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手提宝剑追砍朱标,朱标喊:有本事你改用棍子,我保证不跑
迪丽瓦拉
2025-09-20 20:03:28
0

一、朱标是朱元璋的“福星”

在《山河月明》中,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的几次互动,处理得相当巧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在“胡惟庸案”结案之后,朱棣感到局势如同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加之朱元璋大开杀戒,几乎让天下百姓感受到一股压迫气氛,致使许多人都不愿意担任官职。

对于那些未被牵扯入“胡惟庸案”的官员,他们纷纷将矛头指向了“锦衣卫”。这些官员表面上批评朱棣,实则暗指朱元璋的暴政。面对如此重压,朱棣的内心充满了疲惫,产生了早日离开京都去北京当藩王的念头。太子朱标的想法与朱棣相似,商量过后,他便去找朱元璋商议。

问题在于,朱元璋并非一个普通的父亲,他一眼便识破了朱标的用意,直言:“我的两个儿子真是好,一个为自己着想,一个顾全兄弟情深。”说罢,他又不满地嘀咕:“可他们竟完全不顾我这个老父亲如今正焦头烂额,儿子有啥用!”

朱标听后,马上改变了语气,不再称呼朱元璋为“老爸”,而是直截了当地反驳道:“老父亲,您怎么了?难道没有人帮您吗?怎么就把责任都推到儿子身上呢?自己也该反思一下!”

朱元璋被气得翻白眼,怒道:“给我跪下!”但朱标并未在跪下时表现出丝毫的屈服,而是迅速站起,嘴角挂着一抹不屑的笑:“反正你已经不是皇上,而是我老父亲了,你能怎样?”看到朱标这样,朱元璋忍不住大笑,顿时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如果这种场面发生在其他父子之间,恐怕会引起极大的争议。但朱元璋和朱标之间却没有丝毫的不妥,原因很简单:朱元璋对朱标的宠爱几乎到了“狂魔”般的程度,尤其是朱标,这个儿子简直成了他的“福星”。

回想朱元璋攻打应天(即南京)时,战事不顺,朱元璋愁眉不展。就在此时,他收到消息,妻子马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得知消息后,朱元璋异常兴奋,甚至立刻放下战事,跑到附近的山上,激动地在一块岩石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几乎就在刻字后不久,朱元璋攻占了应天府。

对朱元璋而言,朱标的出生意义非凡。可以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当了父亲的男人,才真正成为顶天立地的好汉,才懂得什么是责任与荣耀”。更巧的是,朱标的出生似乎为朱元璋带来了转机,他仿佛冥冥之中成为了朱元璋命运中的一剂“良药”。

因此,朱元璋对朱标的教育可谓无微不至,从文有宋濂,到武有常遇春和徐达,甚至帝王之术也由他亲自传授。可以想象,朱标从小学到的东西堆积如山,几乎没有哪个领域能逃得过他的涉猎。有时候,我甚至会想,难怪朱标英年早逝。毕竟,他承载的期望太多,压力也很大,这也让他过早地消耗了过多的精力和气力。

尽管如此,朱标的才能和口碑,尤其是他对明朝历史的深远影响,依旧广为流传。就拿朱棣和蓝玉来说,他们在大明历史上都可算得上狠角色,但在朱标面前,他们几乎就像是青涩的小弟。曾有一次,蓝玉对朱标说:“太子,燕王有些不太可靠,我觉得他心怀野心,必须小心提防。”朱标却笑了笑,说:“我四弟年纪小,难免有些不懂事,我平时多加关照就好。你别老是疑神疑鬼。”

二、你改用棍子,我保证不跑

朱标这番话虽然轻描淡写,却流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气概——不论朱棣还是蓝玉,在他眼里都不值一提!哪怕是面对亲生父亲朱元璋,他依旧表现得举重若轻、从容不迫。

洪武七年,朱元璋宠爱的一位贵妃孙氏去世,朱元璋悲痛欲绝,下令所有人都要为孙贵妃服孝,连太子朱标也不例外。朱标听到后,眉头微皱,心中不满,便反驳道:“这种做法不符合礼法。孙贵妃虽然生前宠爱,但她仅仅是庶母,按规矩,大夫以上的庶母死,不必服孝。现在,您强行让大臣们为她服孝,我和皇子们也得照做,难道这还是天子之礼吗?”

这一番话,朱标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出来,直接让朱元璋尴尬得脸红脖子粗。朱元璋气愤地拿起宝剑,决定教训这个逆子。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冲向朱标。朱标一看,吓得立刻撒腿就跑,朱元璋紧追不舍,怒斥道:“给我站住!我要砍了你!”父子俩一路追赶,从朝堂直奔外面。所有大臣看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连忙跟着追了上去。

朱标虽然年轻,跑得飞快,但偶尔回头看一眼,发现父亲已经气喘吁吁,仍然不放弃追赶。朱元璋心里也纳闷:明明离得那么近,为何就是追不上这个小子?最后,他终于停下来,气喘如牛,站在原地不动。

朱标看着朱元璋停下,也立刻停步,冲着朱元璋喊道:“老爸,如果您不拿宝剑,换根棍子,我保证不跑!”

这话让朱元璋一愣,瞬间想起了孔子所言:“小杖受,大杖走。”意思是说,面对父母的小惩罚,孩子应当站着接受,而面对父母动了真怒,用上大杀器时,孩子必须跑,防止事态失控,避免伤害到彼此。朱元璋突然明白了:朱标并非不顾父亲,而是察觉到自己用剑可能伤到他,所以才故意跑开。

朱元璋不禁笑出声来,随即将宝剑一扔,气氛瞬间变得轻松。父子俩相视而笑,仿佛之前的怒火完全消散了。

至于那些追来的大臣们,他们终于明白,这对父子其实是在开玩笑。只不过,这场闹剧也把他们吓得够呛。

三、总结分析

那么,朱标最终是否为孙贵妃服孝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据《明史》记载:洪武七年九月,孙贵妃去世。由于她没有子嗣,朱元璋将丧事交给了第五子朱橚主持,按礼法,所有的儿子,包括朱标和朱棣等,都必须服孝。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山河月明》中的朱元璋与朱标的互动,是否能感受到其中一丝温馨呢?其实,这才是我最想探讨的地方。子女若发现父母有错,当然可以指出并反驳,但方法和分寸极为重要。毕竟父母的爱是无私且唯一的,一旦失去便无法再得。朱标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同时,作为父母,也应该意识到:子女的成长和进步往往建立在“不听话”的基础上。这是规律,无法避免。因此,父母若能像朱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
“八贤王”赵元俨:揭晓宋仁宗身... 八贤王 赵元俨 《包青天》《寇老西儿》《杨家将》等经典影视剧中,总有一位威风凛凛的王爷,手持八面金锏...
原创 皇... 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试。从小升初、初升高到大学,再到步入...
原创 明... 导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可以用“崽卖爷田心不疼”来形容。我们不打算深入探讨当时明朝的具体战略...
生死不愿为日属!百余年前琉球人... 新闻链接 “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虽糜身碎首,亦所不辞!”1879年5月,琉球王尚泰的...
山东一地挖出汉代墓?回应来了 近日,有IP地址是山东泰安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据说挖出来汉代墓了”等相关内容,引发网友热议。对此...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刘备是主角,他的谋士诸葛亮以及五虎将关羽、黄忠、马超、张飞和赵云,都得到了...
社评:“琉球学”研究为什么很有...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琉球群岛的地...
原创 古... 在多数人眼中,驸马是天上掉下的好运,娶了公主,进了皇亲,走路都能带风,但要是真认为这是一场躺赢的人生...
原创 琉... 明泽泽琉球,五百年华章 琉球这地方,本来就是个小岛链,十四世纪初还分成中山、山南、山北三家,互相...
原创 彭... 彭德怀正式成为红军高级指挥员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1928年6月的“平江起义”。当时,彭德怀是湘军团长,...
原创 《... 刘备“五虎上将”之关羽 关羽身材高大,足有九尺之长,胡须长达二尺,面庞红润如熟枣,嘴唇仿佛涂上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