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品大官被判死刑,行刑前对儿子说:回去打包行李,皇帝不会杀我
迪丽瓦拉
2025-07-13 23:03:03
0

文|夜谈

编辑|古往奇事说

一品大官被判死刑,行刑前:儿子你回去整理行李,皇帝不会杀我的。

一位一品大员被皇帝判处了死刑,他临刑前却一点儿都不慌,反而还告诉自己的儿子:别担心,你回去整理行李,我肯定是死不了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那么,这位一品大员到底犯了什么事儿?最后皇帝有没有真的把他杀了呢?

1、晚清的“非主流”:清官柏葰

这位一品大员名叫柏葰,他的名字不怎么好读,他的姓大家就更不怎么熟悉了——因为他的姓氏为巴鲁特氏。看到这个比较独特的姓,估计大多数人都猜到,这位官员应该是清朝的一品大员。

柏葰确实是清朝的一位大员,并且还是当时极为清廉的一个朝廷命官。

他生活在清朝走下坡路的道光、咸丰时期,早在道光的爷爷乾隆在位期间时,清朝就陷入了严重的腐败中。尤其是乾隆他本身很奢侈,又喜欢打仗,又要到处游玩,这自然需要大量的捞取钱财才能实现。

而老百姓正规交的税就那么一点,不可能满足乾隆这么多欲望。所以官员们自然要想招,最好的办法就是贪污。

所以,乾隆这个时期的清朝官员,基本上通过各种手段拿钱就是一个公开的事情。只要他们不跟乾隆的私人愿望相护违背,拿一点儿钱乾隆也不怎么管。所以乾隆的宠臣死后,嘉庆抄家光是白银就抄出来8亿两,顶得上当时清朝几十年的收益。

嘉庆上台之后想要改变局面,但其实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等到道光、咸丰之时,这个事情基本上就没法管了。然而,在这么一群想着拿钱的官员当中,柏葰却是极少数被评价为清廉,而且屡屡对贪官动手的官员。他为了肃清各种贪污案,还得罪了不少的人。

如此廉正的一个官员,怎么就被皇帝给判处了死刑呢?

2、崭露头角:帮咸丰解决漕运的问题

说起来,这个柏葰还真是一个被冤枉的好人。1846年他被任命为江南乡试正考官,早在6年之前刚爆发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之后的清朝,基本上每年都要被列强欺负几回,这使得清朝的威信在民间愈发的变得低落。

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的赔偿外国战争赔款,清朝不得不任由官员加大盘剥,把底下的老百姓压得死死的,这使得当时的民怨很大。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柏葰这种颇有正义感的官员,才被外放出去担任重要的岗位来装点门面。

柏葰去了当地之后就发现了问题,当地人大量的向他举报。说当地的漕运有问题,大量的官员在漕运当中拿钱,导致了老百姓因此而过得特别艰难,而朝廷也从这里收不到银子。柏葰一听顿时就火了,他赶紧调查这些事情,并且趁机处理了很多官员。

一时间让当地的老百姓对他颇有些拍手称道,而道光看到柏葰如此敢于做事情,也是对他的行为大加赞赏,并且让他一年内得到五次升迁。

可见这柏葰之所以能够当上一品大员,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他对官员们大刀阔斧的动手,这使得道光等人对他非常的器重。

而他确实有些嫉恶如仇的味道,对于这些不光彩的事情往往都会重拳出击。由于他本身是蒙古正蓝旗人,相比那些普通汉人地位高了许多,所以他杀了几个官员,也不会引起很大的问题。

不过,等到他的官职越做越大之后,他还喜欢处罚官员的事情渐渐引起了众怒,官员们都开始反感这个柏葰。

3、炙手可热:成为咸丰的心腹大臣

1855年,他被任职为热河都统。热河是距离京城非常近的地方了,但是由于晚清各种各样的问题集中爆发,此时的热河并不怎么太平。尤其是蒙古当地开矿的问题,在当时属于许久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等到柏葰上位之后,他对当地的问题进行了尽可能的解决,可以说帮了当时咸丰很大的忙。咸丰也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官是真的能用,而且是真的专心致志帮他做事的。至少在那么一群混吃混喝的人当中,柏葰显然是最为突出的一个。

不管他的能力到底怎么样,起码他的态度是很积极的,而且也确实在努力干活。

所以不久之后他再次被委以重任,柏葰出任清朝的户部尚书,相当于当时主管全国经济的一把手。这个职位在当时可真是太不好干了,因为清朝到了道光咸丰这个时候,基本上就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一方面,外面的列强不断逼着清朝割地赔款,所以清朝每年都要拿出大把的银子,送到外国去“孝敬”那些列强;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那些清兵面临太平军根本没有一战之力。

但是他们几万几十万的人马调拨,就算是没有打出什么漂亮的仗,该给的工资还是要给的,所以这也是一大笔钱,这一下子就让清廷的钱袋子紧张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前面的官员都是如何解决的呢?历史上提到的说法是他们滥发官票,实际上也跟现在的超发货币差不多,只不过当时官票并不是清朝官方唯一的通行货币。即便是如此,这种超发行为,还是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得当时全国的经济状况一片混乱。

咸丰派了好几个人去治理,都没有做出什么效果来。

而柏葰上任户部尚书之后,居然还真的稍微做出了一些成绩,帮助道咸丰缓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也正是因为柏葰确实表现得相当不错,所以他的官职也就越做越大,甚至被升职为文渊阁大学士。

4、盛极而衰:家人对柏葰的清廉越来越害怕

然而柏葰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屡屡对官场内的人动手,并且升职又确实升得太快了,所以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原来,柏葰曾经担任主持科考的官员。而当时兵部主事李鹤龄为刑部主事罗鸿绎打通关节,偷偷把罗鸿绎的考卷放进了入选的位置。而柏葰很快发现了这个事情,他认为罗鸿绎的考卷答得太糟糕了,所以就把罗鸿绎的考卷给丢开了。

然而,等他回家把这事儿一说,他的家人却对此表示担心。

他们担心柏葰得罪的人太多了,最终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而且科举舞弊这件事情,在清朝基本上属于家常便饭。尤其是到了晚清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也就柏葰把这个事情看得很严重,其他考官对此根本不屑一顾。

清朝甚至曾经明文规定:“生员纳米三百石准贡,俊秀捐米二百石准入监读书。”

若是你家里面的钱财再多一些的,向官府捐出去几万两白银,甚至都能直接给你当官做。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科举考试的公平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最终被安排去做官的人员,大部分都是拿钱开路“考”出来的。

你柏葰又何必去当这个恶人呢?

听了家人的这一番话后,柏葰也觉得很有道理,所以他又把受贿者的试卷放了回去。

5、暴雷:一个戏子的舞弊案,闹得天下震动

谁知道正是柏葰的这番心思,最终导致了他被判死刑。

既然这事儿都是公开的秘密了,柏葰又为啥因此而被皇帝判处死刑呢?原因就在于这事儿给闹大了,闹到整个清廷都没脸的地步。

戊午年的一场科举考试当中,一位名叫平龄的镶白旗满洲人名列第七名。而这个平龄不仅仅本身的出身是伶人,也就是当时的文艺演员身份(这种身份在当时是被限制科考的),而且他还在科举考试的当天登台演出了。

关键他在当时的京城还属于“大明星”,所以他演出的那天大家都知道,大家也都知道平龄那天在搞文艺活动。结果科举考试的结果出来之后,却显示平龄居然名列第七。他连考试都没有参加,一下子拿到第七名,他哪来的第七名?

这事儿一下子就臭大街了,引起了当时民众极大的不满和抗议。

外加当时的清廷本来就是风雨飘摇当中了,所以这个事情一下子就搞得非常严重。要知道清朝之所以能够存在几百年,并不是因为老百姓有多支持它,而是这些读书人都支持它。要是把读书人搞得罪了,这些人背后可都是大家族,那对于晚清绝对是一场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咸丰下令要严查这件事情。

6、牵连:最无罪的清官,被抓去杀了顶罪

这个事情基本上不用查,一查背后就是一窝。不过,查的人也是官员,他们当然不可能真的把大家都供出来,而是要选几个自己最不喜欢的人给供出来。柏葰也比较倒霉,当年他刚好担任担任顺天乡试正主考官,所以他一下子就被牵连了进来。

本来如果他就这件事情,咸丰还可以保一保他。结果官员们一番纠察之后,又把当年兵部主事李鹤龄为,刑部主事罗鸿绎打通关节一案差了出来,并且也把这个事情推到了柏葰的头上,咸丰于是只能把他判处死刑。

对此,柏葰自己不以为意。

他非常清楚这个案子,那么多相关人员当中,他绝对是那一个最不该死的人。所以临刑前他对自己的儿子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回去帮我收拾行李,我肯定是死不了的。”

他儿子以为他真的有把握,所以真的回去帮柏葰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了。

不过很显然,柏葰这次打错了算盘,他确实是罪不该死的那个人。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所有的人都只会让他去死,结果就是他真的被咸丰给斩首示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遗...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在驾崩前,都会留下遗嘱,但皇帝的遗嘱叫遗诏。全称是《大行皇帝遗诏》。尤其是明清两代...
原创 元...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文丨麻辣读史(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
原创 曹...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46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曹魏篇第三章:曹操之子一览:除...
原创 如... 如果死于落凤坡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那刘备是否会是另一种结局呢 三国之中,有很多很有才能的人,但都...
美国为何总是针对中国?英国学者...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
原创 朝... 1953年,朝鲜战争眼看就要结束了。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让金日成非常生气的事情。 朝鲜空军里一个...
原创 蔡... 三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政坛上,曾有过吴蔡张李“四大元老”的说法。吴即吴稚晖,蔡即蔡元培,张即张静江,李即...
原创 四... “我们走了,你要留在家里好好照顾父母.....”这是苏国章二哥出川时,留给苏国章的最后一句话。 苏国...
原创 明... 在北京有一个很著名的景点,那就是明十三陵,在明十三陵当中,埋葬了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但是实际上,明朝的...
原创 一... 这张照片是1992年3月19日本文作者陪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同志专程看望国际友人秋迪·卢森堡女士...
原创 三... 曹操手下将军简介,曹操手下谋士-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魏集团五位军事统帅的合称。五...
原创 如... 四川自古以来都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出了不少英雄豪杰。 但是有一人在历史上名声不显,却在关键时刻,显示了...
原创 大... 满清自1644年入关以来,历经了十二位皇帝,清朝曾经辉煌过,可到了清末,国富民强的清朝为了防止被蛮夷...
原创 年... 雍正是一位好皇帝,但也是一位铁血皇帝,从继位开始,手里的屠刀就没有放下过。有人说雍正冷血、绝情,其实...
原创 明... 其实,在清朝前期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排得上名次的强国。这期间,中国很多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技术,还有各...
原创 满... 一、农耕与游牧两种文明形态的共存 如果我们试着理解满清政府长达200年对东北广袤地区的封禁政策,就要...
原创 刘... 人才,无论何时何地都非常重要,在古代,特别是分裂时期,有雄心的霸主就会竭尽所能收纳人才来扩充自己的势...
原创 火... 新中国历史上一共有177人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如今这177位开国将军都已经离世了,最后一位去世的开国...
原创 关... 神禹泣罪:传说在很久以前,大禹外出时看见有犯罪的人,总会为之哭泣。左右问他:“罪人犯罪,你为何如此悲...
原创 胡... 解放战争时期,经历 江北三大战役 后,国民党军已经面临全面 劣势 之中。精锐嫡系部队的缺失,使得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