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老二”并不难,苏联6个教训启示我们:最怕“窝里斗”
迪丽瓦拉
2025-09-20 20:02:11
0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迅速分化为两大阵营: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另一方则是以苏联为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标志着冷战时代的正式开启。在冷战期间,美国始终自诩为全球霸主,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科技水平,美国的确具备压倒性的优势。尽管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曾进入一段相对低调的时期,但这更多是因战争消耗所致。

一、无奈之举

众所周知,美国有着“打老二”的惯例,任何有望挑战其霸主地位的国家,最终都会被美国设法击败。比如当年日本经济即将超越美国时,美国便通过各种手段设下陷阱,拖垮了日本经济。然而面对苏联这一强劲的“老二”,美国却一度束手无策。

在冷战期间,美国的目标明确,就是要瓦解苏联。苏联作为全球第二大强国,虽然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但整体实力仍稍逊一筹。毕竟二战后,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获得了巨大利益,吸引了大量科技和人才流入美国本土。美国能够称霸世界,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和历史条件。除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美国本土几乎未遭受过大规模战争破坏,使得其经济基础异常稳固。就像一个长久未遇挫折的家庭生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二战期间,美国通过军火和物资的销售赚取了巨额利润,甚至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前,还向日本出口武器装备。当美国真正坐稳世界第一把交椅时,未曾预料到苏联会迅速崛起。作为霸主,美国自然竭尽全力压制苏联崛起。苏联则集中全国力量,拼尽全力追赶并试图超越美国。

苏联解体后,相关资料揭示美国对苏联进行了多种“阴谋”手段,外界称之为“和平演变”。其实,这种演变是美国的无奈之举——美国发现无法通过武力击败苏联,只能采用文化渗透等软实力策略,逐渐影响苏联社会。虽然“和平演变”对苏联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绝非决定性因素。正如邓小平所指出:“苏联的问题首先源于内部”,外部的压力只是推波助澜。

邓小平简短而深刻的话语,道出了问题的核心。苏联当时未能看清自身危机的本质,反倒是后来普京清晰认识到这一点。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坦言:“苏联并未使国家繁荣,人民也未获得真正自由,而是被意识形态所束缚,经济落后于西方。七十年发展走入死胡同,偏离了人类文明的轨迹。”

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虽有外部压力,但关键还是其内部深层次的问题。这些内因若顺着苏联的历史脉络去分析,便能逐渐明朗。

二、六大内因

苏联最终走向解体,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内部诸多问题积累的结果。有些问题被长期掩盖,最终爆发,导致国家的崩溃。

1. 抱残守缺

苏联本质上是联邦制国家,但早期若不强化中央统一领导,联邦制就难以稳固。斯大林时期强化了高度集权,政治上实现了统一领导,经济上实行了苏联特有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值得说明的是,苏联建设初期,无论政治集权还是经济统一,都是必要且有效的措施。但任何体制一旦僵化,必然带来问题。苏联错失了多次改革良机,例如十月革命后期废弃的“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模式确立后,缺乏及时改革。

1945年二战结束后,苏联迎来战后重建的机会,本应抓住时机进行改革,却依然停滞不前。1953年斯大林突然去世,未留下明确接班人,也缺乏建设蓝图。随即苏联内部开始权力斗争,最终由赫鲁晓夫执掌大权。虽然他提出了经济改革计划,有些措施被专家认可,但他本人缺乏真正的改革决心,更多是借改革之名全面否定斯大林时期的政策。

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东欧华约国家开始尝试北欧式改革,部分国家甚至试图摆脱苏联控制,但均被苏联军事干预镇压。华约体系依旧陷在苏联旧有模式中挣扎前进。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成果显著,苏联高级官员葛罗米柯竟然表示对中国改革不感兴趣,反映出苏联体制的顽固和保守。

2. 内耗不断

“家和万事兴”,国家若内耗不断,必然走向衰败。苏联历史上,多位领导人推行个人崇拜,70年代末苏联书店大量出售勃列日涅夫等领导人的书籍,而俄罗斯文学作品则被冷落。此时苏联缺乏创新理论,旧一代否定上一代,新理论空洞无物,导致国家难以前进。

80年代,苏联进入人心涣散阶段。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让人迷惑,加之外来思想渗透,一些官员口头拥护马列主义和苏联体制,私下却暗地做反对行动。戈尔巴乔夫表面得到了官员的支持,实则信仰已经破裂。

“8.19事件”后,叶利钦禁止苏共活动,却无人敢为苏联体制辩护,显示出当时体制的摇摇欲坠。斯大林时期的铁腕政策虽严厉,但为国家发展奠定基础,赫鲁晓夫却全盘否定斯大林功绩,导致苏联内部混乱不堪。

3. 举国之力的利弊

冷战时期,苏联在军事上甚至一度超越美国。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结果反而促使苏联军工快速发展。苏联民众在军事建设上表现出高度的团结,但经济民生反而被忽视,尤其轻工业落后,消费品大量依赖进口。

1987年,苏联军费开支占GDP的12.5%,军工人员占人口比例高达16%。尽管军事产值巨大,但出口有限。苏联过于自信,甚至自行制定工业标准,导致与国际标准脱节。比如苏联铁路轨距宽于国际通用标准,收音机超短波频率也不同,这些都阻碍了技术与国际接轨。新技术革命到来时,苏联已错失良机。

4. 严重的扩张主义

美苏冷战不仅是军事较量,也是地缘政治的博弈。然而,苏联未能成功团结社会主义阵营,部分原因在于其大国沙文主义倾向。

苏联成立后,宪法允许加盟共和国保留独立的“后门”,高度集权使得许多加盟国不满,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80年代不断要求独立。苏联对阵营内的国家更多采取打压而非拉拢,比如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遭受不同程度的压制。匈牙利、波兰等国也曾被苏联强力镇压。1968年“布拉格之春”事件成为东欧脱离苏联控制的试验场。

二战后,苏联扩张势力范围,试图拉拢亚非拉国家,结果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严重损害了国际形象,也给西方提供了抹黑苏联的口实。

5. 人心涣散

“人心齐泰山移”,但苏联80年代末人心却四分五裂。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新思维”并非创新理论,而是试图向西方体制靠拢的策略。苏联虽然面临发展瓶颈,但并未形成有效新理论。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社会主义”实质上是西方制度的模仿,非真正改革。

戈尔巴乔夫否定苏联体制,比赫鲁晓夫更彻底,导致人心涣散,甚至连苏联早期领导人的贡献也被否认。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叛变。

6. 自我丧权

苏联解体的关键标志是苏共中央失去执政权。戈尔巴乔夫虽操纵过程,但最终果实由叶利钦摘取。叶利钦在西方支持下,否定苏联历史功绩,极端丑化斯大林,最终撇开戈尔巴乔夫,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成立独立联盟。

苏联解体可谓“自我毁灭”。美国当时也为此震惊,未曾预料解体速度之快,并担忧核武器安全,害怕核武器外泄甚至引发核战争。

结语

回顾苏联的崩溃,虽然多种因素交织,但内部问题无疑是主要根源。从第二任领导人开始,内部权力斗争便未曾停歇,逐步加剧。如此无休止的内耗,注定让国家陷入危机。

当然,有人认为内斗是巩固统治的必要手段,但事实证明,无尽的内耗只会带来灾难。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
“八贤王”赵元俨:揭晓宋仁宗身... 八贤王 赵元俨 《包青天》《寇老西儿》《杨家将》等经典影视剧中,总有一位威风凛凛的王爷,手持八面金锏...
原创 皇... 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试。从小升初、初升高到大学,再到步入...
原创 明... 导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可以用“崽卖爷田心不疼”来形容。我们不打算深入探讨当时明朝的具体战略...
生死不愿为日属!百余年前琉球人... 新闻链接 “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虽糜身碎首,亦所不辞!”1879年5月,琉球王尚泰的...
山东一地挖出汉代墓?回应来了 近日,有IP地址是山东泰安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据说挖出来汉代墓了”等相关内容,引发网友热议。对此...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刘备是主角,他的谋士诸葛亮以及五虎将关羽、黄忠、马超、张飞和赵云,都得到了...
社评:“琉球学”研究为什么很有...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琉球群岛的地...
原创 古... 在多数人眼中,驸马是天上掉下的好运,娶了公主,进了皇亲,走路都能带风,但要是真认为这是一场躺赢的人生...
原创 琉... 明泽泽琉球,五百年华章 琉球这地方,本来就是个小岛链,十四世纪初还分成中山、山南、山北三家,互相...
原创 彭... 彭德怀正式成为红军高级指挥员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1928年6月的“平江起义”。当时,彭德怀是湘军团长,...
原创 《... 刘备“五虎上将”之关羽 关羽身材高大,足有九尺之长,胡须长达二尺,面庞红润如熟枣,嘴唇仿佛涂上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