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国要恢复汉字,民众又开始争论,不学汉字年轻人看不懂本国历史
迪丽瓦拉
2025-07-15 04:32:43
0

汉字作为传统的古老文字,在中国也有多年的历史,它代表中华文明的精华,作为世界五大文明之一,中国的文明一直绵延至今,而其他的古老文明却已经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搜图

编辑

几千年来亚洲一直是世界上繁荣的地区之一,不仅国家众多而且历史文明悠久,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东亚汉文化,曾经也是世界的中心。

东亚的国家众多,从发展来看韩国占据要位,也拥有成为了发达国家的实力,尽管如此韩国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发展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对于是否恢复使用汉字,韩国也一直争论不休。相比于日本,从唐代以来日本就曾派遣唐使出使中国,日本文化显然受中华文化影响更早,而且日本曾经也很崇拜中国文化。

对于韩国和朝鲜来说,朝鲜本就为中国当时王朝的藩属国,因此当时的朝鲜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对中华文化进行研究,尤其对于汉字研究和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朝鲜半岛的民族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后来王公贵族开始使用汉字作为书写工具,再后来为了让大部分朝鲜人也能用韩语书写,朝鲜历史上重要的一位帝王,世宗大王于年创造了畜民正音韩国燕文字母表,也称燕文,这便是现代韩语的雏形。

然而燕文的出现,并没有给汉字在朝鲜半岛的统治地位带来改变,燕文要通过上下文综合来看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更多的人还是愿意用汉字来交流,而燕文在朝鲜半岛长期只作为一种辅助读音,类似于拼音之类的东西,这种情况又存在了几百年。

随着日本殖民者和西方文化的引入,朝鲜民族主义兴起,却排斥起汉字,但又不能完全抹去汉字,因此在朝鲜半岛报纸上出现了大量的汉字和燕文的混合。二战之后半岛开始想摆脱汉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开始逐渐削减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并且大力扶持韩语。

直到世纪末年,时任总统的朴正熙下令施行韩文教育,将韩国教育机构和官方文件中的汉字全部删除,韩语作为一种拼音文字本身还有很大残缺,无法完美的运用于日常生活交流,不同含义而读音相近的词汇有很多,一个不小心就闹出笑话,而且由于同音不同意的词组实在太多,人们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词汇。

虽然韩文推广给韩国扫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却在事实上造成了韩国文化上的断层,使得许多年轻人根本不懂汉字,也就无法阅读自己的历史书,因为他们都是用汉语书写。韩国人还发现在不使用汉字后,本国人民的识字率也下降了,在参观自己国家的古建筑时,却发现建筑上的文字根本不认识。

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对此产生了忧虑,废除汉字可能非但对韩国传统文化的扶持没起到正面的效果,长此以往反而让韩国人越来越对本国文化淡化,于是很多人就想重新拾起汉字,以此匡正他们漏洞颇多的文字系统。

2000年韩国政府要求在中小学阶段推行1800个常用的汉字必修教育,认识和掌握部分常用汉字,在韩国社会成为共识。所以韩国对于汉字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在废除汉字后,当前的韩文并不能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所以此次韩国提出重新使用汉字也在意料之中,但我们也能预料到韩国虽然想要复兴汉字,但是为了韩国那点敏感脆弱的自尊心,以及他们的国人想法,这个事情预计在不久也还是会被搁置。

对他们而言使用别国的汉字是可耻的,哪怕自己本国的文字不能满足他们真正的需求,但是他们还是会使用本国文字。虽然说韩国拒绝使用中国文字,我认为这是一种自尊心的表现,但是说实话韩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就比如韩国的服饰,就是由于受到我国明朝服饰的影响,才发展演变出了韩服,但韩国人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韩服起源于我国汉服。

韩国虽然和日本一样,在中国古代一直模仿学习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文字,但是相比于日本,韩国那点可笑的自尊心,却让韩国人民从心里不敢承认其文化来源。可是我们会发现虽然韩国的汉字已经废除多年,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会使用汉字的,尤其对于韩国的身份证上在韩国人的名字后面就会加上汉字,来区分每个人的名字。

图片不够清晰

更换图片

很多娱乐明星到中国发展都会使用他们的中文名字,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围绕小学教科书是否应该使用汉字韩汉混用,再次成为争议焦点。

韩国现行的中小学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学用书应当使用韩文书写,包括国民力量党金睿智在内的十名国会议员,发起中小学教育法修正案,主张在此规定的基础上增加内容,改为教育用图书使用汉文书写。但为了更明确表达含义,可以根据教育部长官的命令在教科书中同时使用汉字。

作为韩国国会首位有视觉障碍的女性议员,金睿智在谈及发起该修正案的初衷时,表示韩语中有70%的词汇是汉字词,因此,学习汉字对于理解韩文是必需的。

虽然有少部分人是支持该项提案,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持反对意见。前韩文协会也表示了韩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是独立自主。所以他们应该拥有自己的文字,断不可以用汉字。

在朝鲜战争后,韩国和美国走得更近,而与中国的关系却很僵硬,所以这种政治行为也更加加深了国民对于文化的信仰,使得他们更加排斥中国而推崇韩文,特别是在20世纪年代末,韩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恰好是减少汉字使用最快的时期,使得绝大多数韩国年轻人并没有把汉字作为自身文化。

相反,韩文的民族主义色彩日渐浓厚,另外一面则是中国如今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韩国在中国有5万多名外国留学生,成为中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地,汉字在韩国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您认为韩国到底会不会恢复汉字的使用,最终还会有哪些阻挠原因出现,欢迎在评论区积极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朝代轮回,哪里有永恒不朽的王朝,封建王朝时代初创时站立于巅峰之上,享受百姓的赞美和拥护,末期时王朝与...
原创 诸...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三国志》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关于领头羊和领头狼...
原创 周... 三国时期不仅是英雄逐鹿天下的乱世,也是美人展露风姿的舞台。 英雄们不仅要有战场上的运筹帷幄,更要有生...
原创 古... 在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文化中,有着放置陪葬品的这种传统习俗,这些陪葬品往往是死者生前比较喜欢的物品,或...
原创 汪... 1915年的3月27日,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极为普通的一天,但也正是这一天,在安徽省的嘉山县,一个婴儿降...
原创 李... 唐高祖李渊能打下万里江山,除了自身能力强之外;还有两个能力出众的儿子——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他们...
原创 美...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关于毛泽东主席赴重庆谈判之事,多数人都知道一些。但谈及一些细节,却未必能说得清,...
原创 历... 刘连长立即在黄涛手下兄弟们的带路下,乘坐师部的卡车迅速朝火车站驶来,镇子里那些工事上的驻军士兵已经全...
原创 吕...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吕后立马对戚夫人进行了清算,不仅将她所生的儿子赵王刘如意毒害,而且还...
原创 三... 三国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总的来说,这些人分为谋士和武将,无...
原创 太... 中国历史上太上皇并不多,过得最潇洒的应该是清朝乾隆皇帝,虽然名为太上皇,其实还是他说了算,搞得嘉庆毫...
原创 清... 皇贵妃是明清时期后宫一种特有的妃嫔等级,她仅次于皇后,有副后之称,可谓位高权重。一般而言,皇后在位时...
原创 左... 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人在背后,默默地为我们撑起这个国家的基层建设。而在这些人当中,科研人员是我们关注...
原创 晚... 外蒙古独立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但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过去一直把允许外蒙古举行公投的国民党视为罪魁...
原创 唐... 要说古代玩弄权术的美女,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除了武则天之外,唐朝还...
原创 梁... 梁山108好汉,以山东籍好汉最多,达30多人,河南籍和河北籍好汉次之,各有13人,山西籍好汉11人,...
原创 她... 引言 :无论是抗击日本侵略者,还是和国民军一争高下,中国男儿始终不曾退缩,为江山,为人民抛头颅,洒热...
循着影像的记忆,探访城市发展脉...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你见过1910年代后期的上海北站吗?你知道静安八景之一的涌泉长什么样吗?你能...
杨贵妃第一次伺候唐玄宗,回答是... 从褒姒到赵飞燕,似乎中国每次有关于王朝的兴衰都离不开一段“绝代佳人”穿梭其中,更是让“红颜祸水”这样...
原创 国... 满清皇帝之间有一个不能说的秘密,那就是对军事上的外行,比如对纪晓岚等人要反复强调国语骑射,好像大清打...