的光芒太过耀眼,所以成了李广难以封侯的关键原因之所在;细细推敲之后便会发现,这样的...
湖南博物院辟谣展品被盗 今年是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 发掘50周年 湖南博物院特别推出 “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 ...
原创 索... 索马里历史:索-阿边界的确定,其实是被英国人“出卖”了 关键词:保护条约、索马里北部泽拉 前因:索马...
原创 毛... 1952年10月26日晚间,一辆专列缓缓驶入济南火车站,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地上将许世友,到此刻才知道来...
原创 三... 三国演义可谓是耳熟能详,关羽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关羽的实力是毋庸置疑,劈华雄、斩颜良、诛文丑的事迹...
原创 仙... 导读:在通常的认知中,一个修真国若要从三级晋升到四级,是需要有化神修士居住这一必要条件的,然而赵国在...
“三星堆”现身徐汇?原来是……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作为古蜀文明的标志性文物,自出土以来,其手中所持物品一直是公众讨论的热点。在西岸漩心...
原创 赵... 冷兵器时代的两军对垒是进攻和防守,廉颇的赵军在对攻中打不过秦军,廉颇进入防守是正确的,不然秦王也不会...
陆成秋:与“祖先”对话得偿所愿 坚守15年终与“郧县人”相遇 陆成秋:与“祖先”对话得偿所愿 陆成秋(左)和同事在考古方舱内成功...
原创 溥... 1912年,清廷颁布《退位诏书》,宣告溥仪退位,封建统治至此结束。退位后的溥仪及其皇室成员被允许继续...
为何新中国一五计划修建的铁路,...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 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虽然得...
原创 1... 1976年9月9日,这一天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全国人民都沉浸巨大的痛苦之中,全世界也在这天哀悼一件事情...
原创 黎... 阅读前请加 关注 ,谢谢看官老爷! 成功学大师传授的成功秘诀,如敢于决断、挑战弱点、突破困境、抓住机...
原创 顺...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
原创 “... 生死之事,在中华封建文化之中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像是每年的清明节或是亲人的祭日,人们即使再忙再累...
原创 讨... 1984年春天,《红二十五军战史》编委会扩大会议,在北京拉开了热烈研讨史稿的序幕。 与会者们,都是原...
原创 中...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国可谓是人才辈出,各领风骚。既然是各领风骚,那么千百年来,有哪些人的智商是最高的呢...
原创 抗... 抗战时期,抗大、党校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不少人才,大多数干部都在抗大或者党校学习过。可要想进去,是有“门...
原创 1... 提到边疆,人们能将各种各样的边塞诗娓娓道来,提到近代的边疆却时常倍感屈辱,因为极贫极弱的清王朝,在列...
原创 唐... 唐玄宗,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和毁灭者,在历史上属于前明后暗都很极端的人。他一生共有29个女儿,这些孩子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